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秀 《天风》1995,(11):4-5
经文:徒20:34—35 这节经文是使徒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在米利都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临别赠言。保罗此去耶路撒冷,面临的将是捆锁与患难。他知道已快临到为道殉难的时候了,他说:“  相似文献   

2.
苦难与喜乐     
裴连山 《天风》2001,(8):26
神藉着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们受欺压,开通他们的耳朵。神也必引你出离患难,进入宽阔不狭窄之地;摆在你席上的,必满有肥甘。(伯36:15-16) 这节经文是在11年以前我读到的,那时候我在  相似文献   

3.
曾听过不少信徒问:《和合本修订版》如何帮助我更明白上帝的话呢?以下是其中几个修订例子,有助于信徒理解经文的意思,为读经带来新亮光: 《希伯来书》11章1节 《和合本》: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和合本修订版》: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 "把握"一词,将信心与盼望的关系拉近了. 《罗马书》5章3节至5节 《和合本》: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4.
颜敏 《天风》2007,(6):26-27
施洗约翰的见证(约1:6-18)我们这次要查考的经文是前言的第二部分,从第6节至18节。在上次查考的最后一节经文中,作者把光和黑暗并列,一方面指出了光和黑暗之间存在张力的这一事实。另一方面,作者也宣告了黑暗必定要失败的命运。接下来的第6-8节,作者继续了光的主题。但是,在写作手法上,作者突然转入历史性叙事的层面,引用了一个名叫约翰的人来为光作见证。对于约翰这样一个人的记载,相比前三福音书,本书的手法也是颇为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陈志华 《天风》2013,(11):53-53
“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是一句基督徒耳熟能详的经文,常在信仰生活或日常对话中被引用。这句经文在福音书中出现了四次,《马太福音》19章30节和《马可福音》10章3i节经文是:“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  相似文献   

6.
神就是爱     
张有正 《天风》1996,(11):2-3
经文:“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我们的信仰,是讲爱的信仰,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8)。在全部圣经中,有一节最宝贵的经文,是历世历代信徒最熟悉的,完全体现了神对人的爱,那就是约翰福音3章16节,马丁·路德称这节经文“是福音中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旧约中以牙还牙的经文常被一些异端邪教错误解读,以此为据来惩罚脱离的成员。圣经中的以牙还牙究竟作何解,是疯狂的报复还是上帝特殊的心意?旧约中有三段有关"以牙还牙"的经文:《出埃及记》21章23节至25节中的案件是伤害孕妇的情况;《利未记》24章19节至20节中适用的案件是咒诅耶和华圣名之人;《申命记》19章21节出现的案件是有关做假见证者所受到的惩罚。这三个  相似文献   

8.
李鑫 《天风》2022,(10):46-48
在传统中,《罗马书》1章16节至17节被认为是本卷书信的主旨,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两节经文才算得上是《罗马书》真正的开篇1.从文法叙事的角度而言,1章16节至17节的经文是接续之前的信息,但是由于这两节经文不仅有丰富的神学内涵2,而且是保罗切入本书正文的转折点3,所以这两节经文一般被视作本书的主题.此外,穆尔(Douglas J.Moo)认为由于"福音"一词,是1章15节的中心,而且在16节和17节中具有先导的地位,所以保罗通过这两节经文主要关切的重点是"福音"4.  相似文献   

9.
要善待众人     
倪光道 《天风》2014,(1):17-19
<正>经文:《彼得前书》3章8节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对于这节经文,有人认为是对教内人说的,有人认为是对外说的。但我认为,这节经文是讲新生命要在人际关系中彰显出来——善,是新生命的本质:善待众人,则是新生活的表现。这节经文有四个要点:一、"你们都要同心""你们都要同心",这话首先是  相似文献   

10.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确已赏赐你常常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和伟大的《古兰经》。"(15:87)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在解释这节经文时说:"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它就是常常反复诵读的那七节经文和被赐予我的伟大的《古兰经》。"(布哈里圣训集)那么,称开端章(法蒂哈章)为"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有什么奥义吗?当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对  相似文献   

11.
李世峥 《天风》2014,(8):34-35
《哥林多后书》中有一节常被引用却又常被误解的经文:“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后3∶6)根据这节经文,一些牧者认为,圣经中的所有经文均有“字句”和“精意”两重意思,并且,“精意”的价值远胜于“字句”.  相似文献   

12.
父之爱     
何介苗 《天风》2005,(12):12-14
路加福音15章11—32节的经文中,记载的这个家庭里有父亲和两个儿子,虽然没有母亲的出现,但从经文的内容来看。却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这位父亲对两个儿子既“慈”又“严”的爱。  相似文献   

13.
舍子之爱     
周志治 《天风》2008,(7):8-10
正如<雅歌>被称为"歌中之歌",<诗篇>第23篇被称为"诗中之诗",<约翰福音>3章16节也被称为"圣经中的圣经",意指本节经文乃整本圣经的中心钥节.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严厉禁止穆斯林饮酒。在《古兰经》中关于禁酒的经文共有四处:第16章67节、第2章219节、第4章43节、第5章90—91节。从以上经文的降示原因及具体内容来看,伊斯兰教对于饮酒的禁止是循序渐  相似文献   

15.
林文恩 《金陵神学志》2000,(3):43-44,24
《马太福音》记载五大篇耶稣的讲论,而五至七章记载耶稣在山上的教训通常称之为登山宝训。在这五大篇耶稣的讲论中,登山宝训是其中的头一篇。登山宝训中记载着许多上帝国子民应有的生活准则、价值标准和伦理要求等。《马太福音》五章三十三至三十七节是记载耶稣关于对起誓的教训。而耶稣所论起誓的这个教训不是准确地引用《旧约》的任何一段经文,乃是好几处有关起誓经文的综合教训,是对《利未记》十九章十二节,《出埃及记》二十章七节,《申命记》五章十一节,  相似文献   

16.
沈承恩 《天风》2007,(17):6-8
这一段经文讲的是耶稣升天后到五旬节圣灵降临之间门徒们的一段经历。圣经记得很清楚,这段经文的前面,就是《使徒行传》1章1-11节,讲的是耶稣升天的事情;这段经文的后面,就是《使徒行传》第2章,讲的是圣灵降临的事情。耶  相似文献   

17.
郭峰 《天风》2006,(7):28-29
当我们能客观看待世俗世界时,这不等于我们要流于世俗——任何置身于与非基督徒对话的基督徒都必须直面新约哥林多后书6章14到 17节经文的挑战,这其中又以14节为甚,经文提到“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许多时候,教会的牧者会引证这处圣经的记载来警告不同信仰之间通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有人就此经文是否出于保罗的手笔提出质疑,希望以此来消减此经文的信息给基督徒群体造成的严重影响。比如,约瑟夫费茨米尔在他的书《新约的闪族背景》中立文指出哥林多后书6章14到17节是有人从一份库姆兰文献中添加进书信的。总之,人们必须非常小心地来处理哥林多后书 6章14到17节的经文。  相似文献   

18.
陈孝浪 《天风》2007,(2):14-16
人生在世犹如天上的月亮,有时候阴天看不见,有时候晴天看得很清楚,有时候缺,有时候圆。人生也是如此,有时有欢乐,有时有悲伤,有时有团圆,有时有离别,这是难免的,很自然的事情——以上三处经文,第一处提到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只是谦卑的人,才能够明白其中的美意。第二处经文告诉我们患难原是神的美意。第三处经文告诉我们: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由这三处经文可知,每一个基督徒遇到事情应该冷静对待,要透过事情看到神的美意,这是很重要的。在中国有一个著名的诗人,他有一句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他自己人生的经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一章愿做良师育新人对从事讲授的人而言,总不能忘记自己的讲授也是在帮助学生们成为未来的讲授者,因此,在不加给学生们过多负担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直接参与讲授的准备工作。具体怎样做?讲授者可以在结束一次授课的时候,给几个学生每人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列出准备下次要讲的一段经文中的一节或几节。在学生接受卡片的同时,讲授者要求他们在下次上课时用2-4分钟解释各自卡片上的经文,回答针对经文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下次的课  相似文献   

20.
计文 《天风》2010,(10):1-1
<正>最近读诗篇时对一节经文颇有感触,这节经文是:"但你耶和华是我四围的盾牌,是我的荣耀,又是叫我抬起头来的。"(诗3:3)尤其是"叫我抬起头来"这几个字久久在我心头徘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