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考察中国大学生时间距离的认知相关性,并进而探讨时间距离对风险决策任务加工方式及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与发生时间相对较远的事件相比,相对较近的事件,其认知相关性更大,验证了时间距离的认知相关性假设.在此基础上,以时间距离为自变量,设计小同的风险决策任务,考察框架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实验二、实验三).结果显示,时间距离近时,框架效应不明显;时间距离远时,框架效应明显.其原因是,发生在相对不远的将来事件引起分析加工模式,导致框架效应的减弱;发生在相对远的将来事件引起整体加工模式,导致框架效应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窦炜  曲璐璐  曲琛 《心理学报》2014,46(3):405-414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前人研究探讨了金钱收入的比较对个体结果评价的影响, 而非金钱的社会比较效应的神经加工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分离比较和金钱收入, 使用双人合作的投骰子任务, 先呈现“>”或“<”代表两人点数大小的比较结果, 再呈现合作任务的输赢结果, 考察非金钱的社会比较对合作任务结果加工的影响, 记录任务表现的比较结果和最终合作任务结果的ERP数据。发现在任务表现比较结果阶段, FRN和P300对代表行为表现好坏的社会比较信息敏感, 呈现无金钱输赢提示的点数大小的比较结果时, 点数小于他人比大于他人诱发更大的FRN和更小的P300; 任务表现的比较结果对合作任务最终的金钱输赢结果的影响并没有反应在FRN上。这些表明, 对非金钱的社会比较信息的加工始于结果快速评价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解释水平理论是一种解释心理距离怎样影响个体的思维决策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查了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从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入手,每个维度均采用2(解释水平高、低)×2(正框架、负框架)的被试间设计,用于检验解释水平是否调节框架对被试决策任务的选择。结果表明,当心理距离越远,解释水平越高时,被试产生明显的框架效应;而当心理距离越近,解释水平越低时,框架效应明显减弱。除了大概率情况下的框架效应削弱至不显著,其余维度的高、低解释水平下的框架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板技术研究了成就动机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就动机的各维度对职业决策风险偏好有不同的作用,避免失败动机比追求成功动机对职业风险偏好的预测更加敏感.2)淘汰框架比录用框架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3)成就动机和任务框架的交互作用对职业决策风险偏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考察生命和金钱问题下,获得和损失框架中决策任务类型对风险决策的影响。采用2(任务领域:生命、金钱)×2(决策任务类型:经验、描述)×2(结果框架:获得、损失)被试间设计,使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生命和金钱问题下,个体在直接给出方案可能结果的描述性决策中仅表现出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在通过自主查看方案可能结果的经验性决策中未发现结果框架作用。描述−经验差距一致性存在于生命和金钱问题中。  相似文献   

6.
任务无关的情绪刺激如何对工作记忆的信息更新过程产生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情绪N-back任务,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调查情绪对工作记忆信息更新的影响。ERP结果显示,在0-back任务中,负性分心物诱发的P3显著小于中性分心物,表明其干扰了工作记忆信息更新过程;而在2-back任务中,负性分心物诱发的P3与中性分心物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其未对信息更新表现出干扰效应。该结果支持了情绪与认知加工的双竞争模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技术,运用剑桥风险任务的实验范式,考察了青少年风险决策的时程加工机制。行为结果表明,在高、中、低三种不确定性条件下,相对于效价,被试的决策更多的关注概率。脑电结果显示:1)不确定性的主效应在N400上表现显著,高不确定条件和中不确定条件的波幅要明显大于低不确定性条件的波幅,而高不确定条件和中不确定条件的波幅无显著差异;2)与中不确定条件相比,高不确定条件和低不确定条件诱发了一个新异正成分(LPC),高不确定条件和低不确定条件的波幅要明显大于中不确定性条件的波幅,而高不确定条件和低不确定条件的波幅无显著差异。青少年在风险任务中的决策较多的是选择安全选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风险规避倾向。N400的波幅可能反映了不确定性程度,而LPC的波幅大小可能反映了结果评价准确性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王璐璐  李永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46-1550
本研究探讨心理疲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以及任务框架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2 (疲劳, 非疲劳) × 2 (获益框架, 损失框架)被试间设计,实验组接受心理疲劳诱导后完成风险决策任务, 控制组直接完成风险决策任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相对于非心理疲劳组, 心理疲劳状态下个体更倾向于风险规避, 且不受任务框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其中年老化对决策的影响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新关注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受生理性老化和病理性老化影响的研究显示, 正常老化个体模糊决策能力受损, 但其风险决策能力受老化影响较小; 而病理性老化个体, 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为例, 在两类决策行为上均表现出损伤; 此外, 脑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在完成决策任务时正常年老化个体纹状体激活模式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 病理性老化个体杏仁核与腹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亦存在异常。未来的研究应同时考察并比较两类决策类型, 结合外周和中枢神经证据, 深入探讨老化对决策行为及神经环路造成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情绪和任务框架对自我和预期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两个实验考察了情绪和任务框架对自我和预期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获益框架下,悲伤情绪比愉悦情绪诱发更强的风险偏好,自我决策比预期他人决策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2)损失框架下,愉悦情绪比悲伤情绪诱发更强的风险偏好,预期他人决策比自我决策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3)在自我决策时,愉悦情绪在损失框架下比在获益框架下诱发了更强的风险偏好,悲伤情绪在获益框架下比在损失框架下诱发了更强的风险偏好;在预期他人决策时,无论是愉悦情绪还是悲伤情绪,损失框架均比获益框架诱发了更强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11.
以自我参照加工任务为范式,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了自我参照加工中符合判断和不符合判断加工的时间进程和大脑神经机制。结果发现,自我参照加工在时间上可以概括分为三个阶段:注意分配阶段N1(80~150 ms)波幅出现自我参照结果的差异;语义整合阶段N2(250~450 ms)波幅和潜伏期出现自我参照结果的差异;评价判断阶段P3(450~700 ms)波幅和潜伏期出现自我参照结果的差异。从我们选择的大脑兴趣区激活水平上分析发现,自我信息在大脑中的激活似乎是一个由右及左,由后及前再及后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丰富了自我参照加工的已有结果,并且对未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激是有机体在受到真实或者潜在的威胁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 伴随着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体验, 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以及脑干−边缘系统−前额叶神经环路的改变。应激对个体在风险决策行为中的风险寻求和风险回避倾向, 社会决策行为中的利己和利他倾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策略使用异常、习惯化和自动化反应增强、反馈学习过程以及奖惩敏感性的改变是应激影响决策行为的认知基础; 应激激素的分泌, 及杏仁核、前额叶等在决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脑区活动的改变则为应激作用于决策行为的神经基础。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应激的个体差异与应激对决策影响效应多样性的关系; 综合多种指标对应激进行测量; 考察应激的时序效应; 揭示个体的最佳应激水平; 加强对慢性应激影响决策以及应激对决策影响效应可逆性的研究; 揭示应激影响决策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情境回忆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并引入收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综合考察权力高低、任务框架对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为他人决策中,启动高权力被试有更强的风险偏好,而自我决策中,高、低权力启动组被试风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2)在为他人决策中,被试在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决策中,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收益框架;(3)低权力启动的被试,在损失框架下,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要小于自我决策,而在收益框架下差异不显著;高权力启动的被试无论在收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自我-他人风险决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关系类型对归纳推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主题关系(如,熊猫vs.竹子)与类属关系(如,熊猫vs.羚羊)在归纳推理中的神经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通过分开呈现属性归纳推理任务中的结论类别和结论属性,探讨两种关系类型及其距离在分类过程和属性推理过程中的ERP特征。结果发现:(1)结论类别呈现阶段,N400(370~500 ms)与LNC(the late negative component)(570~700 ms)时间窗口上,无论是主题关系还是类属关系,远距离比近距离均诱发了更大的负波;前者表明N400与语义整合密切相关,后者说明LNC与语义类别信息违背和假设形成有关。(2)结论属性呈现阶段,主题关系比类属关系诱发了更大的N1;同时,近距离比远距离诱发了更大的N1,反映了类别属性特征的知觉和自动化加工。结果表明:语义类别属性归纳存在距离效应,并且语义关系在属性推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交往中, 声誉关注是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判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只是单独考察声誉关注或社会距离会如何影响道德决策行为, 但两者如何交互影响道德决策尚不清楚, 尤其是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如, 伤害他人行为)下道德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要求被试在匿名或公开情境下决策是否愿意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朋友、熟人、陌生人)实施疼痛电击以增加自己的金钱收益, 同时记录其决策时的行为和神经反应。结果发现, 匿名情境下被试对朋友的电击伤害要显著低于对熟人和陌生人的, 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利己的利他主义”决策倾向; 与朋友和陌生人相比, 被试在涉及熟人的两难决策中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体验到了更强烈的厌恶情绪, 并诱发了更大波幅的与情绪反应有关的P260成分, 以及与认知推理有关的晚期正成分(LPP: 300~450 ms), 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熟人效应”。然而, 行为与ERP指标上的这些差异在公开情境下均显著减弱了。这表明个体在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下的道德决策遵循着一种“利己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 熟人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在道德决策中诱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和认知负荷, 而声誉关注削弱了利己倾向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厌恶情绪和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选项框架和认知负载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的认知负载条件下,被试在正向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回避,负向框架下表现出风险寻求,出现了框架效应现象;(2)相对于认知负载条件下,被试在无认知负载的负向框架下更偏好于风险选项,而正向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变化,即无认知负载条件下框架效应较强。这表明,框架效应不仅仅是启发式系统作用的结果,分析式系统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的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的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的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的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的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相似文献   

18.
先前研究表明,对他人的疼痛共情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的调节作用尚无研究。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高低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神经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通过不同长度的数字串记忆任务,形成高/低两种认知负荷,要求被试在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观看他人处于疼痛/不疼痛情境下的图片,同时记录被试的在观看图片时的EEG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观看图片诱发的ERP成分发现:早期成分P2和N2上认知负荷水平与图片类型出现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在高认知负荷下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与非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显著,而低认知负荷下两种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不显著。这表明认知负荷主要影响疼痛共情加工的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相比较于低认知负荷条件下,在高认知负荷下他人的疼痛获得了更好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12,44(9):1149-1159
本研究采用时间估计任务,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 试图从时间进程上窥探行为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该时间估计任务提供了指导行为调节的反馈信息有三类: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时间估计的不准确方向和不准确程度。行为结果表明, 被试根据前次时间估计的对错、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脑电成分发现, FRN对于时间估计的对、错敏感, 对时间估计的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不敏感, 显示FRN提供了粗略的、需要做出行为调节的早期预警信号; 相反, P300能够区别时间估计上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 结合行为数据, 显示P300反映的是整合不同的信息来更新行为表征, 从而引导被试做出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 行为调节的认知神经基础可能由两个阶段组成:早期传递需要做出行为调节的预警信号阶段和晚期整合信息来更新行为表征从而指导行为调节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向音乐人和非音乐人分别同时呈现句末词有无词类范畴违反的句子,和结尾和弦有无和弦句法违反的和弦序列,并采用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察被试音乐加工对句子加工的影响。结论是,汉语句子和和弦序列的句法整合加工之间似乎共享神经资源。这两种句法整合加工机制性质相同,能相互促进。音乐训练对语言和音乐句法整合加工的神经资源共享性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