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言语交际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言语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有多种说法,所谓“一句话,百样说”。说法不同,效果便截然不同。一般说来,说话总是以简单明了、直截了当为好,但当有些意思不便或不能直说时,则采取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又不失为一种达...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对“伽利略科学”的议论(载于其《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一书1970年英文翻译版)常以其幼稚的工具主义态度和对科学抱有的敌意而遭到摈弃。由于他对科学理想化的误解,由于他将生活世界当作一种专用的概念构架,以及由于他否认科学在原则上能够完全描述世界(因为普通的前科学概念是不可替换的),他受到了公开的批评。本文中我要阐明胡塞尔关于实在论的主张,并运用这种主张说明前两种批评是立足于曲解。第三种批评应予采纳,不过,这种批评与胡塞尔的基本主张是一致的,即议论事物的现象是重要的,但是经验科学却难以彻底了解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9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陈箱泉、刘奔主编的《哲学与文化》表达了一种新的思路,即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一种现代化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从实践角度着眼的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哲学与文化》认为,这种实践性的批判方式是非常有潜力的,它能够产生出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因此,应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极为重要而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方面日益显露出来”,其中有“尚待发挥和发展的一些原则性论点,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和曲解,它们或者被埋设和掩盖,或者被误解”。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有时候被认为是不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罪的定义: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的观念和教义是天主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在跨文化和跨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精神与天主教精神的对话和比较,罪的观念常常被中国人误解和曲解,以致轻率地得出两者是“乐感精神”与“罪感精神”的对立,并认为中国人无法接受“人人有罪”的天主教说法。本文从圣经文本入手,对罪的观念进行疏解,以期对这一误解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5.
“有意见”、“没水平”、“是时候”、“不是地方”等等,这些动宾短语在日常的言语交际里其语义内容人们多不会照字面去理解。这里的“有意见”并不等于“有+意见”,而等于“有+(不赞同的或不满意的)意见”,“不是地方”说的是“不是好地方”或“不是合适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名词的语义偏移,说这里的名词“意见”、“地方”等在这种特定环境下不再表示一般意义上的“看法或想法”和“空间”,即它们的语义偏移到了指特定的“意见”和“地方”了。(见《名词在特定环境中的语义偏移现象》《中国语文》  相似文献   

6.
欧阳康:跨文化的隔障、误解及其超越钱钟书先生写《围城》,描绘了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即城里人想逃出城,而城外的人却想冲进城。比较文化中的“围城”现象尤为明显,其“围城”现象的实质是文化的隔阂与屏障,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偏见与文化误解。由此又导致两种极...  相似文献   

7.
湘谭大学中文系盛新华同志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逻辑与言语交际》是一本有特色的传统逻辑教科书。本书的第一个特色是“在贯彻知识性、系统性、通俗性兼顾的原则时,特别注意到了实用性。”全书始终围绕为读者提高言语实际效果这个中心来介绍逻辑知识。书的结构体系打破了一般教科书的模式:以书名为第一章标题讲述言语交际中处处有逻辑,学好逻辑有助于言语交际和语境等;第二至第九章,依序分别讲述概念、简单判断、复合  相似文献   

8.
如果问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为什么不会交际呢”?多半会回答“没有口才”,他们以为只要有了流利,幽默的言辞就可以有效地与人交往了,因而不断在言语上下功夫。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位学识渊博,口才极佳的教授,尽管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一大通如何做人的道理,可总是打动不了他那桀骜不驯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张功耀研究古代科技史时,曲解了原文。“先前阔”是阿Q“自我胜利法”,不是前人的研究心态;“处阴息影”是嘲笑病态患者,更不能比为研究者;“圣教同源”与“关门见喜”也是他误解古人和民族虚无思想的充分表露。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是社会能够成立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够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语用原则。包括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G.N.Leech)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因此,实践语用原则,得体地运用语言,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效度和创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缩读往来     
音歆 《天风》2004,(5):50-51
近来,有法轮功邪教分子利用圣经《启示录》的内容,曲解误解((启示录》来蛊惑人心。请你们予以揭露并帮助解释《启示录》中“龙”的意思、13章中“怪兽”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以医患言语交际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医者一方言语表达的得体性。对医患言语交际的得体性作出定义,分析认为医患言语交际的得体性具有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及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基础。进一步描述了医学会话中不得体现象的表现,提出了得体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言语打断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一个常见语言现象。不同类型的打断在整个会话语流中皆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在河北省三所三甲医院实地录音语料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医患交际中的打断现象,以期探求医患交际的结构及本质,为临床医患交际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言语打断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一个常见语言现象.不同类型的打断在整个会话语流中皆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在河北省三所三甲医院实地录音语料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医患交际中的打断现象,以期探求医患交际的结构及本质,为临床医患交际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实践─转变”原理张雄当前,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把握,有三种观点极易构成混乱。其一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理解为一种面向过去的历史哲学。这种观点把唯物史。观曲解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历史的科学”,从而抽去了唯物史观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转...  相似文献   

16.
言语交际中,听说双方时常会对对方的陈述作出否定,否定词“不”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符号。说话人(sh)陈述一个命题,听话人(t)不同意这个或关于事实、或关于事理的说法,报之以“不”,从逻辑的角度看,t提出了“非p”,已达到了否定的目的。然而,大量的言语交际事实表明,否定符号的使用者在运用“不”之后,往往并未逻辑地合作地提供明确的信息。因此,从语用角度,讨论一番言语交际中常见的在句首采用“不”的那种否定方式的实际情形和应当注意的事项,乃是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语有“双关语”,诗有“双关诗”。“双关诗”,顾名思义,就是意思双关的诗,它字面是一种意义,字里行间却隐含着另一种意义。这种诗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为了特殊的交际目的,写给特定读者的。这些作者在交际中有些话必须跟对方说,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便明言或难...  相似文献   

18.
汪志坚 《世界哲学》2023,(1):124-133
从思想传记的角度看,对康德哲学的反思塑造了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形成、转向和终局。学界对罗尔斯和康德思想渊源论题主要有“貌合神离说”和“近而远之说”两种观点,前者认为罗尔斯前期对其正义理论的康德式阐释是基于对康德的误读,后者认为罗尔斯后期政治理论致力于疏离康德学说。借鉴学界对康德实践哲学的新近研究会发现,“貌合神离说”误解了康德的道德心理学,而“近而远之说”则误解了康德法权论与其伦理学的关系。澄清这些误解之后会发现,罗尔斯和康德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渐近关系,即“行合趋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海内外流行一种说法:——直到19世纪末,由西方传来卢梭《民约论》等学说,中国知识分子才开始追求民主,讲究人权,似乎民主和人权是西方“舶来品”。民国初期,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中的“国粹”派曾把它们作为洋货一样来抵制。晚近又有人说这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云云。 其实这些都是曲解和误解,毛病出在不数典而忘祖。在民主和人权制度方面,西方一些国家虽较早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其中当然不无缺陷。但说到思想、主张和学说,中国也  相似文献   

20.
near-miss效应是指在赌博中, 与一般的输钱和赢钱相比, “几乎赢(near-miss)”的输钱会诱发个体更高的生理唤醒和更强的赌博动机, 从而导致个体持续赌博的一种现象, 是导致赌博成瘾的主要诱因之一。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范式大致有三种:老虎机/类老虎机任务、轮盘任务和刮刮乐彩票任务。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目前主要有认知曲解假说、控制幻觉理论和受挫假说。near-miss效应的脑机制和病理研究才刚刚起步, 所涉及到的脑功能区域主要包括脑岛、腹侧纹状体等。未来的研究应在near-miss效应发生机制的理论模型建构、研究范式多样化、研究技术多模态化、病理机制和临床干预等方面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