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性前瞻记忆是指个体记得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或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做某事。与事件性前瞻记忆相比, 时间性前瞻记忆需要更多自我启动的注意资源, 并主要受到任务重要性、年龄、进行中任务的性质、时间间隔等因素的影响。时间性前瞻记忆主要与额叶有关, 对于其内部认知机制解释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测试-等待-测试-退出模型以及注意阀门模型。但是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以及机制, 尤其是神经机制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时间性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在一段时间后的某个特定的时间(目标时间)执行.文章通过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研究取向、方法和现有理论模型的回顾,总结出该领域中的三个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3.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究在低难度和高难度进行中任务条件下是否存在TBPM的练习效应及其人格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TBPM的练习效应稳定存在;A-B型人格类型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A型和B型人格在TBPM的练习效应上没有差异;实验组在总的时间监控次数和后期时间监控次数上均高于控制组,时间差均低于控制组,说明练习通过提高时间监控有效性和总的注意投入量来提高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4.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究在低难度和高难度进行中任务条件下是否存在TBPM的练习效应及其人格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TBPM的练习效应稳定存在;A-B型人格类型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A型和B型人格在TBPM的练习效应上没有差异;实验组在总的时间监控次数和后期时间监控次数上均高于控制组,时间差均低于控制组,说明练习通过提高时间监控有效性和总的注意投入量来提高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意向保持间隔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一仅通过嵌入前瞻目标的背景任务来操纵保持间隔,实验二通过在背景任务之前加入不同时长的填充任务来改变意向保持间隔。结果发现,(1)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越长,前瞻记忆成绩越差;(2)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和填充任务的时长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成绩最好的为15min-2min组,最差的为15min-15min组。结果表明,背景任务和填充任务阶段对于个体保持前瞻意向可能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对吸烟或尼古丁摄入影响前瞻记忆的特点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吸烟或尼古丁摄入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具有双重机制:尼古丁能短暂刺激神经递质释放,并通过促进策略加工提高即时的前瞻记忆表现;但长期来看,吸烟会损伤心脑血管和神经元,降低认知和执行功能的水平,从而持久损害前瞻记忆。将来的研究应在区分前瞻记忆任务类型、尼古丁摄入方式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吸烟或尼古丁摄入影响前瞻记忆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袁宏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1,34(4):770-774
通过对比A/B两种人格者在执行即无社会关系特征又无个人重要性的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时的时间性前瞻记忆成绩和在执行时间性前瞻记忆过程中的时间监控模式,发现A/B型人格的背景任务成绩和TBPM任务成绩都没有显著差异,而时间监视模式有显著差异。说明A型人格被试能更高效的利用认知资源,以更高效和更策略的时间监控模式完成TBPM任务。也说明TBPM是一类与时间监控能力密切相关的前瞻记忆类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2(情绪效价:负性、中性)×2(延迟设置:无延迟、有延迟)的实验设计,探究负性情绪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结果显示在无延迟条件下,负性情绪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差于中性情绪组,负性情绪组的总时间监控次数和监控后期的时间监控次数均少于中性情绪组;在有延迟条件下,负性情绪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和监控后期的时间监控次数与中性情绪组均无差异。结果说明负性情绪会干扰时间性前瞻记忆,而延迟可以消除这种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刘伟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11,34(2):328-331
前瞻记忆是一种记住在将来执行某个意向活动的记忆。研究采取2线索类型×2提示被试间设计探究了线索特征和有无提示对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示使前瞻记忆的反应速度明显变慢,说明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可能是自动完成的;(2)在具体线索条件下,被试完成进行中任务的速度显著快于概念线索条件下的速度。说明线索类型虽然没有影响到前瞻记忆加工,但是影响到了进行中任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前瞻记忆和认知控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ugg等人(2013)发现前瞻记忆多重加工模型和双重认知控制理论具有共性。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认知控制在意图执行中和执行完成后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前瞻记忆与认知控制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认知控制对前瞻记忆的完成起支持作用,但二者也在脑机制层面存在差异。本研究能为未来更深入地探讨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及生理基础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前瞻记忆提取的自动加工、策略加工和控制加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赵晋全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2,25(5):523-526
引入“准意识”来描述一种不能通达意识但又需要注意资源的状态,基于意识性的控制加工、准意识性的策略加工和无意识性的自动加工提出了前瞻记忆提取的三加工自动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往情绪标注的研究发现描述情绪面孔的情绪(外部情绪标注)可以降低被试的情绪。但是描述自己的情绪(内部情绪标注)结果如何尚存争议。研究采用了ERPs技术,以愉快和悲伤情绪面孔为实验材料,选择18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比较了内部情绪标注、外部情绪标注及性别标注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外部情绪标注和性别标注相比,其LPP波幅均小于性别标注下LPP波幅,并且这种差异在Pz、CPz、Cz、FCz、Fz五个电极点均类似;而内部情绪标注和性别标注相比,其LPP波幅均小于性别标注下LPP波幅,但仅表现在Pz、CPz、Cz三个点上。这说明:无论内部情绪标注还是外部情绪标注,在命名后均能抑制情绪。研究结果支持阻断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朱磊  孙里宁 《心理科学》2004,27(5):1124-1126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基于双重任务范式,考察了前瞻任务为材料驱动的情况下,前瞻记忆语音、字形适当迁移加工(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TAP)效应。结果发现:TAP效应对前瞻记忆的辨别力指标和传递效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对于前瞻记忆判断标准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前瞻记忆的年老化效应: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佚  周仁来 《心理学报》2010,42(6):640-650
关注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年老化,采用基于双重任务的实验室研究范式,实验一控制线索与意向的关联性和线索的显著性操纵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过程,比较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的年老化影响;实验二检验前瞻成分在前瞻记忆年老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线索与意向的关联性和线索与背景的区别性作为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显著地促进老年人的前瞻记忆水平,前瞻记忆年老化主要存在于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前瞻成分较高的注意资源需求导致前瞻记忆的年龄差异主要受任务的认知需求水平所影响,当前瞻记忆是相对自动加工时,年龄差异小;当任务需要较多的控制加工时,年龄差异相对较大。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导致前瞻记忆年龄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前瞻记忆的年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王丽娟 《心理科学》2006,29(5):1174-1177
不同年龄被试前瞻记忆的特点是前瞻记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和不同的实验条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释年龄效应的理论观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朝向更具生态效度、实验条件更加标准化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6.
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芝  王健  葛列众 《应用心理学》2006,12(1):91-94,96
前瞻记忆是相对于回溯记忆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是指记住在将来某个恰当的时间执行先前意向的行为。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前瞻记忆认知和提取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做了评述。最后,本文针对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尝试性地提出了今后前瞻记忆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黎琳  刘伟  马亮  李冬青 《心理科学》2015,(3):625-629
在年龄—前瞻记忆悖论现象中,老年人在完成日常前瞻记忆任务时,其表现优于年轻人的现象尤其引人注意。研究者一方面探讨了动机水平、责任心、生活状态以及外部帮助与提示等与主体有关的因素等对这一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研究了任务本身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任务情境和任务性质的前瞻记忆年龄比较的结果,可以推断日常前瞻记忆年龄差异的来源在于任务的性质而非任务的情境。将来的研究可通过元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手段进一步确定日常前瞻记忆年龄差异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儿童前瞻记忆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磊  郭力平  许蓓君 《心理科学》2003,26(6):1123-1124,1105
1 问题的提出  前瞻记忆究竟是时候发展起来的 ?前瞻记忆是否在某一特定年龄段有明显的发展 ?学前儿童是否懂得利用外部线索帮助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 ,但并未获得一致的结论。Winograd(1988)的观点即前瞻记忆是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的 ,得到了一些研究 (Kvalilashvili,2 0 0 1;Meacham和Colombo ,1980 )的支持 ,但也有一些研究 (Kurtz Costes,1995 ;Kerns,2 0 0 0 )支持儿童前瞻记忆是在学龄期才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 ,已有的研究表明 ,外部线索对学龄儿童的前瞻记忆有促进作用 ,那么对学前儿童是否同样有帮助 ?本实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模拟星期”范式通过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前瞻记忆任务类型的差异以及动机与任务序列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规律性前瞻记忆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规律性的,即使本研究条件下对非规律性前瞻记忆任务进行奖励与惩罚,仍没有消除两者间的差异。(2)不论是惩罚还是奖励都可以显著提高非规律性前瞻记忆的成绩,而且动机促进作用会蔓延至非直接强化的前瞻记忆任务。(3)固定序列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优于随机序列的,且在实验过程中固定序列前瞻记忆的成绩呈上升趋势,而随机序列的基本不变,固定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习惯的建立过程。(4)不论前瞻记忆任务规律与否,惩罚或奖励,任务序列如何,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成绩均优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的成绩。(5)时间确认任务中,被试翻看时钟的次数与其正确率间呈显著正相关,且越临近规定时间翻看次数越多,呈J型分布。  相似文献   

20.
李寿欣  董立达  宫大志 《心理学报》2008,40(11):1149-1157
采用经典实验室研究范式,实验一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知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语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前瞻记忆任务加工类型是语义加工和知觉加工两种条件下,场依存与场独立个体均发现了TAP效应的存在,而且场依存个体表现出更明显的TAP效应;(2)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的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场独立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场依存个体,而在两类任务加工类型一致情况下,场独立与场依存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不存在明显差异;(3)在前瞻记忆任务是知觉加工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成绩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在前瞻记忆任务是语义加工时,只有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才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分心条件下的TAP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