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生提醒     
佚名 《天风》2011,(8):61-61
祈祷应当成为习惯,但仅仅是习惯又不是祈祷。祈祷不可以替代一切,但一切不可替代祈祷。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相似文献   

2.
换一个角度     
有两个基督教徒一起去问牧师在祈祷时能否吸烟。其中一个教徒先上前问:“在祈祷时能否吸烟?”牧师生气地回答:“不可以!”这个教徒闷闷不乐地退下去。另一个教徒上前问:“在吸烟时能否做祈祷?”牧师愉快地回答:“当然可以!”对于一个本质相同的问题,用两种不同的问法,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所以,当我们说话时,不妨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有一个好的角度,就有了成功的一半;但若你选择了一个坏的角度,你就得到了失败的全部。你休想站在你的立场上说服上司改变原来的想法、做法。你休想以一个家长的身份让你的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  相似文献   

3.
夜话晨记     
●晨记的夜话未必都是梦话,倒是大白天讲的一些话却往往类似于“梦话”。●即使你是“绝顶聪明”的人,也不要以为别人都是傻瓜,否则,你便是绝顶的“弱智”!●有人说,总是沉缅于过去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但我又想,完全忘记过去的人同样是没有未来的。●习惯成自然。人们的习惯往往会成为世俗的传统,而世俗和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凡事一旦成为世俗和传统,便很难改变或打破!●放纵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克制则是人的一种理智。放纵固然能在一定时期获得某种快感与豪气,但同时又会给你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与酸楚,以至造成人生的羁绊与灾难。●恶行,很多时…  相似文献   

4.
祈祷     
有两位女商人,笃信佛门,吃斋念经,每年结伴到名山古刹,上香拜佛。第一年,甲在拜佛时,悄悄念道:保佑我年年发财,永远幸福;第二:保佑我全家平安,朋友生意兴隆;第三年:保佑天下太平,世人富裕……而乙在每年上香时,都在观音面前三叩九拜,虔诚祈祷道:菩萨啊!保佑我财源滚滚,幸福快乐。几年过去了,甲在生意场上红红火火,左右逢源。乙却平平庸庸,收获甚微。为此,乙百思不得其解。一日,两人谈经论道,乙问甲:这些年,我们一起上香拜佛时,你除了第一年为保佑自己外,以后几年,不是为亲人朋友请愿,就是为社会世人祈祷,但你的生意、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而我…  相似文献   

5.
祈祷     
祈祷在教会要理问答的定义是:祈祷是提升心神归向天主,祈祷是整个自我,整个人迈向天主;更好说祈祷也是与天主接触,与天主交流。祈祷的方式很多:从祈祷的目的来看,有四种方式:(1)钦崇天主;(2)感谢天主;(3)祈求天主;(4)向天主忏悔。从祈祷的形式来看:有两种方式:(1)用言语祈祷,也就是口祷:包括求恩、忏悔、赞颂等。(2)心祷,也就是默想,主要使用理性功能,反省、推理。此外还有个人祈祷,团体祈祷等。为什么要祈祷?祈祷的重要性是什么?虽然人一生下来就领授了洗礼,原罪本罪固然得到赦免,但由于我们仍有自由意志,再加上魔鬼、肉体、世俗的诱惑,在意志力不够坚定的情况下,自然就容易失足犯罪跌倒。我们要想不被三仇打败,须有足够的恩宠帮助;但恩宠还必须借着祈祷才能获得。再者,我们若想与天主接触,保持天人之间的密切关系,非借祈祷不可。  相似文献   

6.
丰盛的人生     
杨志璜 《天风》2004,(12):i002-i002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日,上帝来到了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这时,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看到了上帝,便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向你祈祷,今天你终于来了。我一直向你祷告,祈求风调雨顺,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可为何我无论怎么祈祷,  相似文献   

7.
高考的时候,时常有这样的怪现象:本来成绩挺好的学生,各式各样的小考、预考都能过关斩将,但偏偏到了最关键的高考,却考得一塌糊涂。几乎每个考生都在心理默默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8.
杨兴品 《天风》2004,(7):39-39
如果一个人曾经拥有你的同在,那么,你的离去将是他最大的痛苦。但是,如果一个人曾经被你离弃,那么,你的同在便是他最大的安慰。 我不敢说,祈求的时候你不应允,寻找的时候你不显现,叩门的时候你不开门,但是,我的心的确为此而伤痛。因为你明明让我感知你的真实,但我祈祷的时候,你却好像掩耳未听,你明明向我显现,但我欣然就近时,你却仿佛踪影顿失,你明明让我渴想你,但待我举起双手时,你却似乎远在天边。  相似文献   

9.
“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立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二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我告诉你们,这人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而那个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18:9—14) 这个比喻为大家所知,也很容易了解。比喻的对象当然是法利塞人,但耶稣借题发挥,暗示他的…  相似文献   

10.
智慧语丝     
正迷宫般的城市,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 走相同的路线,到同样的目的地;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变。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么。——几米一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他的一切理智就失去了应有的正常,显出各种病态。只有让他回归本性,才会有良好的结果,使一切显出正常。  相似文献   

11.
正人与人虽然没有优劣之分,但却有很大不同。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得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得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  相似文献   

12.
生命灵粮     
《天风》2016,(10)
正不要人后说人闲话,人前却谄媚恭维,人舌头上的话,没有一句神不知道的。愿我口中的言语,在神面前蒙悦纳。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淹没。不纵欲,不禁欲,但要节欲。求圣灵充满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或许你改变不了环境,但求主改变你的心境;或许你无法掌控别人,但靠主你可以治服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你要活在上帝的心里。主将来会怎样判断我们,我们要时刻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13.
神父在弥撒道理中,与教友分享了一则祈祷,大意如下:主啊,求你帮助那些——理想虽然美好却没有实现的人那些本应生活得更好却贫病交加的人那些本想忍耐却又无法克制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4.
吉宁 《天风》2012,(7):9-9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不要被朝九晚五的生活困住,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做一点能激励自己、让自己开心并且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仍有意义的事。纠结于过去或是未来。如果沉溺于过去发生的事,或总是纠结于未来会怎么样,你就会失去一切。告诉自己"当下才是最要紧的",哪怕一扇幸福之门关上了,你也一定会找到另一扇更适合自己的快乐之窗。挑剔自己的外貌身材。请记住,健康是生活最重要的东西,而你的身体是自己所拥有的最好工具。不要过分挑剔自己的外貌、身材等,但也不要随意糟蹋它。经常散步、锻炼,会大大增加你的自信和快乐。  相似文献   

15.
骄傲自满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是搞好团结的拦路虎,这种恶行是真主恼怒的。《古兰经》中真主多次告诫我们:“你不要骄傲自满地在大地上行走,你绝不能把大地踏穿,绝不能与山比高,这些事,其恶劣是你的主所厌恶的。”(17:37—38)又云“你不要为藐视众人而转脸,不要在大地上狂行,真主确不喜爱一切骄傲自满的人。”(31:18)穆圣(求主福安之)也指出:“复生日,真主不理睬傲慢的人。”还说:“凡是一贯傲慢无礼,趾高气扬,神气十足,目中无人者定会被列入暴君之列,定会遭到暴君的厄运。”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不能铭记经训的教导,总是自命不凡,做出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完成少许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微语录     
正不要嫉妒别人得到的比你多,因为别人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加倍努力。人生,必须要有一开始的苦心经营,才会有最好的不期而遇。不要埋怨别人让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希望是成功的原料,它可以转变成信心,再变成决心,最后付出行动。希望来自你的梦想,它从想象中萌芽,从而让你的世界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美丽。有了希望,就有可能有了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试着不抱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鲍温写了一本畅销80个国家的励志书,书名是《不抱怨的世界》。他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主张:“抱怨不如改变,永远不要抱怨。”他说,“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会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该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语丝     
正今天,就是你从今往后最年轻的一天。你再也过不着昨天了,明天的你就比今天老了,后天呢,你又比明天老了……——张丽钧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相邻而不相依,却可以走向同一个目标;人的两只眼睛,也是相邻而不相依,却看得清同一个东西。——贾宝泉天上有那么多星星,没有那个陪你看星星的人,天空还  相似文献   

19.
毛颂赞 《天风》2014,(3):40-41
<正>在瑞士,不同年龄公民用的户籍卡都相同,所以即使是孩子也有"财产状况"这一栏。而瑞士人习惯在这一栏为孩子填上"时光"。的确如此,生命是上帝在每一个人账户中存放的一笔储蓄。昨天,已经是你花出去的;明天,是你不能预支的;只有今天,才是你带在身上的现金。人的生命太短了,折算天数,也就是三万多天不得了啦!但是,实际上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过好这"三天",就能过好一生。昨天,它已经过去,一去不复返。昨天的日子很长,说不清有多少天,但不管有多少天,我们千万"不可忘记他的一  相似文献   

20.
<正>祈祷是阿拉伯语■的意译,一般称谓"做杜阿"。它属于穆斯林的功课之一,常做祈祷者会祈有所得,获真主之喜。真主说:"如果我的仆人询问我的情状,你就告诉他们:我是临近的,确是答应祈祷者的祈祷的。"(2:186)穆圣也说:"祈祷是功课的精华所在。"故穆斯林应经常向真主祈祷,因为它是抵制一切恶事灾难的有力武器,是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