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诸真宗派谱系》载有全真吕祖蓬莱一派,但对该派的创建地语焉不详。对于吕祖蓬莱派的祖庭、创建者及创派时间等问题,迄今学界尚不清楚。本文运用隐仙观现场的碑石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隐仙观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礤石峪,峪内群峰兀立,松柏苍翠,清道光八年(1828)《泰安县志》称其为"徂徕第一奥区"。隐仙观面  相似文献   

2.
依据方士们所习方术和崇尚信仰的差异,可把方士分为海外仙人派和山岳神人派。一、海外仙人派此派言海外有神山,山上有安期生、羡门、高誓等仙人及芝草等不死药。巡游海上见仙人则可求得不死药,服之可长生久视。徐福,一作徐市,齐地琅琊人。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至琅琊,刻石,徐福上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入海求药数岁,不得,还为伪辞云:海神“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他是东海仙人派早期的典型代表人物。卢敖(15),燕地碣石人,秦始皇时在世。《史记  相似文献   

3.
李作安 《天风》2001,(12):24
蓬莱基督教堂位于蓬莱阁下画河南侧,以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牌坊为邻。抗战时朗,是蓬莱教会的发展时期。蓬莱是革命老区,1938年3月成立了蓬莱县抗日政府。城南40公里处的艾山上有八路军的兵器厂。那时,我国东部大中城市受到日本帝同主义的侵略,一些机关、团体纷纷迁入蓬莱革命老区。这  相似文献   

4.
天心正法派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 ,对道教“天心正法派”及其支派作了考证 ,在许多问题上都有作者自己的独立见解。如 :提出该派的创派时间是在两宋之交 ;该派与灵宝派、上清派皆有一定的关系 ;混元教派似不属于天心正法派 ,等等。文章还对“天心正法派”的教理教义作了考察和介绍 ,尤其是对其以“三符”“两印”为主要内容的天心正法 ,介绍颇详。相信本文对治道教史的读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破山禅派与聚云法派之间的僧诤所作的探讨存在不少误区。结合双方的言论来看,破山海明对吹万广真的"从上古人单教人明心见性"、"明眼行道者妄行棒喝"等禅学观点的批判是误解了吹万广真的真实意图。破山海明及其法嗣山晖行涣对聚云法派传承问题的驳斥则反映出两派在法派诤议中的不同立场,破山禅派是以面禀亲承为原则,辟聚云法派传承之妄。聚云法派主张以心心相印,反对专务源流的形式主义做法。聚云法派没有因两派僧诤而迅速走衰,它在清代康乾时期的浙江地区相当繁盛。  相似文献   

6.
乡村建设派是193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简称为“乡建派”。这一时期流派较多,其中以粱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不仅有一套乡建理论,而且将其付诸实践,在当时影响较大,且对当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消费异化问题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源浪费、分配不均、贫富分化、社会道德价值失衡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思想并没有触及消费异化的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用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论武器分析产生消费异化问题的根源是探寻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思想缺陷的关键,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对如何应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消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龙门派几成全真道之主脉,传遍大江南北,江南地区尤盛。本文对龙门派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江南传播的龙门派承丘处机之传,形成了"龙门心法"的传承系统,虽然出现了一些分支,但大都具有崇拜吕祖、精严戒律、重视内丹、与正一道相融合等特点。龙门派推动了全真道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魏时期,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译出了世亲的《十地经论》。在译经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见解不同,地论学派分为南北两派,即菩提流支到道宠的北道派和勒那摩提至慧光的南道派。地论北道派被摄论学派所吸收,而地论南道派的谱系则一直连绵至唐代华严宗成立为止。在摄论学传入北地以前,地论南北道派围绕阿黎耶识展开的论争,对中国华严宗法界缘起思想的产生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此,现就地论南北二派的真如(法性)依持说和阿黎耶依持说、真修作佛和缘修作佛、现有和当有,以及心识说等问题作一个总体回顾,以探究中国华严宗之核心思想——法界缘起说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解读西塞罗的<学园派哲学>来解决西塞罗的哲学立场归属问题.笔者认为,西塞罗是一位学园派哲学家,但他的哲学立场在学园派的范围内发生过一些变化.他早年属于安提奥库斯式的学园派教条主义,而晚年则转向学园派怀疑主义,这种转向主要是在认识论范围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自然美问题作为"美学论争的第二大问题"出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在"美学大讨论"中主要有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统一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关于自然美问题的论争则主要集中在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社会派之间。论争有两个方面:自然美的有无问题与自然美的根源问题。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都有着各自严密的论证,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陈来 《哲学研究》2022,(1):41-51+126
随着“气质之性”说的确立,“气”的观念成为朱子晚年讨论已发未发问题时的一个要素。文章从黄榦论性时所引述朱子“气不用事”的思想出发,梳理分析明清朱子学和朝鲜性理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朱子学中所说的“未发”,如果从性去理解可称为主性派,从心去理解则是主心派。主性派中,又可细分为主“天地之性”说和主“气质之性”说。主心派中,又可细分为“未发为中”说和“未发不中”说。通过这些不同理解,可见有的问题朱子本人虽论述较少,但却成为后世朱子学者的重要讨论对象。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朱子学内部的不同观点或派别,这一过程也使得朱子哲学体系中的各种逻辑可能性得以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托马斯·默顿对震颤派的首次叙述开始,逐步讲述默顿研究震颤派的过程及其对震颤派生活之简朴、信仰之虔诚的思考及评论。文章着重分析默顿对震颤派感兴趣的几大原因,其中对震颤派和熙笃会从多方面进行细致比较。虽然震颤派和熙笃会是两个不同团体,但默顿发现二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并因此对震颤派着迷,震颤派的乐园意识尤令之神往。  相似文献   

14.
小蓬莱一景     
白云观内的小蓬莱,是我们中国道教学院的校园,这里三山环峙,古木参天,亭台飞檐,长廓迂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别有情趣,无愧“小蓬莱”之赞誉。其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先天八卦池。有人说它是小蓬莱景中之景,有人称之为“天池”。天池中央,模拟道教“三神山”之说,立有“仚岛、雲天、飞峰”三块景石。游人每每顿足,或留影纪念,或冥思遐想。我们且先来欣赏这三山之称吧。“仚”字,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已很少见了,《说文解字》注曰  相似文献   

15.
西晋中期思想界可分为三派:理想派、宏放派、折衷派。虽然三派的基本思想倾向都是融合儒道,然而各派的思想支点又各不相同。由理想派崇儒到宏放派尚玄,再到折衷派援儒入玄,是西晋中期思想演进的轨迹。折衷派思想体系完备,它试图以援儒入玄为切入点,消弭儒玄的思想冲突,论证尚君、崇礼、治政,重建士族的皇权与国家意识,进而消弭皇权与世族的权力冲突。因此,从深层次上看,西晋中期的思想核心是围绕着维护与强化皇权问题而展开的,这恰被过去史学界所忽略。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对西方近代科技之物质功效几无异议,而对科学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争论颇多。思想家们围绕以下几个大问题展开了许多辩论。 一、科学的应用是否必然有益于人的精神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都坚信科学的应用必然有益于精神文明。第一,科  相似文献   

17.
五龙宫是武当山极为重要的宫观,自南宋开始,符箓道派在这里就有很大的势力.元代初年,全真派与清微派几乎同时来到五龙宫.作为北方新道派的全真道,在传入武当山之后选择五龙宫为其活动中心,就不得不面对与清微派道士合作的问题.终元一代,五龙宫形成了全真派与清微派共治的局面,两派之间互相师承、融合,全真道士很有可能还使用了张守清一系清微派的派字谱.明代初年,全真道在五龙宫迎来了短暂的独大局面.但是,随着永乐皇帝大修武当,从全国选调道士充任提点,五龙宫又重新回到了全真与正一共生并进的格局.五龙宫全真道的传承史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全真道初传南方之后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8.
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思想家们一致认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是人,马克思不反对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人和人性问题,并且认为人是实践的、历史的存在物。人的概念实现了异化、革命、辩证法等术语之间特殊意义的链接与重新整合,“人”在实践派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派在完整和系统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介入南斯拉夫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作者早年是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立志作为知名的学者传福音;曾在保守的福音派神学院接受古典语文训练,后进普林斯顿神学院,师从著名《新约》学者梅茨格;期间逐渐发现了被福音派基督徒奉为神圣的《圣经》文本的诸多矛盾、谬误和篡改之处,之后1 5年成为自由派基督徒;进一步受"约伯疑难"或"好人为什么会受苦"问题的拷问,最终成为无神论者。该书也涉及到了相关问题,并对《圣经》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无神论》2021,(2):23-29
普列汉诺夫因时代和俄国革命的需要对宗教问题进行了研究,虽然著述不丰,但见解独到和深刻。尤其他是对宗教概念的探讨、对宗教起源和宗教本质的剖析、对科学社会主义与宗教关系的深刻认识、对造神派和寻神派观点的揭露与批判,深入细致,见微知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并比较分析其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拓宽宗教研究视域,正确处理当代中国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