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略论回族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陈晓虎回族是我国十个穆斯林少数民族之一,回族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子系统,回族的伦理道德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道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它既有其特性,又有其共性。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中发展的,形成了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吸纳、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民族宗教文化间的交流、融合是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统一的基础。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各少数民族的参予和支持,宗教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更是密不可分。积极引导西北地区回族宗教文化建设,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回族是形成于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的共同体。本文基于中国梦的视角,客观认识回族穆斯林文化,并对加强回族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云南回族穆斯林、回族穆斯林文化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有回族穆斯林698 265人(2010年),占云南总人口的1.4%,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相对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8月25日至26日,中国回族学会主办,西安丝路回商商会、陕西怡兰企业集团承办的"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以"回族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贡献"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企业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李尊杰主持开幕会。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宏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举办"回族红色记忆"学术研讨会,旨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多学科交  相似文献   

5.
赵德昊  周光辉 《学海》2024,(1):27-38+213-214
中华民族从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转化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形成根植于自身长期以来的观念与实践,成形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救亡图强的历史进程。在历史上,大一统观承受了王朝更迭、外来文化冲击和各民族融合引发的变革,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发展状态的重要文化和心理纽带。近代以来,由传统大一统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不可避免,以“天下大一统”为理想愿景的大一统观也经现代观念的重构,转变为追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代统一性理念。从大一统观念下的自在共同体转化为统一性观念下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天下一统的文化愿景被重构为多元一体的身份意识,向内凝聚的政治结构被重构为集中领导的团结意识,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哲学被重构为文明发展的历史意识。以现代统一性观念为基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使中国能够在维系统一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融汇而成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文化交流共建共享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回族匾额楹联即为回族继承传统兼具创新的典型文化事例,这也是回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特色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成达师范,这个在中国回族穆斯林近、现代历史中,具有发轫于民族文化自觉而迈向新型文化思想标志性的教育建设,她自1925年诞生后不久,便在中华民族惨遭侵略铁蹄蹂躏的整个岁月中,伴随着祖国苦难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艰难岁月走过来的。在这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每一个族群、团体与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无法避免的血与火考验中的抉择。成达师范,乃近代中国回族穆斯林以“成德达材”为宗旨创立的一所中国伊斯兰教新式学校。她是一所体现中国回族穆斯林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经堂教育,以“兴教救国”的理念,负有培养新型“三长”职责的宗…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当代文明,从而推动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时代,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当代文明,从而推动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回族几乎少有娱人的表演艺术,解放后歌舞艺术稍有作为。至于话剧,戏曲舞台,及最有观众群的电影、电视,我们几乎是个空白。由于历史的冲击,文化的自为,审美趣味的增容,己渐使回族文化走出仄境,跨越自限,不断迎来了许多"这一个"的第一个。回族题材话剧的第一个,又诞生于中华民族大危难中。值得我们回顾而扬眉。  相似文献   

11.
<正>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武术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铸就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与传承,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回族武术也不例外。回族武术外形以功法格斗、强健体魄、修身养性、表演娱乐为一体,内含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是中国“和”“合”“仁”的文化符号,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理念高度一致,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武术文化宝库,在我国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12.
略谈回族穆斯林的心理素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构成民族共同体的四大要素之一。那末作为回族,它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心理表象?拙文试就此作一些粗略的勾勒,不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主要谈大西北地区的回族穆斯林,不涉及其他穆斯林民族,尽管它们之间在这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一、宗教方面的心理表象人们普遍认为,回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这是长期历史作用的结果,也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因此,不少学者认为,伊斯兰教在回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回族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也往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从事音乐工作的回族人,多年来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为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祖国民族音乐的宝库中,究竟有多少歌曲、乃至几个典型  相似文献   

14.
正"回族传统食品产业"主要指从事与回族传统食品相关的生产、加工、运输、经营活动企业的集合。对回族传统食品的选择,于回族而言是有精神文化为基础形成的生活习惯,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则是绿色、安全、健康的保障。所以,这类产品除了满足回族生活必需之外,也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优质的期待,同时还符合现代"NOSH movement"①的价值要求。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回族传统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和沿线的穆斯林国家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共同体,而沿线  相似文献   

15.
回族是中国10个穆斯林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对于回族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时至今日,对回族思想家的系统研究,还是一项新课题。宗教文化出版社推出的由吴艳冬所著的《中国回族思想家评述》一书,正是该项新课题中问世较早、内容较好且具有探讨性与研究性的专著。《中国回族思想家评述》共12万字,内容分为六章,主要对17位回族思想家进行了评述。读完全书之后,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肯定。一、 选题大胆,敢于创新。首先,据我所知,回族思想家的资料非常分散,收集起来十分困难;其二,伊斯兰教教义深奥,如果没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6.
努力挖掘并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回族伊斯兰教界在促进回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教派民族之间的团结、使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和谐共处、充分发挥各级伊斯兰教协会的桥梁作用、参与、促进经济建设及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大分散、小集中”是它典型的居住特点。其主要族源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并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后(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主要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后裔,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东北封禁的逐渐解除,从清代持续到建国后的"闯关东"移民大潮,使山东和河北等省的回族穆斯林,较早地以开拓者的身份安身于吉林,并自觉地参与东北开发与建设。如果说回族穆斯林建国前的"闯关东"是迫于生计的话,那么建国后回族穆斯林再次掀起的"闯关东"则从小我提升到大我,立足东北经济,支援东北建设。新时期以来,有关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加深,使回族文化通过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是我们"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源泉。科学无神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三亚市的凤凰镇是我国最南端的穆斯林居住地。回族先民迁入海南岛从唐代就开始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他们有的再次迁徙,有的汉化、黎化。今天,聚居于三亚市凤凰镇的回族是唯一代表海南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共同体。海南省现有回族10910人①,其中有9000多人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