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国体、政体以及政党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性质和作用,是我们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政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2.
尹东平 《美与时代》2013,(12):12-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博物馆作为先进文化与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在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民族智慧、凝聚民族力量,培育共同理想,为三个文明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指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所谓共产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核心地位,主要是指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并制约着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以区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的,不是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教育的普及程度,而是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福明 《学海》2005,31(5):58-61
政治文明一般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先进政治成果的总和,如先进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先进的政治文化等。现代政治文明一般表现为:政治运行制度化、法制化;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政治参与广泛化;政治稳定等等。其中,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扩大有序的公民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公民参与的功能和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在本质上是大众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建构多维视角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这个多维视角至少包含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方面.与之相适应,应该包含三个核心问题,即共产主义信仰与精神文明培育机制问题,社会主义道德与精神文明评价机制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预警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7,(2):18-18
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热烈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国基督徒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盼望我国的精神文明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宗教道德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许多相通之处。如何充分发扬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如何运用宗教信仰特有的感召力去引导广大信众扬善避恶、爱国守法、诚实正直、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社会多做奉献,把宗教信徒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这是当前正确处理宗教与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五大宗教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我们国家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公平公正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和…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以来,政治文明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党校戴木才教授撰写的《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9月版)一书,立足于政治伦理这一独特视角,对政治伦理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理论问题与前沿课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不乏创新之处,是一部研究政治文明的力作。其一,该书清晰界定了政治、政治伦理、政治文明等基本范畴的基本内容。作者从价值、制度、组织和主体四个维度界定政治———作为一种价值的政治,它以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