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2Wingdings 2MC@2Wingdings 2MC@2混合设计和相关分析法,考察个体的分析性认知风格对其在完成有、无冲突的推理判断任务时的逻辑反应倾向和冲突探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性认知风格不会直接影响被试完成推理任务的逻辑反应倾向性,高、低分析性认知风格倾向组被试在逻辑反应正确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对个体的冲突探查过程会有影响,高、低认知风格倾向组被试在反应自信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冲突探查大小与分析性认知风格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那些高分析性认知风格倾向的个体在完成冲突任务时,更可能探查到刻板反应与遵从逻辑规则做出的反应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研究使用两种推理题作为实验材料.比较了负性情绪诱发状态下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与否以及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重评组的成绩好于表达抑制组和无调节组,存在显著差异;表达抑制组与无调节组之间不存在差异.此外,在表达抑制组上,男生的图形推理成绩好于女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个体不同推理任务的成绩与是否使用调节策略、使用什么策略及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有智  欧阳仑 《心理科学》2004,27(2):389-392
用镶嵌图形测验方法从大学生中选出场独立性、场中间性和场依存性被试各32名.在分段限时条件下解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B、C、D、E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认知方式不同组被试图形推理总成绩差异显著,场独立组最高、中间组次之、场依存组最低;随推理问题难度的渐增(B→C→D→E),认知方式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场独立组、中间组对图形类比推理(B组)、系统变化(C组)和系列关系(D组)的推理水平显著高于场依存组,对复杂抽象问题(E组)的推理水平场独立组显著高于中间组和场依存组;认知方式可解释图形推理总成绩25.9%的变异,年级可解释11.2%的变异。认知方式是影响图形推理水平的重要人格变量。  相似文献   

4.
以41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智力因素和认知风格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采用联合型瑞文推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分别测试智力水平和认知风格类型。用序列反应时任务测试内隐学习绩效,并以生成任务验证序列学习的内隐性。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智力水平大学生的内隐学习绩效无显著差异;场依存型个体的内隐学习绩效显著高于场独立型个体。  相似文献   

5.
从纵向发展来看, 近年来贝叶斯推理研究从重推理问题轻推理者因素(关注频率信息和图表呈现的促进效应, 推理问题内容对推理的影响, 生态效度等), 逐渐转向重视推理者因素(知识背景, 主体关联性程度等)和推理过程, 最后发展到将推理问题、推理者和推理过程整合的趋势; 从横向发展来看, 各个纵向发展的阶段内部也有横向发展阶段, 整个研究结构呈立体状。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结合推理材料、推理过程考察推理者因素如焦虑、认知风格、元认知和工作记忆等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 并利用新的研究手段如ERP、眼动仪等探索和验证贝叶斯推理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团体图形镶嵌测验》从201名大学生中筛选出48名具有典型场独立与场依存特征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Eyelink 2000型眼动仪,研究探讨不同认知风格者注视罗夏墨迹图时的眼动规律及其反应特点。结果显示:(1)在自由反应阶段,场依存者眼跳次数少,平均眼跳距离大,而反应时和注视次数都较少;场独立者反之。且图片颜色对被试反应有显著影响。彩色图片眼跳次数多,平均眼跳距离小,而反应时和注视次数都较多;非彩色图片反之。(2)在提问阶段,场认知风格在该阶段主效应显著,且一般眼动指标的规律与自由反应阶段的一致。有色彩反应(C)的反应时、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均显著大于没有色彩反应(UC)的。(3)反应规律:不同认知风格被试的运动反应次数差异显著,场独立者多于场依存者。  相似文献   

7.
刘颖  翟晶  陈旭 《心理科学》2016,39(1):109-115
情绪调节是依恋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依托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和相关认知神经证据,阐述了三种依恋风格者的情绪调节特点。焦虑型依恋调节负性情绪时存在注意分配的优势和表达抑制的不足;调节正性情绪时还采用了情景选择和情景修正策略。回避型依恋调节两种效价情绪均使用了表达抑制,调节正性情绪时还使用了认知重评。安全型依恋使用认知重评、注意分配和情景修正策略,效价差异不突出。探讨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有利于改善非安全型依恋的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
曹立人  朱祖祥 《心理学报》1996,29(3):290-298
用实验方法研究规则多边图形的离散度、图形基边数、显示条件及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图形信号认知绩效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有:(1)图形的离散度参数;(2)图形的基边数;(3)图形的显示条件。因变量是各图形信号的平均反应时。实验的刺激材料是25个不同离散度、不同基边数的规则多边图形。刺激材料的呈现与被试的反应记录都由计算机控制。结果表明:(1)离散度对图形信号认知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离散度适中及偏小的图形信号认知绩效较高;(2)图形基边数对认知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认知绩效反比于图形的基边数;(3)显示条件对认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4)离散度与基边数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离散度偏大的0.6,0.7图形与离散度偏小及适中的0.3,0.4,0.5图形的认知绩效在基边数大于8后出现明显的分离趋势。  相似文献   

9.
镶嵌图形测验、框线测验和认知偏差任务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场相依/场独立的测量工具。该研究发现:1)在框线测验中,个体不受背景信息干扰的能力,与整合背景信息的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执行镶嵌图形测验愈佳者,执行框线测验的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也愈佳;3)但认知偏差任务与镶嵌图形测验以及框线测验均无相关关系。因此,个体在感知过程中对场的利用,与其在推理决策过程中对场的利用,很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此外,由于镶嵌图形测验与智商测验有相关,框线测验可能更适合于跨文化心理学中对场相依/场独立概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日常消费决策中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乔玉柱 《心理科学》2006,29(3):716-720
采用自编日常消费决策材料,以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为指标,通过对120名男女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发现:⑴男女在决策依据和决策质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⑵认知信息、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均对决策依据有显著影响,而情绪信息对决策依据无显著影响,认知信息、情绪信息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决策质量均无显著影响;⑶不同的认知信息在负性情绪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正性情绪变化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师生认知方式与藏族双语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明钢  邢强 《心理科学》2002,25(3):328-331
以藏族双语儿童和任课教师为被试,采用北师大心理系编制的CSFT工具,测查了师生认知方式相互作用对双语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师生认知方式的相互关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科性质、学习任务有关;双语儿童的认知方式是影响其汉语文、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不周性别师生认知方式的相互匹配对其汉语文的学习有显著影响;师生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对双语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并非是线性的,师生间性别、认知方式相互作用都是影响双语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2.
常欣  康廷虎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3):727-730,734
利用调查问卷法对152名大学生就英语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为核心)和情感因素(以成就动机和学习意愿为核心)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继而通过多元回归方法与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意愿、成就动机、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而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学习风格作为中介变量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意愿与成就动机通过学习风格而问接地作用于英语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3.
王惠萍 《应用心理学》2006,12(4):340-346
通过3个实验,研究了认知风格对大学生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认知风格影响大学生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表现在概率推理中,场依存型比场独立型更容易受“代表性启发”影响。在赌徒推理中,场独立型更少受“赌徒谬误”影响。在风险决策中,场独立型倾向选择受益大、风险也大的决策,场依存型倾向选择稳妥、风险较小的决策。(2)大学生在概率推理、赌徒推理和风险决策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概率知识学习有助于克服“代表性启发”,但对“赌徒谬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选择oddball实验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了情绪对行为抑制的影响以及外倾性的调节作用。行为数据发现,相比标准刺激,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显著更慢,证明实验成功诱发了行为抑制效应。在内倾组,负性刺激下偏差与标准刺激反应时差值显著长于正性刺激条件,而在外倾组无显著差异。脑电数据发现,在N2成分上,内倾组在正性情绪下的波幅显著小于负性和中性情绪,而在外倾组,不同情绪下的波幅不存在显著差异。在P3成分上,内倾组在正性情绪下的波幅显著大于负性和中性情绪,相反,外倾组在负性情绪下的波幅显著大于正性和中性情绪。结果表明,情绪对行为抑制的影响受到了个体外倾性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理分科、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及对文章不同信息加工层次的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文理分科、学生认知方式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不显著;(2)从总体上看,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效果不同,对说明文的学习明显优于对散文的学习;在文章不同信息的加工层次上,学生对细节的记忆优于对结构的把握;(3)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学生在信息加工层次上存在差异,对散文的细节记忆好于对结构的把握,对说明文的结构把握好于对细节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支持型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学习动机内化,进而提高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本研究通过对37篇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证研究(53个独立样本,18278名学生)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需要满足、动机、投入及学业成就;同时自主支持对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效应量高于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2)学生的需要满足及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支持,以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业投入,提升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命愿景、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法以377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生命愿景、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为:1)大学生生命愿景整体水平较高,存在着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的生命愿景显著高于男生;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四;2)生命愿景不同水平的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7.35,p<0.001);在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生命愿景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并对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4)大学生生命愿景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5)大学生生命愿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产生间接影响。结论为生命愿景作为应对源对大学生应对校园压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sample of 332 younger (ages 18–23) workforce entrants broken into subsamples, Study 1 found empirical support for 2 distinct type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detached and interactive. These 2 dimensions seemed to represent different levels of emotional involvement in the job search process. Significant correlates for each dimension of job search behavior were found. Using a separate sample of 117 working college students, Study 2 found that extroverted individuals favored interactive job search behaviors, whereas introverted individuals favored detached job search behavio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future areas of research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对669名初一、初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探讨学习投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效应,以及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感恩与学业成就正相关;(2)学习投入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系列中介效应;(3)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感恩和行为投入水平,有助于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科学》2004,27(2):329-332
采用《亲社会倾向测量》和《亲社会推理客观测量》研究了17至20岁大学生的六类亲社会倾向和亲社会推理的状况。发现大学生将利他的亲社会倾向列为六类倾向中的首位,接下来依次是紧急的、情绪性的、依从的、匿名的和公开的亲社会倾向;在亲社会推理五种类型中大学生选择比率最高的是内化价值定向的推理,接下来依次是刻板定向、需要定向和享乐主义定向的推理,所占比率最低的是赞扬定向的推理;六类亲社会倾向与亲社会推理之间具有特定的棚关模式.利他的和匿名的亲社会倾向与内化价值定向和刻板定向的推理正相关、与享乐主义定向及赞扬定向的推理负相关,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与赞扬定向的推理正相关、与需要定向的推理负相关。跨文化比较证实,中美大学生的上述三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