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今世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国家大数据"的伟大战略应运而生。佛教如何与时俱进、传承创新,怎样践行"国家大数据"战略,已然是整个中国佛教界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江苏宗教局带领省内佛教界直面挑战,及时成立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为迎接信息化时代,践行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化时代中国特色的佛教道路。  相似文献   

2.
能超 《中国宗教》2018,(11):45-47
近年来,江苏佛教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创建了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开发建设了寺院僧团、财务、安保、档案、弘法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全省佛教界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今拥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数据的新时代,江苏省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江苏佛教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史上的大事,对于全国佛教界的管理、佛教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值得当代佛教界和专家学者推广研究。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佛教寺院的管理模式、佛教文化的传承传播方式随着时  相似文献   

4.
能超 《中国宗教》2018,(3):48-50
在当今拥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数据的新时代,江苏省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江苏佛教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史上的大事,对于全国佛教界的管理、佛教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值得当代佛教界和专家学者推广研究。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佛教寺院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佛教弘法的特点,创新建设了江苏佛教弘法大数据系统,对全省所有的佛教类网站、佛教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进行整合,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佛教弘法资源的大数据系统,让全省佛教四众弟子以及省外乃至全球的佛教弟子均能参与到江苏佛教的各类弘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能超 《中国宗教》2018,(8):42-43
2017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佛教弘法的特点,创新建设了江苏佛教弘法大数据系统,对全省所有的佛教类网站、佛教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进行整合,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佛教弘法资源的大数据系统,让全省佛教四众弟子以及省外乃至全球的佛教弟子均能参与到江苏佛教的各类弘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正佛教素有慈悲济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精神。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四众弟子的积极参与下,江苏佛教界坚持抵制佛教商业化行为,回归佛教文化本源,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福岛地震慈善赈灾以及"佛教慈善月""宗教慈善周"等活动中,均可见江苏佛教界的善行义举。当今的中国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江苏省各级佛教协会和全省佛教寺院借此良机,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佛教慈善工作的新形式、新机制,如经常性依托各类佛教网站、公众号以及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载体开展各类慈善活动。  相似文献   

8.
能超 《中国宗教》2018,(2):47-49
开原寺的成功实践对新时期的弘法具有探索性意义。 在此基础上,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可将寺院管理继续升级拓展, 实现江苏省内千家寺院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正"JSFJ智慧档案"实施后,档案管理与智能化、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江苏佛教档案资源的获取、分析、管理、调用、共享和存储。一是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二是使档案管理更加精细化。三是使档案传播更加便捷。佛教档案是各级佛教协会、寺院在佛教活动和寺院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广泛性,是研究佛教史和寺院发展史的重要依据和第一手材料。江苏佛教界一直非常重视寺院档案管理工作。江苏省、市、区三级佛教协会和诸多佛教寺院将档案管理和典籍文献  相似文献   

10.
正开原寺的成功实践对新时期的弘法具有探索性意义。在此基础上,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可将寺院管理继续升级拓展,实现江苏省内千家寺院一体化,在大数据平台上,各家寺院都能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能超 《中国宗教》2018,(6):52-54
“JSFJ智慧档案”实施后,档案管理与智能化、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江苏佛教档案资源的获取、分析、管理、调用、共享和存储。一是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二是使档案管理更加精细化。三是使档案传播更加便捷。佛教档案是各级佛教协会、寺院在佛教活动和寺院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广泛性,是研究佛教史和寺院发展史的重要依据和第一手材料。江苏佛教界一直非常重视寺院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佛教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佛教的生命实践积极入世。佛教传入中国,特别是隋唐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一、爱国爱教的传统佛教向来讲“出家不忘爱国,修行不忘济世  相似文献   

13.
宣传出版工作是江苏天主教爱国爱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两会"重要工作之一。进一步加强江苏天主教宣传出版工作是凝聚广大神长教友的智慧力量、发扬天主教爱国爱教光荣传统,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中国天主教牧灵福传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之举。加强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针,积极稳步推进民主办教,抵御外来渗透和干扰,夯实爱国爱教的思想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能超 《中国宗教》2018,(9):37-39
佛教素有慈悲济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精神。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四众弟子的积极参与下,江苏佛教界坚持抵制佛教商业化行为,回归佛教文化本源,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福岛地震慈善赈灾以及“佛教慈善月”“宗教慈善周”等活动中,均可见江苏佛教界的善行义举。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2,(12)
爱国爱教与人间佛教思想是赵朴初会长分别在1980年中国佛教第四届代表会议和1983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上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赞同并一致通过,作为当前佛教徒修学佛法、作好各项佛教事业的指导方针。十余年来,《法音》在党的宗教政策和爱国爱教、人间佛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岳衡山,不仅是风景秀美的中华五岳之一,上古火神祝融的享祀之地,更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的佛教名山。灵魂:爱国爱教爱国爱教,自古即为南岳佛教的优良传统。社会的兴衰、众生的苦乐,深深铭刻在南岳僧侣的心中。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一直在这方名山薪火相传。1899年,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南岳上封寺僧人印心书写反清檄文,  相似文献   

17.
能超 《中国宗教》2018,(8):60-60
我们开原寺每期订阅3000多份《中国宗教》杂志,通过开原寺几千名义工分发到各个部门,并连续在《中国宗教》杂志发表“江苏佛教+大数据”等系列文章.江苏省宗教局、省佛教协会目前正在大力推动江苏佛教信息化进程.当前世界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的洗涤,大数据已然展露出其恢宏磅礴的历史趋势,对于作为传统文化的佛教而言,贫僧有幸被任命为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主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当下僧众寺院开辟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道路,这不仪是寺院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佛教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2,(1):67
本刊讯河南佛教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河南省宗教事务局批准,由河南省佛教协会主办的一所四年制本科佛教教育院校,旨在培养爱国爱教、德才兼备、学修并重、立志弘扬佛法的优秀佛教人才,现面向全国招收佛学专业30人(男众)。一、课程设置:1、佛教专业课程:以重视基本经论原典学习为主旨,内容包括戒律学、阿含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21,(11):8-8
(2021年9月1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佛教教职人员的行为举止及综合素养,既关系到树立僧团的良好公共形象,也关联着佛法住世的社会基础。为了更加规范佛教教职人员的日常言行仪表,进一步提升佛教教职人员的学修品格,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定本行为守则。一、爱国爱教,守法遵规。  相似文献   

20.
当代高僧妙湛大师(1910-1995),戒律精严,佛学造诣高深,兴教育才,爱国爱教,慈悲喜舍,救度济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人间佛教”思想。大师以菩萨的慈悲之心,关爱众生,利益大众,以出世的无私精神做入世的利生事业,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妙湛大师为振兴佛教,重视学修并重、悲智双运,为佛教界培养出了一批道德修养深、文化水平高的法门龙象,为弘扬“人间佛教”提供了优秀人才。大师还创办了佛教慈善机构,开展了大量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间净土做出了相当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