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关爱困难人群,这既是天主教“上爱天主,下爱世人”信仰真谛的体现,也是天主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长征的实际行动。重庆市天主教爱国会、重庆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两会”)多年来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亲爱的各位主内兄弟姐妹们: 感谢仁慈天主的恩佑。今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神长教友欢聚一堂,热烈庆祝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四十周年,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回顾四十年前,中国天主教发起的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不仅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也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神长教友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自办教会的愿望。令人难忘的是,1951年1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日理万机的百忙中还抽出时间接见华北地区天主教的代表,并明确表示“支持天主教界的爱国运动”。他老人家勉励他们说:“我们要爱人民的中国,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天主教徒是有能力办好自己的教会的”。总理的谆谆教导使全国三百万天主教徒受  相似文献   

3.
一、导论在五·四以前的十多世纪里,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曾有过四次的正面接触①,但中国的士大夫除了对利玛窦的尊儒敬孔的传教方式给予认同和略有好感以外,天主教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排斥、敌对,且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每当天主教和儒家文化相遇时,我们不时发觉有异体排斥的反应,或是正面冲撞。许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主,而天主教则是神本思想,二者不可相通相融。我们承认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在枝节上确有歧异之处,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儒家重仁义,天主教则以爱播爱,天主是爱。况且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一切以孝为根本,天主教在论伦理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孝敬父母……”。本文试从儒家文化之“仁”和天主教核心之“爱”作比较,以求二者间有所沟通。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月19日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研读这28个字字字珠玑,展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在天主教圣经、教义中并不难发现有其共同的理念,可谓异曲同工,天主教信仰具有的丰富精神资源必定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帝国主义、反动阶级利用天主教散布的一系列反动谬论中,“天下教徒是一家”这个反动观点,对教徒群众的危害,可谓最大了。为了使天主教徒种下“天下教徒是一家”的毒根,他们把这个谬论定为“教义”,向教徒反复灌输。在天主教徒过去经常念育的《要理问答》中就曾经这样写着:“普天下奉教人,共成一会,犹如一身。”人们知道这句话的通俗说法,就是“天下教徒是一家”。具体地讲,就是只要信天主教,不管他是帝国主义分子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压迫的人民,就成了一家;只要信天主教,不管他是地主、资本家或是农民、工人群众就成了一家。  相似文献   

6.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棉湖镇玉石村的天主教会个案对宗教在当今中国乡村社会的功能作了分析和探讨.一、玉石村天主教信仰的历史溯源,主要回溯了天主教自1910年传入玉石村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风雨历程.二、玉石村天主教信仰的现状考察,主要就玉石村目前常规的天主教的宗教活动、对玉石村天主教信徒的口述访谈、玉石村的天主教徒在年龄、文化程度与性别结构方面的差异来论述玉石村天主教信仰的现状.三、天主教信仰在玉石村发挥的社会功能,主要就天主教信仰对天主教徒及其家庭的影响、天主教信徒如何与当地具有浓郁潮汕地方特色信仰的乡民相处、天主教信仰在潮汕文化传统中的处境化、乡土化等方面看天主教信仰在当地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从而说明对于玉石村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天主教传承历史的山村而言,天主教早已不是外来的,而是“祖传天主教”,属于本土传统的信仰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倡导"做盐做光、荣主益人",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作为天主教核心教规的"天主十诫",告诫信徒要爱他人、爱社会,规劝人们要"仁爱、喜乐、平安、忍耐、容忍、良善、厚道、温和、忠信、端庄、节制、贞洁"。这些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是吻合的。践行中国梦,关键是实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广大天主教界人士要自觉承担起责任。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以追求和平、崇尚和谐、关爱弱势为宗旨的,素有社会服务的传统。天主教背景的社会服务机构以“实践爱德、见证信仰、服务社会、缔造希望”为宗旨.探索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为基点.其社会职能是社会公益服务,意在彰显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为此,儒家非常注重营造和谐社会。儒家认为,和谐社会是公正、公平的社会,“天下为公”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是讲礼义、守秩序的社会,“礼之用,和为贵”揭示了“礼以和谐为用”的特征。和谐社会是关怀和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要求给予弱者以更多的人道关怀,让弱者能够像强者一样分享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成果。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的思想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前期社会中存在着以行业为基础而结成的各种天主教徒群体,既包括船户群体、商人群体、手工工场工匠以及剃头师等从事城市服务行业人群,也包括钦天监职业天文生及八旗军人.在相当多数的基层天主教团体中,天主教徒的行业联系成为构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天主教社群的一种关键性因素.职场扮演了联结基层天主教社群内外关系的重要角色.清代禁教时期,这些行业人际网络在联络各地教会群体,互通信息,推动天主教在华的自立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主教在俄国传播的历史几乎和东正教在俄国的历史一样长。基辅罗斯时期就有西方天主教徒来到俄国,主要是商人,其数量极少。蒙古人入侵和统治时期,一些天主教修会的修士来到位于俄国领土上的金帐汗国传教,但收效不大。莫斯科时期,有外国商人和技术专家在俄国工作,其中有天主教徒。但俄国人禁止他们在莫斯科建造天主教堂,更禁止他们在俄罗斯人中间传教。这个“禁教”时期一直持续到彼得大帝时代。由于彼得大帝的开放政策,西方天主教徒开始涌入俄国,其中有耶稣会士,他们在这里建造教堂,甚至开始传教。不过,彼得大帝对天主教徒在俄国的活动还是…  相似文献   

13.
爱的真谛     
沈承恩 《天风》2007,(13):12-14
这章圣经被称为“爱的诗篇”,或“爱的颂歌”。有首赞美诗叫“爱的真谛”,唱的就是这章圣经。这章圣经是专题讲爱的,分三大段:第一段1-3节,爱的价值;第二段4-7节,爱的定义;第三段8-13节,爱的永存。第一段讲爱的价值爱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他的价值在于能使其他事物变得有价值。保罗在这里举三样事情为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雨,奏响了“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的讲话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发展的目的,为全国人民构画出更为美好的未来,中国要建设要发展而和谐社会的构想是全国亿万人民期盼已久的美好理想。迈向这理想的步伐,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谋求和为之付诸努力,为此我们天主教界也能以基督的信仰和基督的服务为我们和谐的社会增加更为和谐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1951年1月8日社论《欢迎天主教人士的爱国运动》指出:“在我国历史上,天主教徒中曾出现过不少爱国志士。最早的如明末优秀的科学家徐光启,较近的如在抗日战争时期逝世的老教育家马相伯,都是著名的爱国的天主教徒。”社论号召,“中国天主教徒,应当继承和发扬徐光启和马相伯的爱国精神”,踊跃参加全国人民的斗争,“并且踊跃参加石明亮、王良佐等所发起的自立革新运动。”因此,多侧面地探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巴尼亚斯科枢机(A.Bagnasco)鼓励青年参与公共职务,透过政治工作贡献社会。枢机最近在主教团年会致辞时,呼吁新一代的天主教徒为社会贡献文明的基础,他盼望意大利新生代和天主教有机会参与公职,尽力落实自己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各战线甚至于每个人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教会作为构成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中,围绕“和谐”这个出发点,应该做到两个“更加”来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就是更加努力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加积极地发挥天主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01年2月24日,在这一非常普通的夜晚,牵动了福建全省广大天主教徒和神职人员的心。在福州仓山海军礼堂里,灯火辉煌,如潮的掌声此起彼伏,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在进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天主教徒正用自己精心编排的舞蹈,用自己心中唱出的歌庆祝福建省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50周年。 当晚,省政协、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福州市委、市政府,仓山区委、区政府领导闻讯赶来,观看了这场特殊的演出。 晚会开始前,福建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福州教区主教郑长诚代表主办单位福建省天主教“两会”和市爱国会致词,欢迎各…  相似文献   

19.
经过宗教改革,英国天主教群体失去了原有的信仰空间。为了维持天主教信仰,天主教徒把与殉道者密切相关的监狱和刑场加以神圣化。神圣空间背后的宗教意义又借助于现场的观众和殉道者的圣物得到广泛传播。这样,各地的天主教徒可以在地方风景中融入这种殉道崇拜,形成了新的信仰空间。在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群体的神圣空间呈现出以下三种特征: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可以相互转化,神圣空间的构建受到国家权力的深刻干预,神圣空间与地方政治权力保持脆弱的平衡。英国天主教群体就是在这种孤立性和变通性中促进了自我认同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研究爱,是因为生活需要爱。物质文明进步离不开爱,精神文明建设更应以爱为基石。各种法律是基于人性之恶的假定而建立起来的,其功能是“教人不得为非”,因此,法律对社会生活所进行的调节是消极的。各种伦理道德则旨在“教人应当为善”,其中的主要内容便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因此,伦理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节是积极的。在教人扬善去恶方面,儒学之仁和基督之爱堪称典范。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伦理道德对中华各民族产生深厚的影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十九世纪中叶基督教新教也随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