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路从小很熟悉的一幕,就是父母为了找东西在拌嘴。爸爸老是找不到他要的东西:报纸、眼镜、衣服、领带……老是要问妈妈的意见。大概从他青少年时期开始,妈妈对于爸爸的要求,已经显得不太耐烦。爸爸常常动也不动、找也不找,就是要问妈妈东西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是大二的一名女生,父母于10年前就离婚各自单独过日子,爸爸虽然比妈强,不知为什么,他与后妈结婚近10年后现在又离婚了。这样的一个家庭对我的成长确实不利,放假、休息不知到哪儿去,有时一气之下干脆哪儿也不去就待在学校里玩,玩久了又发呆,一发呆就想找一个男朋友一起度过学校这段美好的时光,但又怕转入早恋的圈子里去,因为我不但怕谈情说爱,更害怕婚姻,因为我父母  相似文献   

3.
正7岁那年,我父母离婚了,我跟着妈妈。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我是听着爸爸的坏话长大的。离婚之后,妈妈、外公、外婆每天轮番上阵,在我耳边念叨一件事——你爸是个人渣。其实他们一点都没冤枉我爸,爸爸是个瘾君子,败光了家里所有的钱,我和妈妈最后是被他逼走的,因为他卖了房子,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爸爸卖了房子之后,准备去海南做生意翻身,结果赔得血本无归。爸爸  相似文献   

4.
其实我挺不能容忍阳光,自己都16岁的人了,还这样被妈妈关在房间里骂,我想,都三年了,妈妈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妈妈跟爸爸离婚整四年,跟叔叔结婚也有三年了。我不叫他爸爸,从来没叫过,他也不介意,至少当着我的面儿从来没介意过。  相似文献   

5.
撒谎的爸爸     
正自打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而她,只有爸爸。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她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不明白,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她没有?于是,她不止一次哭着向爸爸要妈妈,而爸爸总是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要她在家乖乖地听话,不哭不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她信了爸爸的话,为了能让妈妈回来,她真的变得很乖很乖,尽管爸爸口中每次的"很快"都是遥遥无  相似文献   

6.
自行车     
当我九岁的时候,因为想挣一点零花钱,我去找邻居马祁先生。他在芝加哥《美国市民》报社担任经理,我想请他帮我找一份临时工,比如在放学后送报纸。他说,如果我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就会答应我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共有八口人,全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妈妈领着我们勤俭持家,好容易维持到我们参加了工作。记得那时每天晚饭后,健谈的邻居们都凑到我们家里讲故事,所以我从小就没感觉到穷就是“苦”。倒是我从小过份的慈悲善良,空让长辈们担了不少心。 记得有一次,因大姨夫帮了我家很多忙,爸妈便想把家里养的两只大公鸡送给他,让他补补身子,也可以节省不少粮食,我便闹着不让送。记得有一次,家里请人杀了一只鸡,一年也难得吃到一顿肉的我,望着碗里的肉,想着朝夕相处的大公鸡,便食不下咽。因为我勤快,所以长辈们都很…  相似文献   

8.
渊声 《天风》2017,(7):64-64
问:我丈夫因为在单位表现不佳而被辞退,五十多岁无业在家,性情大变,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在外酗酒回家后还打人。一开始我尽量宽容理解,但他变本加厉,让我忍无可忍。我想离婚,可教内有人称:除了对方淫乱或主动离开外,基督徒不得先提离婚。这让我很不解,难道基督徒妻子被家暴的丈夫打死也无权离婚吗?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我爱我的爸爸,他在我心中永远是一片阳光。他不但是我生命的缔造者,同时也是我灵魂的主宰者。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爸爸总爱抱我,而且朦胧记得爸爸特别爱亲我,是那种狠亲猴亲,总亲不够。但有一点我记得,爸爸不刮净胡子不亲我。好像有一次,我用手摸爸爸的胡楂儿,挺扎人的,像一堆刺。可我却还想去摸。记得当时,我好像正在爸爸腿上,我指指自己的脸蛋让爸爸用胡子来蹭我的脸。因为爸爸曾有好几次用满是胡楂儿的下巴假装要蹭我的脸,我叫着躲开了。记得那次妈妈好像说他什么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休息日,二钊的班主任冯老师突然家访。二钊似乎没听到敲门声,爸爸吵着让他去开门也不动,因为他在专心致志画他的变形金刚。门开,爸爸惊奇,因为不相识。老师自我介绍后,妈妈迎上来,因为她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妈妈见二钊还没醒悟,大声吵道:“二钊,你老师来串门了,还不快收拾起你那套,给你老师沏茶,拿水果?”二钊这才猛抬头,慌乱之中,想收拾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12.
编辑叔叔、阿姨:我15岁时妈妈把继父带到我的面前。我想我的爸爸,所以对继父的到来打心里就有一种抵触情绪。大约有一年的时间,我一直与他作对,不理他,当着他的面摔东西,故意在妈妈面前与他顶撞,为的是提示妈妈我不接受他。可是,对我的所作所为,继父从不生气(也许装出不生气)。后来,在妈妈的逼迫和陪同下,我去了心理卫生健康医院。医生告诉我,不必一定将他看做父亲,也能接受母亲的选择,也能接受这个新家。继父与你母亲在一起为你解决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为你挡风避雨提供宁静的港湾,你可以像对待父辈、师长那样与他相处,建立新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生下来我就有了家那里有慈祥的爸爸可爱的妈妈迷藏中的笑语  相似文献   

14.
我想有个家     
华冬梅 《天风》2006,(3):21
在我43岁,与丈夫、孩子在母亲家寄居18年后的今天,我忽然心里很强烈地想拥有一个家了。什么是家呢?仅仅是一所房子吗?不是,若其间没有了亲情,没有了爱,就不能再称其为“家”了。路加福音中的那个浪子,在外辗转漂泊,受人欺凌藐视,尝尽寄人篱下的苦楚之后,他才从迷茫中醒悟过来……他回家了。因为他知道,只有家才给他儿子的名分和地位,只有家才是他平安的港湾。今天,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大人孩子都生活疲累,不堪负荷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急需找一个休养身心的地方。家——就是一个满足疲乏之人安息的地方。作为一个基督徒,他的人生目标,莫过于营造一个“基督之家”了。全家归向主,蒙福得平安,一起唱诗赞美神。生活  相似文献   

15.
天堂地狱     
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父母是谁?我都不清楚。我刚生到世上,就被人从妈妈怀里抱走了。听说我的爸爸在我出世以前就死了。孩子多,妈妈养活不了,就把我给了人。可是抱养我的人家很快对我失掉了兴趣,整天把我锁在屋里,不管我。四岁那年,我从炕上摔下来,掉进炉坑里,一下子爬不出来,半个右脚都烧烂了。我哭得声  相似文献   

16.
情感饥饿,“留守孩子”期待心理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一场悲剧在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打工者家庭里发生。因为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浠水县清泉镇13岁的小女孩小雪(化名)感受不到母爱与家庭的温暖,最后选择了自杀。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好想妈妈,又好想哭。妈妈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就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那短短的一段时间才能与妈妈在一起。每当有别的孩子的妈妈在给自己孩子送菜的时候,我总是想:要是我家不穷该有多好,如果家里不穷,妈妈就可以在家里,不必长年在外打工……”2004年春天,湖北省竹山县某中学高一年级一位名叫小强的同学也突然失踪了。一封长达15页的万言遗书揭开了他的出走之谜…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刚好16岁,性格比较内向,比起前几年身高突然长的很快,饭量也大了,而爸妈看我的眼色有些和平时不一样。一天我听见妈妈和爸爸在门外嘀咕,仿佛是说与我有关的事情,爸爸因为刚刚喝完酒,说话含含糊糊,他好象不肯按妈妈的意思做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8.
加灵 《天风》2014,(4):32-33
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少事情让我们做父母的大吃一惊。晚上,女儿临睡时对妻子说:“妈妈,我以后要嫁给爸爸。”参加别人的婚礼后回到家,女儿就会嚷嚷着对妻子说:“妈妈,我要结婚,我要做新娘子,我也想穿上美丽的婚纱。”在跟小表弟玩过家家的时候,女儿对小表弟说:“丁丁,我们玩结婚的游戏,你做老公,我做老婆。”这些来自年仅五岁的女孩心里的憧憬,大概都跟婚礼的浪漫、美丽、祝福相连。对小孩子来说,婚礼具有童话般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谢谢你,爸爸     
余方伟 《天风》2007,(12):41
每年6月份的第3周为“父亲节”,甚愿天下各位劳碌奔波的父亲们在主里节日快乐!读神学已经两年了,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你,爸爸!”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带着美好的理想和盼望正预备着高考,那时候的我虽然知道耶稣,但并不了解他。随着高考的来临,爸爸却向我提出:“读神学吧!”我非常诧异,因为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可爸爸居然让我读神学,我不知会有何出息。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两周多一点的小女儿迷上了捉迷藏,眼见着她郑重其事地躲到客厅的窗帘后,然后喊道:"爸爸,找我呀!妈妈,找我呀!姐姐,找我呀!"我听了直觉得好笑,明明知道你藏在了哪里,还让我们去找?这时大女儿从卧室出来,一眼就看到被手抓来抓去抖动不停的窗帘,但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