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季刊)于十一月创刊。它是一个专业性学术刊物,以学术性为主,兼顾知识性,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读者对象为中国哲学史专业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该刊遵循“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反映中国哲学史领域的学术成果,并注意发现人材,培养新生力量。它将为读者提供中国哲学史的各种理论问题和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的论文;中国哲学各种思潮、流派的探讨、研究和哲学家思想的分析评介;哲学古籍的考证、校刊和  相似文献   

2.
王岩 《道德与文明》2008,1(1):32-33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社会最深层本质和规律的提炼与把握,并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为人们认识和反思政治社会的正当性提供价值评判标准和方法基础,是政治理论体系的最高发展.其基本的学理范畴则体现为对作为政治社会本质的最高层面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的研究,体现为对现实政治社会正当性的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并由此显现政治哲学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这种意识形态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反映。不过,作为宗教这种意识形态有它自身的特点。宗教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按其本性来说,它不是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客观现实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对世界文化发展起着巨大影响的古希腊哲学是哲学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们着重指出过研究古代哲学的巨大意义。恩格斯写道,迫使人们向古希膜哲学求教的原因之一……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世界观的胚胎和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 把中国哲学钻了一遍以后,我认为,中国哲学是十分丰富的。中国有哲学、有哲学史,不过,它不同于西方的哲学史。西方社会、中国社会、服从共同的规律,但各有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也服从共同的规律,也各有特点。不可以用西方哲学史范围中国哲学史,也不可以用中国哲学史范围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最精彩的是古代和近代两段。中国哲学史最精彩的是由春秋到清初的一段。这是由不同的社会原因造成的。西  相似文献   

6.
长期来,在哲学教学和宣传中,对于什么是哲学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二、哲学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三、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四、综合前三种,  相似文献   

7.
§1.引言 众所周知,19世纪对辩证法颇有贡献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中国哲学排斥在哲学史之外。这位哲学家在其著名的《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部分曾声称: “东方哲学不属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题材和范围之内;我们只是附带先提到它一下。我们所以要提到它,只是为了表明何以我们不多讲它,以及它对于思想,对于真正的哲学有何种关系。当我们讲到东方哲学时,我们应该要讲到哲学;不过在这一点上应该注意到,我们所叫做东方哲学的,更适当地说,是一种一般东方人的宗教思想方式——一种宗教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考察世界观概念的起源与演变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世界观哲学的基本前提。在德国古典哲学语境中,世界观始终是关于实在世界的总体性认知,并因表达时代精神而对哲学、艺术等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吸收了世界观概念的积极意义,建构了实践论的世界观哲学。这一世界观哲学具有超越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它也有别于海德格尔所批判的那种使主客二元对立、导致现代人无家可归的世界观哲学——主体形而上学。这种主体形而上学正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哲学所要批判、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从事哲学研究的人,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似乎是个一般性的常识。然而,最近几年来的中国哲学界,有一些人,其中也包括某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却试图对这个所谓的常识性观点发起挑战,倡导哲学应回归到它的本来含义,将爱智慧视作是哲学的本性,“哲学即是智慧之学”,哲学教学的目的应是“转识成智”,即将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智慧。尽管在时下的中国哲学界,这还只是部分人的声音,但它具有渐趋增强的趋势。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关涉的只…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夏甄陶著的《关于目的的哲学》。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对目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哲学考察的专著。“目的”这一范畴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目的范畴的不同理解,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分歧。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对象、范围的“纯化”和“泛化”问题一直存在。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受“等级的阶级”(《列宁全集》第6卷,第93页)关系的制约,基本上没有从包罗万象的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分化出来,和宗教神学、伦理政治之间的区别界限不够清楚明朗。封建社会中的所谓“义理之学”的包容性是非常大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这个特点给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带  相似文献   

12.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新起点上 ,回视上个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生、发展的轨迹 ,虽然是弯弯曲曲 ,坎坷不平 ,但人们依然会为在弯曲坎坷之中所开出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道路和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欣慰。今读《孔繁哲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1月版 ,以下简称《文集》)感受尤其如此。《文集》是孔繁先生自1 978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之精选 ,它记载了孔先生二十多年来在哲学思考道路上不断攀登所取得的成就。每一个学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中 ,其学术成就既是时代文化的产物 ,又是他知识背景、致思方式和学术关怀的综合反映。孔繁先…  相似文献   

13.
搜集、发掘和研究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这是开拓性的工作。为了在探索中少走弯路,我们认为除了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外,在研究的方法论上也还需要弄清几个关系问题: (一)关于国家哲学史、阶级哲学史与民族哲学史的关系问题。 这三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作为国家哲学史,过去通常称为官方哲学史,就是说,一般反映当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为国家的哲学史。作为阶级哲学史,当然与国家哲  相似文献   

14.
在阿尔都塞哲学的启发下,立足于当前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现状,本文对"自由"和"询唤"提出了新的解读:自由,与传统定义不同,是决定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社会媒介;询唤,与阿尔都塞哲学对其的解读不同,被用以解释各种以社会建设为核心的世界观的思想体系。在当前社会,消费已渗入生活的每个部分,意识形态领域也不能幸免,所以自由和询唤会以新的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完善的科学、最进步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个部分所组成,而哲学是后两部分的理论基础,所以,三个部分都体现了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而它能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指导思想。文学、美学、伦理学是社会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要被人们看作是扭曲地反映社会现实或者利益关系的思想体系,或者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体系。然而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还会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物化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价值观只有物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才真正地发挥作用。研究意识形态就必须研究它如何物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它的这种社会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17.
1964年出版了苏共中央附属社会科学院哲学教研室М.Я.雅可夫列夫著的这本书。这本书的付标题是:批判西德哲学著作对哲学史的歪曲。本书共分四章,共350页。作者在《序言》中说,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遍及社会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哲学上,资产阶级哲学家在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时,采取的手段之一便是歪曲哲学史,想按自己的方式来重新解释全部精神文明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历史,想要抛弃欧洲哲学发展中一切进步的东西,抹杀其伟大的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复活反动哲学体系;特别是企图  相似文献   

18.
一民粹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头20年的俄国,是一股异常强大的社会潮流。它不仅发展为强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包括左、中、右各种色彩的政党和派别,还有着自己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世界观。学术界历来重视民粹主义在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探索,因而侧重于对其社会政治纲领的研究;而深入到它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世界观特别是文化观的研究,则向来显得薄弱。鉴于民粹主义的文化观在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加深理解整个民粹主义思想理论和社会政治纲领及其本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无法把握并了解其激进革命主…  相似文献   

19.
阿尔都塞理论体系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伪个人主体的观念,改造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指出意识形态将个人传唤为主体和个人对意识形态的自动臣服,作为对人本主义哲学自欺行径的一种反驳。面对意识形态对个人的辖制,尤其是它通过文学艺术对人产生的一种隐性的控制,马尔库塞提出的新感性可以对摆脱意识形态桎梏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意识形态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美学革命将其导向对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探讨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思想来确定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文章首先考察了社会哲学的理论渊源。认为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尤其是卢梭和爱尔维修的哲学是它的理论前题。此外,影响社会哲学的,还有牛顿的经典力学。文章还阐述了社会哲学的主要观点。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