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动态     
17座寺院联合倡议敬惜汉字2月25日,在由秦、晋上万名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士自发捐助召开的“敬惜汉字”座谈会上,陕西香积寺住持本昌法师代表秦、晋17座寺院,宣读了“敬惜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呼吁各界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认识学好文字的重要性,呼吁人们从  相似文献   

2.
秦萌 《法音》2022,(5):21-28
<正>一、前言清规是寺院的组织、管理章程和僧众修行、生活的轨范,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寺院创建和实行的僧制。慧能大师之后,禅宗日益兴盛,独立的、专门的禅宗寺院开始形成。为建立与禅宗修行方式相适应的寺院管理与僧众共住共修制度,营造和合增上、专心办道的修行环境,唐百丈怀海禅师依据戒律精神和禅宗修行宗旨,结合当时中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首创丛林清规,即《禅门规式》,后世将其称为“百丈清规”。由唐至元,百丈禅师所创“古清规”,  相似文献   

3.
<正>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操守“六和敬”的僧团行为准则,行持“五戒十善”等戒律,对社会和谐进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佛教寺院的管理和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汲取传统丛林管理的精华,从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步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规范寺院、和谐寺院,大理寂照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2,(6):39-40
佛教寺院在广大佛教徒和老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是修行解脱的道场、积德行善的圣地,其清净庄严的形象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维护。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地存在大量“文物寺院”、“旅游寺院”和“园林寺院”,这些寺院没有僧人住持,不由佛教团体管理,但毕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广大信众美好的信仰追求,理应得到妥善运用和保护。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这类寺院的管理部门,或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佛教知识和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或是出于借佛敛财的目的,却在包庇纵容种种亵渎佛教的行为:如在寺庙内开设荤食餐厅或肉食摊点,现场宰杀鲜活,严重背离佛门戒杀护生的宗旨;开设歌舞厅、赌场、靶场,设签筒,摆卦摊,兜售冥币等民间迷信用品,将清净庄严的道场搞得乌烟瘴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甚至违反宗教政策,在非宗教活动场所的寺院内私设功德箱、化缘簿,聘用职工或社会闲散人员假冒僧尼,公然欺骗游客和信众。这类现象如不能得到及时遏制,势必严重玷污佛门清誉,增加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误解,助长各种迷信活动和邪教势力的泛滥,甚至损害中国政府和中国宗教界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大威德金刚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寺院中常见的护法神像,也是格鲁派寺院中修习的重要本尊之一。大威德金刚,梵文你“yamantka”,雅曼达噶。藏语称“吉杰多吉”(vjigsbyedrdorje)。汉译“敌治死王”、“大威德忿怒明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大威德  相似文献   

6.
《泰囧》的取景地主要在泰国第二大城市,素有“泰北玫瑰”之称的小城清迈。电影中徐峥和黄渤为了一单两个亿的生意奔赴清迈寻找一个在寺院里静修的好友,在途中阴差阳错遇到去泰国旅游的王宝强,影片围绕三人寻找这座寺院而引发的离奇剧情,令人捧腹。清迈曾长期是泰王国首都所在地,去过清迈的明友都知道,在4平方公里大的清迈古城内,至今仍可看到不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寺院就有上百座,十步一寺院,五步一兰若。也正因为如此,在此寻找一座专门指定的寺院,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7,(8)
<正>汉传佛教寺院教育也称"丛林教育","丛林"的含义一方面指寺院制定清规戒律,使修行生活井然有序,一方面指寺院常居环境清幽的山林之中,远离喧嚣人境。汉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汉化程度非常高,在建筑、服饰、法器等方面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在教育思想上则与儒、道相互融摄。到今日,可以说寺院是中华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寺院得以恢复重建,但大多以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墨岩 《佛教文化》2013,(5):18-29
“修寺院从来都不会缺钱,缺的是修行。”“我建这个寺院是让众生欢喜的,不能让众生烦恼。只要有一户不同意我就不能干,只要有一人烦恼我就不能奠基。”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4,(6)
尊敬的净慧法师、诸位编辑:做为一名佛教学人,自然时刻关心佛教界的情况,近来对报刊上一些报道,颇有些感慨。举例如下:有报导说,某寺院“下海经商”,年盈利多少万元,接着对僧人服务态度和仪表进行一番描绘。看后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有损于僧侣形象尊严,也无益于寺院的声望。又如报载:“大款们”纷纷到寺院进香、施舍.以求佛的保佑,一次捐款多少千元;而增人又以“魔术”般地回赠佛像等等,寺院似乎成了交易的场所。近又看到:公然宣称“少林寺”的和尚吃“狗肉、猪肉”等等,真让人难以容忍,还把赵朴老的话引用进去,不知出…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9,(3)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大夏河上游的拉卜楞寺,是中国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已有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拉卜楞寺,全名为“(乃小)旦夏知卜达尔吉扎西伊苏旗贝琅”,简称“拉琅札西旗寺”,一般称“拉卜楞寺院。。拉卜楞系藏语“拉章”之变音,意为“佛宫”,有“卫藏尼哇”(第二西藏)之称。  相似文献   

11.
兴教寺新介     
兴教寺位于长安县樊川的少陵原畔,距古城西安约二十公里,寺院傍原临川,绿树环抱,南对终南玉案峰,俯视樊川,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游人登原,抬头仰望,山门额上镶着“护国兴教寺”、“法相”  相似文献   

12.
张琴 《中国宗教》2023,(10):64-65
<正>汉传佛教中“祖庭”概念的产生,受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影响,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祖庭”一般用于指称宗派发源地,以及在宗派发展中有嗣法地位与影响的寺院或道场。“祖庭文化”是指以祖庭、祖师为核心衍生出的思想、典籍、制度、建筑、文艺等文化的综合体,具有显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特征。江西佛教祖庭文化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明互鉴的成果,更是佛教中国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道慈 《中国宗教》2018,(11):48-49
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道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自2015年4月召开了普陀山佛教协会第六次代表会议以来,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普陀山佛教协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以道风兴教、文化兴教、修持兴教为宗旨,以“五名”(名山、名僧、名寺、名校、名园)建设为目标,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完善“三统一”“一个法人、二级管理、统分结合”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规范管理”的管理原则,设立了佛协办公室、财务办公室、总务基建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综治办公室、弘法办公室等六个职能办公室,对全山备寺院履行管理与服务。为加强道风建设,促进备寺院(单位)功能定位与人才培养,推行“三三制”僧团管理理念,使各寺院(单位)各司其职、备安其位,为推动普陀山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06,(8):39-39
7月6日,青海省汉传佛教寺院民管会主任座谈会在西宁召开。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道李加传达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议精神,并结合青海省开展的“平安寺院”建设活动.部署了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来自全省24座寺院的民管会主任和民和、共和两县的佛协秘书长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李超 《佛教文化》2013,(1):102-109
灵岩寺:建筑比时间更久坐落于泰山西北麓的灵岩寺尽管行政归属于济南市,但在地理特征和文化形态上,这座始建于东晋的古老寺院,几乎见证了泰山佛教文化发展完整的脉络。灵岩寺在唐代之时,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同为天下寺院“四绝”,而它在唐武宗时也难免于灭法的命运。寺院走过了1600多年的岁月,几度沉浮之后,灵岩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底蕴以古建筑遗存的方式呈现于世人面前。灵岩寺早期的建筑多已不存,从现在寺院内所发掘出的遗迹可见当时宏大的建筑基础。有些尚未发掘,所见多为宋代以后所建。这里仍然保留着完好的佛像雕塑、石刻和墓塔等,可以说灵岩寺是一部中国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史。  相似文献   

16.
桑吉 《法音》2004,(1):37-37
本刊讯2003年12月9日和20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应邀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僧讲课,这是自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以来首次举行的汉藏佛学院之间的佛学交流。学诚法师向来自甘肃、青海两省的38名寺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分别做了“以寺养寺与公益事业”和“弘法利生”两场报告。第一讲系统地分析了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过程,探讨了古代汉传佛教公益事业的特征,以及佛教教育、文化、福利与慈善事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建国后,中国佛教慈善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做了多方面的回顾、概括和总结。第二…  相似文献   

17.
屈丽蕊 《法音》2023,(5):42-48
寺院是佛教僧团居住、修道、弘法的场所,也是僧团活动的基地。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批寺院在各地兴建起来,成为佛教兴盛的体现与标志。北朝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城郊佛寺之盛,“京城表里,凡一千余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也体现了南朝佛教的发展盛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众多寺院形成大大小小的经济实体和文化中心,并发挥了广泛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18,(10):37-39
普陀山现已修建开放的佛教寺院有50多处,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以下简称“佛协”)和寺院僧团两套组织构成了整体寺院群。佛协是管理服务实体,僧团是宗教修行组织。这样的组织定位,既符合现代社会团体管理要求,又继承了传统佛教丛林管理模式。全山寺院(单位)功能与定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漫谈金刚力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抵造访过中国佛教寺院者,都知道入寺先要经山门。“天下名山僧占多”,为避尘喧,利修行,寺庙基本上多建于山林,放习惯上把寺院大门唤作“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门,喻意为“三解脱门”,即空门、无愿门、无相门。这三座门常建成殿堂式格局,有一殿三门,也有将中间一门建为殿式,“山门殿”或“三门殿”由此而得名。金刚力上像就供置于山门殿内,好比寺院的门卫传达。金刚力上是佛教的护法。人们习惯略称之为“金刚”,但其不同于身着甲胄的“四大金刚”,四大金刚则为四大天正之所指,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自天王、…  相似文献   

20.
认识寺院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份材料是我刚出家大概三十三岁时候写的。当时,接受白圣法师的邀请在三藏学院教书。那时候教材都是自己编的,参考资料多半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出来的,编成表解,作为佛学院的教材。《寺院教育商榷》,是我当时对一个寺院要把佛法发扬光大的构想,总共有五讲:第一是认识寺院教育,第二是怎样展开摄化活动,第三是修学的生活,第四是修行的目的与初方便,第五是信众的联谊与互助。就“认识寺院教育”这个主题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明。一、寺院价值寺院的设施及其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首先要清楚明白的,“寺”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它的历史渊源。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