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宝信息     
佛教文化研究所邮购书目 《少林中兴之祖》 《北大图书目录》 《诗僧齐己》 《悟禅录学箭》 《方外来鸿》 《清凉梵音》 《禅观正脉研究》 《张建木文选》 《闻思》 《禅宗宗派源流》 哎中国金铜佛》(精装) 《中国金铜佛》(简装) 《石佛选粹》 《楞严大义》 《楞伽经注释》 《佛国记注释》 《寒山寺注释》 《彬县大佛》 《五十三参》 《古塔》 《习禅录影》 《法苑谈丛》(插图本) 《素材谱》(录像带上下) 《宗教音乐》 《西藏度亡经》 《学处》 《法门寺唐密曼陀罗》 《中韩佛教两千年》 《大智度论》 《藏密真言宝典》 《佛教常识答问》(插…  相似文献   

2.
黄效 《管子学刊》2021,(1):70-84
《商君书》的成书情况十分复杂,它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应该是历时性的产物。具体而言,《商君书》中的《墾令》《境内》《农战》《战法》《立本》《兵守》《开塞》《君臣》《立法》这九篇都可能是商鞅所作。《更法》《去强》《说民》《弱民》《赏刑》《徕民》《慎法》《外内》这八篇大约成书在商鞅死后到秦昭王之间,其中《更法》篇当为战国时的史官所作,余为商鞅后学或当时崇尚商鞅学说的法家者流所作。《算地》《错法》《壹言》《靳令》《修权》《画策》《禁使》《定分》这八篇应该是战国末期至秦始皇统一天下前的作品,其中《定分》篇可能是《商君书》中最晚的作品。而把它们结集成书,则极有可能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时官方主导下所为。  相似文献   

3.
从易学传承看《系辞传》成书时代杨军《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汉书·艺文志》记载:“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部明确指出《系辞传》为孔子所作。至宋欧阳...  相似文献   

4.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出土,给《易传》思想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帛书《周易》包括帛书《易经》、帛书《易系辞》、帛书《易传》性书。帛书《易传》佚书又包括《要》、《二三子问》、《易之义》、《缪和》、《昭力》等著作。这些新出土的帛书《易系辞》、帛书《易传》佚书,其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言论,这些言论有的冠以“孔子曰”,有的冠以“子曰”。(其中《缪和》《昭力》两篇的“子曰”,指谁的言论,需另作研究。)如果把孔子这些言论和通行本《易传》、《礼记》、《大戴礼记》、《孔子家语》、《孔子集语》等著作…  相似文献   

5.
沿着班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思路,后人就会寻求《太玄》与《周易》的对应关系,结果却发现二者有诸多不合。以此回溯汉代《易》经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易》并存、《周易》尚未定型,说明《太玄》不仅仅是模仿《周易》,而是综合参照了当时存在的古《易》。本文通过分析《太玄》与《连山》、《河图》、《洛书》的具体关系,揭示《说卦》是《太玄》与古《易》联结的纽带,明晰三《易》发展的实际线索。  相似文献   

6.
《尚书纬》,据《后汉书.樊英传》李贤注有《璇玑钤》、《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五种。安居香山所辑《纬书集成》又增《帝验期》、《洪范记》二种。然《帝验期》或为《帝命验》的误写。《洪范记》则应该是解释《洪范》的传文,而非《尚书纬》篇名。这样,《尚书纬》的篇  相似文献   

7.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11,(4):100-109
清代岭南学者陈澧的《东塾读书记》考释过《孟子》引论《诗》《书》,其考辨有商榷的余地。实际上,依据全书原则、实名原则、分别原则,《孟子》引论《诗》《书》的文献地图为:引《诗》凡35条,引《书》凡19条,论《诗》《书》凡5章,总计有33章引、论《诗》《书》,章数占全书260章的12·7%。司马迁说孟子"序《诗》《书》",赵岐说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绝非虚言。《东塾读书记》虽失之于考辨,但有得于义理,精辟地揭示了孟子思想体系与《诗》《书》文化传统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8.
《管子》的第一篇《牧民》,我们认为是管仲的遗著。主要证据有三,述之如下。《牧民解》是《牧民》为管仲所作的证据之一《管子》书的编者,在《经言》、《外言》、《内言》和《杂篇》之后立了一个栏目叫作《管子解》,共有五篇,即《牧民解》、《形势解》、《立政·九败解》、《版法解》、  相似文献   

9.
子思作《孝经》说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缁衣》、《中庸》、《坊记》、《表记》出自《子思子》,已由郭店楚简的发现得到证明。 《李经》与《缁衣》等四篇好在“子曰”之后引《诗》《书》,风格相同,当属同一时代,同一作者的作品。 《论语》中孔子多言《诗》《礼》而罕言《书》,与《子思子》判然有别。用《诗》《书》发挥孔子思想,应是 子思的创造。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退而与万幸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继承了子思学 派的传统。《孟子》原有《说孝经》等“外书四篇”,《史记》等都曾引用。《说孝经》当是《孝经》成书于 孟子之前、孟子论述其师门所传《孝经》的证据。郭店楚简内多处论孝,与《孝经》相表里,表明孝是 子思学派论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论语》、《庄子》、《礼记》、《史记》和帛书易传、郭店楚简的记载,证明六经的形成,源于孔子;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已与《诗》、《书》、《礼》、《乐》、《春秋》并列,进入儒家群经之中,说孔子乃至先秦儒家与《周易》无关,否定先秦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列的事实,是完全错误的。指出执著于这些错误观点的疑古学者,应该反省、检讨自己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上海国立音专黄自老师的四大弟子之一的刘雪庵,创作了很多著名的歌曲,诸如《战歌》、《长城谣》、《保卫大上海》、《流亡三部曲》、《上前线》、《出征歌》、《游击队歌》、《孤军守土歌》、《伤兵慰劳歌》、《孤岛天堂》、《保家乡主题歌》、《中华儿女》、《捷报》(为台儿庄大捷而写)、《民族至上》、《军民联欢》,以及《巾帼英雄》等几十首爱国歌曲.其歌曲的词作者主要是当时的文艺界的进步人士和名人,诸如郭沫若、老舍、孙思毅、田汉、光未然、蔡楚生等.其中质量较高的有《飘零的落花》、《红豆词》、《思故乡》、《满园春色》、《中华儿女》等,也有较为平庸的,如:《弹性女子》、《何日君再来》、《早行乐》等.在艺术院校中最为学生所传唱的自然是《长城谣》、《红豆词》,其中,《红豆词》可以说是女生专业学习中的必唱曲目.红豆者,相思豆是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似文献   

12.
皋陶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皋陶考论韩玉德关于皋陶的称谓,文献所记不同:一曰皋陶。见诸《尚书》之《尧典》、《皋陶谟》,《左传》文公五年,《论语·颜渊》及《荀子·非相》等;二曰咎繇。见诸《世本》之《作》篇、《氏姓》篇,《史记》之《五帝本纪》、《夏本纪》及《汉书》之《武帝纪》、《古...  相似文献   

13.
总论《儒家·儒教·儒学》郝逸今《内蒙古大学 学报》1988年第1期《儒家思想与民族性格》许燕《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传统·儒家·伦理异化》萧范父《江汉论坛》1958年第4期《略论儒学之特质》朱伯昆《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说“儒”》马振铎《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什么是儒学》余敦康《文史知识》1988 年第6期 《孔子研究宜新辟蹊径》骆承烈《社会科学 战线》1988年第4期 《评价孔子之我见一一访山东社科院院长刘蔚华》 林路《社会科学报》1988年4月14日 1988年第6期《孔子儒学文化初探》何天鹏《求是学刊》 1988年第3期《论儒…  相似文献   

14.
荀子为传经之儒,他与《诗》、《书》、《礼》、《乐》、《春秋》的关系,经前人与时贤考释,都已略见端倪。然而,他与《周易》的关系仍朴朔迷离,其论《易》、用《易》、阐《易》、传《易》之功,尚未得到彰扬。 荀子,自刘向起就被称为“善为易者”。汪中的《荀卿子通论》和胡元仪的《荀卿别传》在彰显荀子传授《毛诗》、《鲁诗》、《韩诗》、《春秋三传》及《礼》之功后,都曾致力于考证荀子与《周易》的关系,然除重申刘向的结论外,于实证上并无多大进展。  相似文献   

15.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陈守富《文心》与《周易》关系至密。粗略统计,《文心》上编十篇、下编十二篇引用了《周易》原文或运用了《周易》思想,取有《易经》二十余卦象,涉及《易传》十篇。《周易》是《文心》思想的重要渊源。《文心》主要取《周易》哪些卦象,起了怎样的...  相似文献   

16.
频伽藏》16500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99年佛教常识台历8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18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佛教东渐》20元《地藏经法研究》20元《大智度论的故事》19元《佛教人物古今谈》36元(各大德撰)《清凉梵音》CD盘75元《王舍城的悲剧》(两碟)VCD50元佛教画藏系列:《名尼篇》120元/《释迦牟尼》120元《禅宗公案》12…  相似文献   

17.
现《程氏经说》中第八卷《中庸解》,未题何人所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目录”载:“明道《中庸解》一卷。”而《伊川大全集》亦载有《中庸解》。但是,《经说》宋刻,原止七卷。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凡《系辞》一,《书》一,  相似文献   

18.
《佛光大辞典》560元/《中华佛学通典》420元《中阿含经》(上、中、下)60元《增一阿含》(上、下)45元《杂阿含》(上、中、下)68元/《长阿含》(一册)25元《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45元/《频伽藏》16500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99年佛教常识台历4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23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佛教东渐》20元《地藏经法研究》20元/《大智度论的故事》19元《佛教人物古今谈》36元(上下册各…  相似文献   

19.
谈《三坟易》的校误与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三坟易》的校误与正文王兴业《三坟易》又名《三皇易》,包括伏牺氏《连山易》、神农氏《归藏易》、黄帝轩辕氏的《乾坤易》。《三坟易》见于《汉魏丛书》的《古三坟》、宋李过《西溪易说·原序》、明吴校本《三坟》(陕西周至县王子奂先生收藏)、明陶宗仪《宛委山堂...  相似文献   

20.
《韩诗》学派的学者大多《诗》、《易》兼修,这对于完善《韩诗》的学术体系,提高其学术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考载籍,得两汉、魏晋时期兼习《诗》、《易》的《韩诗》学者共计26人,其中习《韩氏易》者3人,《梁丘易》者2人,《孟氏易》者7人,《京氏易》者8人,兼习《孟氏易》、《京氏易》者1人,习《易》家数不明者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