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重点论述了道安与慧远在净土信仰上的不同。通过分析道安和慧远两人的僧侣实践,作者认为道安是一个具有积极入世精神的佛教领袖,弥勒信仰是一种具有入世倾向的佛教信仰形式,所以道安在信仰上选择的是弥勒兜率净土;慧远则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出世精神的佛教领袖,弥陀信仰是一种具有明显出世特点的佛教信仰形式,因而慧远在信仰上选择的是弥陀极乐净土。  相似文献   

2.
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勒净土信仰在南北朝时期非常兴盛,到隋唐以后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在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的选择上,信众更倾向于后者.其次·弥勒净土后继乏人而弥陀净土却人才辈出,以及以弥勒为号召的民众起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弥勒信仰衰落的另一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探析文殊菩萨与弥陀净土的关系,首先基于《华严经》《文殊般若经》《文殊发愿经》等探析其理论渊源;其次基于法照的感应与实践探析其事迹关联;最后基于《清凉山志》的删改与修订探析史料之貌.文殊信仰与弥陀净土紧密结合,呈现了文殊信仰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圆融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永明延寿是五代宋初影响深远的禅僧。他倡修净土,长期以来被视为禅宗领袖接纳弥陀净土信仰的早期典范。在《万善同归集》中,他旁征博引地论证了西方净土的殊胜和往生修行的利益。他使用的“唯心净土”的观念,则巧妙地将传统的“理土”问题放置在净土往生的语境之中,为弥陀净土信仰争取到更多的阐释空间和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5.
方立天 《法音》2003,(9):3-9
一、前言佛教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和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和佛弟子所居住的地方,是众生仰望和追求的理想世界。佛教净土观念流传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间也日益增添了中国佛教学者的思想创造。最初盛行的是弥勒信仰,后来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发生争论,并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天台、禅等宗派与弥陀信仰结合,约自中唐以来,唯心净土观念又日益流行,并成为此后中国净土思想的主导观念。迄至近代,则更衍化出人间净土的思想。对人间净土的执著追求,就是中国佛教、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唯心净土”是唐宋时期汉地佛教思想家在解释经典、构建修行体系过程中形成的语汇。研究者们常将其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看待,却难以阐明其真实意涵。实际上,唯心净土从未形成固定词义,历史上的佛教思想家们通过对其不断定义、诠释、使用、批判,表达自己对于弥陀净土信仰和念佛往生修行的态度。“唯心净土”话题的开展,激发了僧团之间的对话交流。弥陀净土信仰在此过程中逐步得到汉地各大佛教宗派的重视与认可。  相似文献   

7.
佛教东来,弥陀信仰及净土思想随之传入。传载安世高及支娄迦谶曾创翻弥陀大经,谶公且曾译《般舟三味经》明弥陀观法。厥后罗什、玄奘两大译师又译小《弥陀经》。千八百年来,四字洪名,极乐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历代各宗古德,亦多以称名持念、系心安养为指归。故汉土佛教实以弥陀信仰为最普,三根齐被,凡圣同修,无机不应,功高易行,净土一宗之能盛传东夏,畅宏扶桑,非无故也。清末石埭杨仁山居士发宏誓愿,创办金陵刻经处,首刊《净土四经》,以饷国人。近世佛教昌明,义学振兴,居士之功居首。解放后,赖政府之扶植与善信之檀施,刻、印之业,蒸蒸日上。惜十年浩劫之中,备受摧残,刻工星散,经板凌乱。四凶既除,华夏重  相似文献   

8.
净土宗是普及性最强、流传最广的一个宗派。本文叙述了净土宗思想的起源与形成,以及由道安的弥勒净土信仰转变为慧远的弥陀净土信仰的过程,并阐述了昙鸾、道绰、善导三位著名高僧对净土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1)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早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就开始传入我国。支娄迦谶首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后来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畺良耶舍又译《观无量寿经》,于是中国出现净土信仰。初时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东  相似文献   

10.
王小明 《法音》2001,(1):19-29
《净土十疑论》,全一卷,是智顗阐述西方弥陀净土思想的又一部著述,又称《阿弥陀十疑论》、《天台十疑论》、《西方十疑》等。此书为智顗口述,但不知为何人记录整理。 所谓“十疑”,是指该论就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提出十项疑难。这十项疑难,基本囊括了世人对净土法门进行理性思考的所有模式及框架。智顗对此“十疑”的解答,不仅在当时对西方弥陀净土信仰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的净土学人,也颇具解惑和指导意义。 《净土十疑论》(后简称《十疑论》)的语言较为通俗,且多有譬喻例证,使人对其中所阐述的思想极易理…  相似文献   

11.
古代泽州的弥勒信仰源远流长,以青莲寺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弥勒上生信仰,是泽州佛教僧众净土信仰的主流。而其最流行时期主要在中唐和金代,其流传与唯识学在泽州的弘传关系密切,唐代的弥勒信仰还受到法华信仰的影响。弥陀净土信仰则主要在俗家信众中传播,以青莲寺和松岭寺来看,金明昌、泰和以后方始流传。  相似文献   

12.
古代泽州的弥勒信仰源远流长,以青莲寺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弥勒上生信仰,是泽州佛教僧众净土信仰的主流。而其最流行时期主要在中唐和金代,其流传与唯识学在泽州的弘传关系密切,唐代的弥勒信仰还受到法华信仰的影响。弥陀净土信仰则主要在俗家信众中传播,以青莲寺和松岭寺来看,金明昌、泰和以后方始流传。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0,(8):28-32,33,34
<正>2、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疑(1)上座陈问【论文】彼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宗门常谈,不应有错。宗门中,从上诸祖善知识所谈,的确如是,实无有  相似文献   

14.
王孺童 《法音》2010,(7):5-8
<正>《念佛论》是倓虚法师一篇专门探讨净土法门的讲记,虽然内容是为初机学佛者,略说念佛求生西方弥陀净土之殊胜功德,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其作为天台宗的一代大师,以天台教观来弘扬净土法门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世亲《往生论》说弥陀净土超越三界并且不摄受二乘种姓,这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极乐世界有无量声闻众相违。昙鸾会通二者,认为极乐净土不生二乘种姓,但不拒绝他们居住于此,望月信亨认为昙鸾之释有违世亲原意。智顗与唯识家以净土所居众生的类别为依据,将弥陀净土判为变化土,显然浅化了弥陀教的意趣。除此之外,关于释迦佛于秽土成佛的讨论,也需回归到对净土判释的反思上。本文通过分析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净土判释观点,归纳不同依据所蕴涵的佛身观,从而厘清净土判释所涉及的维度,并从大乘佛教共举的“法身佛—法性土”思想切入,解读华藏净土与十方净土的总别关系。  相似文献   

16.
袁俊伟 《法音》2020,(2):41-45
印光大师(1862-1940),终生弘扬净土法门,自行化他,晚年指导兴建了苏州灵岩山寺,使之成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且大力主持创办弘化社,刻印流通广大善书,使之成为佛教公益事业典范。从中国佛教史而论,他被尊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祖,为净土宗集大成者。同处民国佛教界,他又同虚云和尚、弘一大师、太虚大师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净土因弥陀净土信仰及称名念佛的修行法门,普利三根,修行简捷,在民间赢得了广大信众,成为了中国佛教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宗派。  相似文献   

17.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在惠心僧都源信(942~1017)以来一直到法然上人(1133~1212)的日本净土教方面,不用说,对净土教学人的思想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首先是源信,他在宽和元年(985)十一月著述《往生要集》三卷,大力宣说弥陀净土教的信仰,其影响不仅限于佛教界,而且波及于各个方面。《往生要集》引用善导的著作有《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和《观经疏》。其中“玄义分”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6,(12)
正当代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弥陀信仰传播最为广泛,其信仰不仅在中国盛行,在东北亚乃至更广地域中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维系着全世界的净土信仰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善导大师佛教净土宗始自东晋初祖慧远大师(334-416),时间约在4世纪中,其后12位祖师依次为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  相似文献   

19.
净土宗和净土信仰,从词面上看,两者关系之密切已自不待言。因净土宗之所以为净土宗,实以信仰净土而为然。换言之,净土信仰是净土宗赖以立宗的基础,也是净土宗进行宗教实践的理论根据。然而也正因如此,常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以为净土信仰是净土宗之独创.或者但凡净土信仰便是净土宗之信仰。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是由于不了解净土宗历史和净土信仰源流的结果。按大乘佛教教义,十方三世之佛多如恒河沙数,而一佛一净土,所以净土也多如恒河沙数。以此言之,净土信仰自然也多如恒河沙数,这是一个不争的理论问题。而在中国佛教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以杨仁山与日本净土真宗僧人小粟栖、释龙舟之间净土观的互相论辩为内容,探讨二者净土观的差异。认为杨仁山的佛学路径是从《大乘起信论》入禅宗,并钻研华严、净土,后导归净土;其净土观具有禅净双修的特征。日本净土真宗则认为末法时期众生只能完全依靠弥陀愿力,以纯他力得到解脱,极重信愿。同时,二者的净土观皆以"信"作为理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