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饼 《天风》2008,(6):23-23
提起挪亚,自然叫人想起方舟.在挪亚九百五十年的生涯中,总是让人将他与方舟、洪水、彩虹、成双成对的动物、鸽子、橄榄叶相关联. <圣经·创世记>6章1-7节中让我们了解到挪亚生活的时代是: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以致于耶和华心中忧伤,后悔造人.但圣经中又说:"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创6:8)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世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倪光道 《天风》2012,(6):12-14
经文:《使徒行传》4章38节,11章24节圣经对巴拿巴的评价很高:"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其他各种译本都没有"原"字),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徒11:24)巴拿巴叫什么名字?"名叫约瑟"(参徒4:36)。巴拿巴是什么意思?和合本为"劝慰子"(参徒4:36);思高译本为"安慰之子":现代译本为"鼓励者";吕振中译本为"鼓励人的人"。圣经只一次提到约瑟的名,其他26次都称他为巴拿巴;大概正是这个缘故,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姜诚 《天风》2022,(3):32-33
四、由"会议的过程"看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依规民主办教 对于耶路撒冷会议的过程,《使徒行传》中说:"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辩论已经多了."(参徒15:6-7)说明当时有许多人发言了,充分展现了当时会议的民主做法.之后,彼得以事实作为依据谈了自己的看法,得救的问题是上帝的主权(参徒15:7-8),又借着人的信(参徒15:9).彼得讲完之后,众人有反驳的声音,但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众人停止了辩论,默默无声(参徒15:12).后来巴拿巴和保罗又述说上帝借着他们在非犹太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参徒15:12),雅各引经据典,倡议最后的会议结论(参徒15:12-21).大家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认同此建议,于是定意(参徒15:22).请注意,此处说是"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而非雅各一人或当时一部分人的定意.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11)
正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他所到之处,常会遇到反对,这反对来自犹太人(参徒13:45、50,14:19,17:5、13,18:12)和外邦人(参徒14:5,16:19—24,19:28),也有来自他所建立教会中的信徒的(参林后10:10)。从哥林多书信中可以知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有反对和攻击保罗的。但保罗并不在乎人对他的攻击和评断。他对哥林多教会说:"我被你们评断,或被别人评断,  相似文献   

5.
早晨的随想     
《天风》2016,(3)
正"小鸟啼明,白日初回黑障开,晨光破曙,主仍与我同在。"在天将破晓之际,人们常会听见鸟儿以歌声来迎接黎明,彼时天空虽仍被黑夜笼罩,我们却笃信朝阳闪耀的光芒即将出现。早晨是一天的开始,"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参路1:78)。犹太祭司每天清晨要向耶和华神献晨祭(参民28:3-4);早晨是祷告的最好时间,早晨的祈祷神"必听",正如一位诗人说的:"我趁天未亮呼求……"(参诗119:147)当晨光显现,我口中发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啊,我感谢你!一夜平安蒙主恩。"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6,(22):26
撒母耳是歌辖的后代,以利加拿之子(撒上1:20;代上6:27),作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士师四十年. 以利加拿住在拉玛,有哈拿和毗尼拿两个妻子,哈拿因为没有生育,心中十分愁苦,当她到示罗献祭时,在神的殿中痛哭,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给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顾念哈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孩子断了奶之后,哈拿就把孩子带至示罗,先在神前献祭,再把孩子领到祭司以利面前说:这孩子是我向神求来的.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服事神.哈拿就回去了(撒上1:1-28).撒母耳则被留在以利面前学习事奉耶和华.他渐渐长大,神和人都越发喜爱他.有一天夜里,撒母耳已经睡着了,耶和华两次呼唤他,他都以为是以利,第三次才回答说:"请说,仆人敬听."神对撒母耳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我指着以利家所说的话,到了时候,我必始终应验在以利身上."次日撒母耳就把神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并没有隐瞒.撒母耳长大了,因为耶和华与他同在,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递以色列地,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使得全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3:1-21).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8)
<正>在《约翰福音》中一共有七个关于耶稣"我是"的宣称,分别为:我是生命的粮(参约6:35);我是世界的光(参约8:12);我是羊的门(参约10:7、9);我是好牧人(参约10:11、14);我是复活、生命(参约11:25);我是道路、真理、生命(参约14:6):我是葡萄树(参约15:1、5)。相比较而言,教会讲台比较少讲论"我是羊的门",信徒对此宣称的熟悉度也相对偏低;而信徒最为熟悉  相似文献   

8.
董元静 《天风》2015,(2):35
<正>许个愿吧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向耶和华还我的愿。(诗116:13-14)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参拿2:9)推开小窗,我迎进带伤的鸟啼,听缕缕晨风吹入我的耳朵:许个愿吧,在你渴想祈求交托的时候。隔着铁栏,我嗅着蔷薇的清芬,看月亮穿出厚厚的乌云,轻吟着:许个愿吧,在神的应许即将到来的路上。那一天,我真的点燃心香,望天流泪说:"父啊,我将所有的全都交托,他们的一切都在你的手里。你  相似文献   

9.
翁雅各 《天风》2014,(6):32-34
<正>"耶和华见证人会"(下简称"耶证会"),常两人一组上门传教。口言"传好消息",手赠印刷精美各类小册。一方面它假冒基督教,真理不清信仰冷淡的人,十有八九会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它又一直与神的教会为仇,明目张胆地攻击信仰纯正的教会为"撒但的组织",危害极大。耶稣早就预言末世光景:外部异端邪教泛滥成灾,假基督、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甚至选民也被迷惑(参太24:4-5、11、24);内部有人厌烦纯正道  相似文献   

10.
孟艳玲 《天风》2006,(12):32-34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份,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 心里愁闷昵?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 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撤上1:1-18)。  相似文献   

11.
<正>"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经文:彼前5:2-4约8:31-32一、真理是按神旨意——管理的原则(参徒13:22、36;彼前5:2-4)使徒约翰明确宣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参约1:14、17)主基督是真理的本体,他就是真理在世间的活化与彰显;教会是主耶稣的身体,被他的真理所充满,教会管理必须依循真理。当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曾说:"神啊,我来了,为要  相似文献   

12.
<正>"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参撒上17:47)《撒母耳记上》17章记载了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打仗的情景。非利士人是主前1200年从爱琴海一带移居至巴勒斯坦的一支海上民族,当时他们定居在以色列国的南部,多次试图北上越过中间的山脉,占领以色列人的领地(参撒上4:1-2)。以色列人曾打败非利士人(参撒上14:16-23)。这次,非利士人又来挑战,一是为了洗刷上次战败的耻辱;二是当时扫罗王统治的以色列国力衰落,非利士人觉得有机可乘,想要攻下以色列。在这次战役中,非利士人歌利亚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9)
正"世界"(■)一词在圣经中经常出现。圣经中既有许多经文肯定"世界"的美善(参创1:3 1;诗19:1,24:1,89:11;罗14:14;林前10:25-26;提前4:4-5);也有一些经文,特别是新约圣经中的一些经文对"世界"持否定的态度(参约15:19;罗12:2;加6:14;雅4:4;约壹2:15-  相似文献   

14.
濮荣健 《天风》2002,(8):26-27
亚伯兰第一次为耶和华神筑坛敬拜是他从哈兰到迦南、耶和华神向他显现后(创12:6—7),从哈兰到迦南约600公里的路途,亚伯兰平安到达,因此对耶和华有感恩信靠之心,筑坛敬拜属亚伯兰的自愿,并非耶和华神的命令,筑坛献祭源于挪亚出方舟(创8:20)。  相似文献   

15.
正《撒母耳记下》24章的18节到25节,记录了一段发生在两个不同信仰族群、即犹太人于耶布斯人之间的故事。事情的发端是大卫引起的。在面对自己取得成就以后,大卫执意要搞"人口普查",让耶和华不高兴,并遭到了惩罚。为缓解因自己贸然行事而带给自己民族的灾难,在先知迦得的建议之下,大卫需要为耶和华筑一座坛献祭,借以求得耶和华神的饶恕;而这坛的地址选在了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  相似文献   

16.
求真 《天风》2001,(12):9
参孙是大家很熟悉的人物,新约希伯来书11章32节将他列在信心的伟人中以资记念。今天我想从另一角度来看参孙和他那个时代,想从他的五件事中汲取对我们有一点帮助的东西。 一、约束(亭拿)之地行不羁(士14:1-20) 参孙的出身是神特别的恩典和应许,他是从母腹中就分别为圣作拿细耳人的,因此他母亲在怀孕后清酒浓酒都不喝——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他父亲名叫玛挪亚(安息的意思)。因他的出身可以给同胞带来暂时的安息,而参孙名字的意思是像太阳,可以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可是这个人有个缺点,就  相似文献   

17.
傅于浩 《天风》2014,(8):10-11
如何向家人做见证,是摆在每个基督徒生命中的功课. 圣经为我们展示了极好的例证,让我们可以学习追随他们的佳美脚踪。当婆婆拿俄米对同样寡居的儿媳说“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老体弱的妇人在真诚地祝福自己的家人(参得1:9)。  相似文献   

18.
刘美纯 《天风》2022,(3):25-26
和好的观念是保罗神学重要的特色.保罗用动词"καταλλ(α)σσω"和名词"καταλλαγ(η) "表示和好.此词仅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参罗5 : 10 - 11;参林后5 : 18 -20;参弗2 : 16;参西1 : 20、22).动词的意思是"使和解",名词的意思是"复和".  相似文献   

19.
音译与意译     
刘美纯 《天风》2018,(9):31-31
汉语圣经翻译中,有一些词语的翻译采用的是音译。新旧约圣经中都有音译的词。有些音译的词语基督徒都明白其意义,因为这些词语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比如"哈利路亚",希腊文是áλληλονá,新约中出现四次(参启19:1、3、4、6),音译自希伯来语,是希伯来人在崇拜仪式中,用来宣召赞美的词语,"哈利路"即"你们要赞美","亚"是耶和华的缩写,"哈利路亚"意思就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1。  相似文献   

20.
张合安 《天风》2007,(14):14-16
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的事呢?经文:士6:1-34读过《士师记》,有许许多多人物如画在眼前,如左手行刺伊矶伦的英雄以笏,大败迦南耶宾的女士师底波拉,向神许愿而左右为难的耶弗他,由战士变俘虏的大英雄参孙等,然而,还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玛拿西支派中至贫穷的农夫,生来没有什么奢望,只想作个安分守己、粗茶淡饭的农夫,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