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期,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必须要不断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以满足群众对文化艺术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在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开展中,组织与引导群众在业余时间进行绘画、书法的学习,群众一方面可以学习美术表现技法,学习美术创作,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雅的审美素养,全面提升自身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0年5月頒布了婚姻法。婚姻法总的精神贯串着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經过几年来的宣传貫彻和几年来国家各項社会改革及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經过全民整风,去年以来全面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的胜利,全国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空前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婚姻家庭生活上,也出现了許多令人欣喜的新的气象。婚姻自主普遍实現,以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为条件的真正有爱情的婚姻正在增长;家庭关系也普遍得到改善,民主和睦、团結友爱、平等互助、美滿幸福的新家庭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的回族人民通过整风运动和在党的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綫的鼓舞下,解放了思想,他們在各个不同战线上都表現了为实現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线而努力奋斗的冲天干劲。当全市开展大办公社的高潮中,广大回民群众和汉族人民一道积极的投入了这一豪迈的偉大事业里斯缁氖惮F,早日达到人类最幸福的共产主义乐园;他們提出了“要树立共产主义风格和集体主义精神,有人出人,有錢出钱,积极参加人民公社”的响亮口号。在公社化的过程中,广大回民群众和伊斯兰教界的阿洪、乡老們,除了积极申請入社外,北市区的回民群众并且还主动献出了各种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确定,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特征。并指出,在思想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展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也向各族人民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共产主义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体现,是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探讨这一课题,当前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共产主义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十九世纪,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急剧发展.使无产阶级找到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从该世纪三十年代起,在大机器生产中得到训练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这一社会土壤,批判地  相似文献   

5.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征。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全体人民,首先要求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以共产主义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人民群众中作出表率,又无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共产主义道德决不是人为制订的训条,也不是从人们头脑或其他生理机制中派生出来的,它的社会物质基础是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出现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社会存在。伹它又并不等于无产阶级朴素的、自发的阶级道德,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  相似文献   

6.
杭晓平 《学海》2002,2(6):18-20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共产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邓小平紧紧抓住这个根本道理 ,总结了社会主义历史的经验教训 ,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出发点、价值目标和判断标准。一、人民的利益是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认识和再认识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国以来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信仰伊斯兰教和喇嘛教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开展了反对宗教压迫、剥削和各种特权的斗争,并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斗争实质上是这些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又一次反封建斗争和彻底翻身的解放运动。斗争的结果:狠狠地打击了隐藏在宗教界的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和坏人,坏事,废除了宗教中的压迫,剥削和各种特权,进一步维护和贯彻了党一贯坚持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过斗争,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了宗教压迫,剥削和各种特权的束缚,精神面貌也已得到根本政变,他们正以革命的磅(?)气概,意气风发地同其它兄弟民族一道,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而忘我的劳动着。大部分宗教职业者,对于进行这一斗争也是拥护和赞同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哲学学会于去年十二月讨论了“两个过渡”问题。关于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问题没有分歧意见。关于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问题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建成社会主义之后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理由有三:一,根据党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一个是建成共产主义的八条(三要五消失)。如果建成社会主义就意味着进入共产主义的话,就混淆了两个阶段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是谁创造的?以往通行的说法是:人民群众(奴隶)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979年至1981年间,我国学术界有些同志先对“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命题提出了质疑,继而又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劳动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命题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历史是整个人类创造的;脑力劳动者才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些观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于是先后在《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兴化县昭阳镇新义办事处“道德法庭”于去年12月18日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在办事处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受上级人民调解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它的宗旨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舆论表彰道德情操高尚的好人好事,维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谴责社会上的违背道德观念,破坏社会风气的典型事例,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促进社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理论上彻底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从去年开始,理论界对有关共产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报刊共发表了近200篇文章。现将几个主要问题和代表性观点述介如下。科学预见是不是真理在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文章中,对共产主义的科学预见是不是真理,看法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普通一兵雷锋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人民至今难以忘记他那忠实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立场;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精神;关心同志、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勇于克服困  相似文献   

13.
最近,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召开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简介如下:(一)如何正确理解列宁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相互关系的论述。列宁说:“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4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二条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章规定的党员八项义务和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党决定》也无不贯穿着这一基本精神。 共产党员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是被党的性质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 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复杂的反帝反封建的尖锐斗争中建立并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  相似文献   

15.
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又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被认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也必然会对文化生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文化生活需求是人民群众在消费物品、获得服务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获得满足的一种渴求。我们知道,心理需求是每个人激发行为及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动力。人们出于满足自身精神的需要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大众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由林建初、王伟和戴扬毅三同志合写的《简明共产主义道德原理》一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明原理》),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不息热潮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于向群众普及共产主义道德知识,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俗化、大众化,是《简明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在广大人民和青少年中普及,就需要有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而《简明原理》一书正是与现实生活紧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26页,下引此书均只注页码)这就是说,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坚持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任务,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的意义。后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理论上的进一步阐发。报告中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共产主义思想建设保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五十六周年之际,《朱德选集》出版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喜事。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我们党、人民军队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同志毕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我国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朱德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是由于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体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他随时随地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他创造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活生生的典型。雷锋同志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这就是雷锋同志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指导思想,他每日每时都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