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最高级机能之一。对学习与记忆规律及其机制的探讨,一直是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一个领域,它需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脑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合作。目前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从思想和情感的内部表现对大脑进行研究,另一个是运用神经生理学的方法,即研究神经系统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侧面。建立在近代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对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还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随着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学  相似文献   

2.
张振民   《心理科学进展》1987,5(1):44-49
心—脑—行为关系的探索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也是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主题交会点、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和边缘科学的形式、发展和所起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促进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美国心理学界有部分学者在神经科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的进展中,却产生一种学术观点的分歧,他们在神经科学细胞分子水平高级实验技术的脑功能定位研究进展现实情况下感到:不少生理心理学者从心理学领域直插神经科学,忽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传统,必定会干扰脑-行为关系的整体理论建设,回避概念的发展而集中精力于实验只能得到简单的结论,使脑和行为关系变得暗昧无知。本文对这种观点予以评逆,认为神经科学对脑——这一心理功能器官的微观结构探索是促进生理心理学科研究主题任务解决的积极因素,不致引起生理心理学学术本质上的“危机”,甚至是赋于生理心理学术思想发展活力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面向二十一世纪CAI在实验心理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群英 《心理科学》1999,22(3):273-274
1引言实验心理科学自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就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100多年来的历史,心理学实验从最初的单一的最古老的反应时间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关于脑生理、感知觉、神经系统到高级心理过程(学习、记忆、判断、思维)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欲凭借神经生理学、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成果,按现代进化论的一般原理,建立思维的模式。我们且不认为思维的模式要与生理解剖的结构严格对应起来。一种模式有助于条理化,它可以把我们引向深入的思考与观察。  相似文献   

5.
心理是脑的机能,肺是心理的器官。这就是说,任何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动物和人的生理活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为基础的。因此,正确揭示和阐明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是心理学的任务之一。然而,在学习中我们发现一些心理学著作中对生理学术语的解释有不当之处,现学几例与著者和读者商榷。一、植物性神经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关系许多心理学著作中  相似文献   

6.
生理心理学前沿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这是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这本来是已不成为问题了。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又以种种原因重新被人们提出,我以为有进一步讨论明确之必要。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近年来有关心理学的相关或邻近科学的迅速发展,如信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脑生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都极大地刺激着心理学本身。  相似文献   

8.
心理生理学就是生理心理学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能   《心理科学进展》1984,2(2):72-75
在平时言谈交往中发现不少学生,甚至心理学工作者们把心理生理学和生理心理学误认为一回事,笔者感到实有必要借贵刊作一解释。心理生理学,其英译是“Psychophysiology”;生理心理学,其英译是“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两门不同的心  相似文献   

9.
眼睛注视作为面孔信息的一个重要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具有特殊的心理学性质。文章从眼睛注视的特殊性出发,综述了眼睛的特殊形态、心理学功能与面孔识别在机制上的独立性,并重点阐述了其在反射性注意中的行为、电生理和脑成像研究,最后探讨了眼睛注视在心理理论、情绪及自我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却最不令人满意。这有多方面原因,而心理学往往不能从自己的学科视野去观察个性,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人本身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对人研究的历史已显示出许多丰硕的科学成果。例如,对人体解剖、生理的研究,使我们认识了人这个复杂的生命机体;  相似文献   

11.
《心理科学进展》1995,13(3):61-6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类行为与发展实验室1995年度申请工作指南人类行为与发展的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前沿领域之一,也是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神经生理学、遗传学、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从不同的侧面对之研究的交叉领域。人类行为与发展实验室是中...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虽然有着一段較长的历史,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門独立的学科还是上世紀的事。按照辯証唯物主义原则和最新生理学的成就来改造心理学,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解放以前,从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来看,我国心理学界本貭上都是循着資产阶級  相似文献   

13.
神经科学研究是学科、多层次的。神经科学的每一次飞跃几乎都与某种研究方法的出现有关。从形态学的束路追踪法、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其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到生理学的脑内微透析术、脑片、微电泳及行为学方法;从电生理的电压钳、膜片和脑电波,到生物化学的层析法、放射免疫法、免疫印迹法等;从种类繁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到各种脑成像技术。每种新方法的出现都打开了一扇门,引入一个新领域。实践证明,人脑即使不能彻底了解人脑的奥秘,也可无限地逼近。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映学  寇冬泉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89-491,481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双眼竞争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眼竞争是指当双眼所呈现的图像不一致而无法形成单一、稳定的知觉进而造成知觉动态交替变化的现象,其研究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至今仍是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临床医学中的研究热点。该文阐述了双眼竞争的概念、常用测量指标;总结了双眼竞争的特点及对双眼竞争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双眼竞争与其他形式的多稳态知觉间的关系。行为实验、脑成像和电生理实验分别揭示了双眼竞争的早期加工模型和晚期加工模型的不足之处,Tong等人综合各方面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双眼竞争的多层次–混合加工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将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研究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明确指出了双眼竞争的可应用领域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医心理学整体性特征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中医心理整体性特征中人文精神内涵中医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研究侧重人体系统联系的整体性 ,使得整体性成为中医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特征 ,如中医的“五态人”的人格类型划分法 ,把人格特征置于阴阳相互对立和依存的关系之中去理解。在中医学研究致病内在因素中 ,注重研究情志致病因素 ,重视心理与生理的“心身合一”的相互影响 ,强调心理对生理的反作用。在心理状态的调整方面 ,注重心理与环境的和谐与联系。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由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逐渐积累演化而来的 ,从它的文化渊源看 ,深受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影响。道家创…  相似文献   

17.
性别差异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男性在执行空间认知任务时的表现往往好于女性,在心理旋转任务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近年来,人们在行为和脑成像等层面对心理旋转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文通过对其中一部分研究的回顾描述了心理旋转的性别差异在行为及脑成像实验中的表现,总结了可能导致这种性别差异的生理及策略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事件因素和时间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准备状态对反应抑制的影响。事件准备可降低反应模式的不确定性 ,而时间准备则与降低反应时间的不确定性有关。线索、反应概率以及刺激呈现时间等因素不仅导致反应时间出现变化 ,还可引起反应力、心跳间期以及LRP和CNV等脑电指标发生变化。传统的反应抑制研究以反应时为指标 ,不能揭示反应抑制的内部过程 ,而心理生理学方法能弥补这一缺陷。生理指标与行为指标的结合 ,以及生理指标之间的结合 ,可更有效地探讨准备状态对反应抑制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研究已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着重对迄今为止的4种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和干预模式,即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社会影响干预模式、社会技能干预模式和认知—发展干预模式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并对正在蓬勃兴起的家庭和社区预防和干预方案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青少年吸烟预防和干预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伊·米·谢切诺夫(1829·8·1——1905·11·2)是俄国的大生理学家,也曾被誉为俄国的“唯物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之父和奠基人”。他的一生对生理学与心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列·鲁宾斯坦、斯·阿·彼得鲁舍夫斯基的意见,他的贡献主要是:(1)在生理学领域中是中枢的发现,(2)在心理学领域中是心理的反射本质。(3)他给生理学与心理学提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即客观研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