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林恩·怀特关于宗教-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对此问题的大量的定量研究,并结合中国本土的宗教情况,使用2007年的"中国居民的精神生活"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环境污染判定与宗教关系.并得出结论:在中国人们宣称的信仰类型以及宗教活动的参与对环境污染状况的判定的影响统计不显著;有关神的观念、来世命运等观念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影响.但是,人群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环境污染判定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吸毒者回归社会的过程:归属与认同的剥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与问卷测量的方法,对吸毒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复吸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他们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不利的社会处境是高复吸风险的诱发因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吸毒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程度都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社会缺乏对戒毒人员有效的社会支持;归属剥夺是导致复吸的危险性因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赣州监狱成年男性服刑人员进行父母教养方式(EMBU)问卷的测试。结果表明,家庭教方式是犯罪倾向性获得的心理机制,影响着个体认知图式的形成,对犯罪性获得产生普遍性的影响;影响犯罪的严重程度;父亲因子更多在一般犯罪性层面发挥作用,而母亲因子会影响犯罪的特殊倾向;家庭结构因素要通过家庭功能因素对犯罪发生作用。结论是:不良的教养方式对犯罪性的获得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为了更好地接收和管理留学生,获得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规则十分必要。决策树是提取分类规则的有效方法,以树型结构表示最终分类结果,并生成If-Then形式的便于理解的规则,更有利于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理解并决策。本研究对全国10个省市15所学校的1294名留学生进行测量。对留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建立分类回归树。结果表明:(1)分类回归树可以有效地对留学生适应性进行预测;(2)按重要性提取规则,社会服务系统和留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适应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但学校的软硬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学生适应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尼采主要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研究,海德格尔所作的存在论解释和施特劳斯派所作的政治哲学解释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两者的优缺点。按照尼采哲学核心"超人—追求权力意志—永恒回归"的"三连论",对该书的前言和四个部分进行比较全面的解释,说明尼采的政治哲学毫无秘传可言,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反现代性"。尼采明确把永恒回归的学说归结为"再走一次"的"绝对命令",但蕴含新价值的创造和古代等级制的复古这两种不同旨意,从而为20世纪哲学留下广阔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网络成瘾、暴力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行为等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子,以及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等青少年犯罪的保护性因子,共同影响着青少年心理、行为和社会性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以犯罪青少年为对象,使用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9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以及71例皮肤科对照组患者进行了成组病例对照性研究。相对危险度分析从36个研究因素中筛选出14项可疑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其中8项因素有明显的致病意义;结合专业知识,对这8项危险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屑病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社会危险因素通过直接或/和间接(联合)作用,影响致病过程。经通径图将各因素的作用大小、作用形式及协同作用关系较直观地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8.
差序格局中的界圈及其文化存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海浪 《学海》2007,(6):121-124
费孝通教授60年前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对研究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意义深远.它来源于血缘差序,运用于社会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个依据血缘差等划定的"界圈".这一"界圈"不仅将差序格局从总体上划分为"内圈"和"外圈"这亲疏明显的两大部分,对人们的社会互动影响甚巨,而且还演变成一种观念文化,广泛存在于非血缘的群体中,成为传统乃至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民间信仰地域性特征明显,这种特征的形成与"人—地"空间的固化有必然关系。当城镇化的到来改变了固化的"人—地"关系,民间信仰还能代际传递下去吗?文中基于对城镇化背景中的两个个案的比较分析后,指出民间信仰代际传递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讨论微观家庭成员代际互动频率和强度对民间信仰习得性的研究;亦不能简单的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必然会带来民间信仰的合法性危机。相反,应更多的关注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人—地"空间变化,及空间内资源的配置关系对民间信仰代际传递机制的影响,如此方能把握民间信仰代际传递背后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74位农民工(其中犯罪农民工134人,普通农民工140人)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及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农民工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高低对其犯罪有着显著性影响。(2)文化层次在农民工犯罪上体现出明显影响,呈现出低学历犯罪人数远高于较高学历的局势。(3)犯罪农民工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总体及其各因子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