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马利强)王静斋大阿訇是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与达浦生、哈德成、马松亭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阿訇"。他毕生潜心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翻译伊斯兰经典,译著极富,被誉为"现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学通古今中外、品学兼优的伊玛目",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和高尚的人品对中国伊斯兰教事业和广大穆斯林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今年是中国伊斯兰教界爱国爱教的杰出代表,中国伊斯兰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抗战阿訇,经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间外交家达浦生大阿訇归真50周年。当此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即,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缅怀达老为中国伊斯兰教事业,为中华  相似文献   

4.
5月的南京,花红柳绿,草长莺飞。18日至19日,“纪念达浦生大阿訇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宗教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及江苏省的有关领导、部分专家学者、伊斯兰教人士和达浦生阿訇的亲属共7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共同缅怀这位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阿訇,并就他的经学思想、教育思想、爱国精神和崇高品格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达浦生,讳凤轩,经名奴尔·穆罕默德。1874年农历四月初十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南门外澄清坊一个阿訇世家。他一生从事伊斯兰教的教育事业,在民族独立和反帝爱国斗争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内地…  相似文献   

5.
自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内地回族穆斯林中出现了四位享有声望的大阿訇,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虔诚地孜孜于伊斯兰教的阐扬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他们的活动饱含着时代的气息,他们的业绩又各具特色。本文要介绍的是四大阿訇之一的达浦生大阿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伊斯兰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伊斯兰教著名教育实践家达浦生先生(1874-1965)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回族伊斯兰教育家之一,达浦生始终以振兴、弘扬伊斯兰教为己任,一生致力于我国伊斯兰教的教学实践和发展创新。达浦生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经过他数十年办学实践的印证;他的内容丰富的论著《伊斯兰六书》,对于教育思想也有较为具体的阐述。一、达浦生的主要教育实践达浦生的教育实践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9年),他创办了六合广益小学,该校是我国最早的新式回民学校之一。1898年北京发生戊戌变法,进步学者…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团结和带领广大穆斯林群众强化政治认同、促进社会适应、推动文化融合,谱写了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今年是我国著名伊斯兰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达浦生大阿訇诞辰130周年。南京市民族宗教局、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南京市民族联谊会于2004年5月17-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纪念座谈会。深情缅怀达老为中国伊斯兰教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伊斯兰学术文化、伊斯兰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中国伊协副会长刘书祥、研究部主任张广林、国际部主任文舰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南京穆斯林在历史上有着优良的伊斯兰文化传统,自明末清初以来这里出现了以王岱舆、刘智、伍遵契等人为代表的伊斯兰汉学派,他们既对伊斯兰教有精深的研究,又精通儒…  相似文献   

9.
正马福龙(1919-1970),字云程,宁夏贺兰人,知名伊斯兰教经师,一生努力使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践行伊斯兰教中国化之路的杰出代表,《大辞海·宗教卷》词典辑录了他的事迹。一、实践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教育新模式1949年元月,马福龙阿訇荣任宁夏银川小南清真寺阿訇伊始,将小南寺更名为新华清真寺,寓意非常深刻。"新",不仅寓意马福龙阿訇从此开始新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教在土耳其开始复兴,这无疑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对于凯末尔主义者来说,它不仅对建国之初的世俗主义原则构成了威胁,也必将对土耳其国家的现代认同产生巨大冲击。本文探讨了土耳其凯末尔主义者如何利用现代性普遍主义的话语把伊斯兰教"他者化"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伊斯兰教在土耳其复兴的背景和伊斯兰主义者如何利用差异政治话语对凯末尔主义者的现代认同进行重构与改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53年5用9日至1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五会议在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0个民族的111位代表。包尔汉在伊协成立会议上作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五十年代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东四牌楼清真寺达浦生大阿訇在伊协成立会议上致开幕词中国伊斯兰教老照片  相似文献   

12.
<正>达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回族伊斯兰学者,回族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终其一生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用爱国爱教谱写人生传奇的经历。达浦生的第一身份是阿訇,从少年时就在六合南寺、南京常巷清真寺接受伊斯兰经学教育,青年时又北上京城,授师于牛街礼拜寺伊玛目王宽门下,继续深造伊斯兰经学,并挂帐穿衣,成为经堂教育培养的一名出色阿訇。在他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马来人的习俗具有多种信仰和宗教元素,同时也受到多个同马来人有着互动的族群的影响。马来人接受伊斯兰教之后,其习俗存在风俗化了的宗教功修和神圣化了的社会规范在长期传承过程中相混淆的事实,这种模糊的实践被底层民众当作宗教功修,并赋予符合宗教教义的解释。伊斯兰化了的马来人习俗,或者马来化了的伊斯兰实践,框定着马来人的族群认同,影响着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俗教概念不清晰和俗教边界的模糊性,是认识马来人认同,进而观察和分析马来西亚社会复杂性的一种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4.
黄佳 《中国宗教》2018,(11):72-73
定州清真寺《重建礼拜寺记》的碑文说明历史上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自觉强调政治认同、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积极吸纳中华文化。定州清真寺《重建礼拜寺记》碑,作为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印证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诸多特点及传统的形成,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马松亭大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阿訇之一,是著名的伊斯兰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倾尽毕生之力,为发展伊斯兰教育、培养人才而苦心办学,艰难经营、鞠躬尽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2022年9月14日至16日,中国伊斯兰教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杨发明当选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积极推动第十届理事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解决突出问题、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会议结束后,《中国宗教》杂志对再次当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的杨发明阿訇进行了专访,请他详谈了对中国伊斯兰教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敏俊卿)2011年6月30日,中国伊协召开在京伊斯兰教界人士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主持座谈会并发言。陈广元大阿訇说,重温历史,中国伊斯兰教界与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立足现实,我们与党共同奋斗、与时俱进。他指出,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自觉弘扬我国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人大代表、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伊斯兰教界杰出的爱国人士哈吉·萨利赫·安士伟大阿訇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7月14日13时15分...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安士伟大阿訇本刊特约记者马劲安士伟大阿訇(以下简称安),今年76岁,自幼学习伊斯兰教经典,40年代开始当阿訇,以后长期从事伊斯兰教事业,现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北京东四清真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月17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举行了第三期阿訇进修班结业典礼,中国伊协有关领导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出席了典礼。副院长杨宗山主持了典礼,中国伊协会长、经学院院长沈遐熙作了重要讲话。沈院长在讲话中说:“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很好,很稳定,党和政府对民族宗教工作很重视,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他希望各位阿訇回到各自的岗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