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JSFJ智慧档案"实施后,档案管理与智能化、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江苏佛教档案资源的获取、分析、管理、调用、共享和存储。一是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二是使档案管理更加精细化。三是使档案传播更加便捷。佛教档案是各级佛教协会、寺院在佛教活动和寺院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广泛性,是研究佛教史和寺院发展史的重要依据和第一手材料。江苏佛教界一直非常重视寺院档案管理工作。江苏省、市、区三级佛教协会和诸多佛教寺院将档案管理和典籍文献  相似文献   

2.
能超 《中国宗教》2018,(11):45-47
近年来,江苏佛教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创建了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开发建设了寺院僧团、财务、安保、档案、弘法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全省佛教界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佛教素有慈悲济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精神。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四众弟子的积极参与下,江苏佛教界坚持抵制佛教商业化行为,回归佛教文化本源,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福岛地震慈善赈灾以及"佛教慈善月""宗教慈善周"等活动中,均可见江苏佛教界的善行义举。当今的中国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江苏省各级佛教协会和全省佛教寺院借此良机,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佛教慈善工作的新形式、新机制,如经常性依托各类佛教网站、公众号以及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载体开展各类慈善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现有佛教寺院1094座,多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佛像、经书、法器等大多为历史文物。其中一部分寺院地处山林,建材多为木材,且电线老化,常有香烛等明火源,火险等级高,佛事法会等宗教活动期间人员聚集,安全形势严峻。一直以来,江苏佛教界都非常重视寺院的安保工作,在古建筑消防安全、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中均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佛教寺院的财务管理和智能化建设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从寺院高层管理人员至一线财务人员、僧职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智能化、掌握大数据、推进信息化,以促进自身寺院乃至佛教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江苏是全国佛教文化名省,可谓名寺云集。一直以来,江苏佛教界非常重视寺院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大佛教寺院与社会联系越发紧密,各个寺院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今拥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数据的新时代,江苏省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江苏佛教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史上的大事,对于全国佛教界的管理、佛教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值得当代佛教界和专家学者推广研究。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佛教寺院的管理模式、佛教文化的传承传播方式随着时  相似文献   

7.
能超 《中国宗教》2018,(3):48-50
在当今拥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数据的新时代,江苏省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江苏佛教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史上的大事,对于全国佛教界的管理、佛教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值得当代佛教界和专家学者推广研究。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佛教寺院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能超 《中国宗教》2018,(10):40-41
爱国爱教是佛教的核心理念。江苏佛教界一直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逐步建立起来,承担着全省佛教界寺务管理、教育培训等信息化管理工作。2018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邀请省、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宗教政策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世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国家大数据"的伟大战略应运而生。佛教如何与时俱进、传承创新,怎样践行"国家大数据"战略,已然是整个中国佛教界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江苏宗教局带领省内佛教界直面挑战,及时成立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为迎接信息化时代,践行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化时代中国特色的佛教道路。  相似文献   

10.
能超 《中国宗教》2018,(9):37-39
佛教素有慈悲济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精神。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四众弟子的积极参与下,江苏佛教界坚持抵制佛教商业化行为,回归佛教文化本源,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福岛地震慈善赈灾以及“佛教慈善月”“宗教慈善周”等活动中,均可见江苏佛教界的善行义举。  相似文献   

11.
正大数据能够加强寺院监督,净化寺院道风,帮助树立寺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数据还将加强对乡村寺院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管理,将更多的佛教信息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广大信众,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海陵奥区名圜中,长淮大江为提封"。江苏自古以来文脉风流,寺院繁盛,目前登记在册的佛寺有千余家。林立的庙宇和众多的僧众既体现了江  相似文献   

12.
能超 《中国宗教》2018,(8):60-60
我们开原寺每期订阅3000多份《中国宗教》杂志,通过开原寺几千名义工分发到各个部门,并连续在《中国宗教》杂志发表“江苏佛教+大数据”等系列文章.江苏省宗教局、省佛教协会目前正在大力推动江苏佛教信息化进程.当前世界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的洗涤,大数据已然展露出其恢宏磅礴的历史趋势,对于作为传统文化的佛教而言,贫僧有幸被任命为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主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当下僧众寺院开辟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道路,这不仪是寺院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佛教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能超 《中国宗教》2018,(5):44-46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佛教寺院的财务管理和智能化建设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从寺院高层管理人员至一线财务人员、僧职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智能化、掌握大数据、推进信息化,以促进自身寺院乃至佛教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藏佛教的沟通对于当今佛教界、佛学界以及广大的寺院丛林都是非常需要、非常有益的。大乘佛教两大语系的相互交流,可以使整体的大乘佛教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将有力地促进佛教的发扬光大。在汉藏佛教的沟通方面,已经有人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比如吕先生等支那内...  相似文献   

15.
能超 《中国宗教》2018,(2):47-49
开原寺的成功实践对新时期的弘法具有探索性意义。 在此基础上,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可将寺院管理继续升级拓展, 实现江苏省内千家寺院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正开原寺的成功实践对新时期的弘法具有探索性意义。在此基础上,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可将寺院管理继续升级拓展,实现江苏省内千家寺院一体化,在大数据平台上,各家寺院都能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佛教弘法的特点,创新建设了江苏佛教弘法大数据系统,对全省所有的佛教类网站、佛教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进行整合,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佛教弘法资源的大数据系统,让全省佛教四众弟子以及省外乃至全球的佛教弟子均能参与到江苏佛教的各类弘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佛教寺院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是一个重精神轻物质的民族,因而造就了佛教的出世性和超越性。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佛教也必须解决俗谛、俗人、俗法的事,寺院经济问题出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且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佛教宗派的形成和佛教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由于寺院经济的急剧膨胀,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出现了“灭佛”事件。“灭佛”使寺院经济遭到破坏,佛教举步唯艰,需要新的生存和发展形式。禅林经济应运而生,它为佛教在中国遍地开花做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能超 《中国宗教》2018,(7):41-43
江苏省现有佛教寺院1094座,多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佛像、经书、法器等大多为历史文物。其中一部分寺院地处山林,建材多为木材,且电线老化,常有香烛等明火源,火险等级高,佛事法会等宗教活动期间人员聚集,安全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能超 《中国宗教》2018,(8):42-43
2017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佛教弘法的特点,创新建设了江苏佛教弘法大数据系统,对全省所有的佛教类网站、佛教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进行整合,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佛教弘法资源的大数据系统,让全省佛教四众弟子以及省外乃至全球的佛教弟子均能参与到江苏佛教的各类弘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