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文:路23:39—43 有人统计神在圣经中约有3000个各种应许。“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是主耶稣道成肉身时,最后的一个应许。他是对同钉十架的一个犯人讲的,也是对世上的人类而言,因为我们在神面前都是罪人。凡是愿意信主的人都可享受  相似文献   

2.
刘晓霜 《天风》2005,(11):47-47
在一个城市中,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了。一天清早,他来到教堂中,跪在那里向上帝祈祷:“亲爱的上帝,求你怜悯,也求你施恩于我,赐给我一份工作,因为我现在失业了。”然后欢欢喜喜地回家了。显然,上帝似乎在忙于其它的事物,好像没有应许他。几天过后,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来到这所教  相似文献   

3.
顾云涛 《天风》2007,(11):2-4
耶稣基督是一位和平、和好、和睦的使者,他要来铺平人与神和好的道路。道成肉身的主耶稣是要完成和好的使命。圣灵,对于我们每位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主耶稣曾应许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饼     
周志治 《天风》2008,(12):24-25
主耶稣在他最后的晚餐时,设立了圣餐礼。他擘开手中的饼,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太26:26)他是以饼来表明他的生命,正如饼是门徒的身体之需,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灵性之需。我们守圣餐的时候,会看到牧师高高举起被祝圣的饼,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饼表明耶稣的身体,是为我们众人舍的。我们恭守圣餐,记念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他生命的擘开是为了赐给我们永生之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我们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主耶稣对我们生命的应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寻求必寻见,这是主耶稣给我的美好应许我一出生就先天性唇腭裂,连吃奶都困难,手指瘦如火柴,有一位长辈说把这个孩子扔了吧,很难养大,即使养大了,他这个样子,以后怎么办?可我外婆对我爸妈说:"好好养大这个孩子,以后他会有出息的。"小时候,如果遇到烦恼,我总是一个人跑到山上,仰望天空,心中无限惆怅,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神的存在呢?如果有一位神  相似文献   

6.
轻省的担子     
王嘉玮 《天风》2001,(12):39
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这是他向那些生活劳苦、寻求真理的人所发出的美好邀请和应许。此处的重担让我们常想到的是沉重的生活重担、工作重担等等。,但还有一副重担却是我们有意无意之间背上的——宗教的重担,它也常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主耶稣的教训总是一语双关,于小见大,给人许多启发。他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在教堂遇到一位同事,他是陪亲戚来的。后来,他问我:"教堂那个师傅给你们吃的什么,是做什么用的?"我以前参加弥撒,多半是个形式,并不知道也没注意圣祭中的经文,只知道跟着大家念经,最后领了圣体走人,因此不知该怎样回答。说是主耶稣的身体,他肯定不理解;说是降福过的面饼,似乎不太准确。至于后一问,我自己当时也很迷糊,只知道是出于对主耶稣的爱,自有好处。后来,我岳母在我们夫妻的说服下,自愿受洗,  相似文献   

8.
平安从何来?     
郭为 《天风》2014,(5):53-53
某一次的学院晚祷,在赞美诗《平安在我心歌》的优美旋律中开始。这首诗歌带给我们来自耶稣基督里的平安,然而,我的脑海里同时浮现出最近发生的"昆明3·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马来西亚3·8飞机失联事件"等,不禁让人心生感叹:世间若无你,平安从何来?《约翰福音》1 4章2 7节记载主耶稣对门徒们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主耶稣所应许的平安和世人所能给的平安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余兴 《天风》2004,(4):23-23
曾在一个聚会交通中,有一位看来略有些急躁的年轻人,脱口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信的耶稣应该是一位怜悯慈爱的救主,他怎么会在圣殿发这么大的脾气?还用鞭子把人都赶出殿外呢?”我当然知道,他是指着约翰福音2章主耶稣洁净圣殿那个故事。我认真地看着他,然后带着笑容告诉他:“如果我们的主真的是个发脾气的主,那天,他可能就会用粗大真皮作的鞭子来赶人;而不是用极平常、  相似文献   

10.
神就是爱     
吕延阁 《天风》2011,(2):20-20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茫茫的人海中,主耶稣把我拣选。从我心里相信、口里承认的那刻起,主耶稣基督便陪伴我,度过人生的每一天,让我沐浴在他的大爱中……我时时在想,主为何如此爱我呢?  相似文献   

11.
温馨 《天风》2017,(6):30-31
正人生之路跌宕起伏,世事难料。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人们时常陷入深深的忧虑而无法自拔。忧虑就好像一种慢性病,虽不会马上致命,但却慢慢啃食我们的灵魂,消磨我们的斗志,一步一步带人走向灭亡。没有人能逃避忧虑,我也曾深陷其中,但感恩的是,主耶稣早就预见了人类的软弱,他在圣经中给予我得胜忧虑的智慧,并让我在现实中经历他的作为。一、人生岔路上艰难抉择  相似文献   

12.
涂静 《天风》2007,(2):18-19
每年,我们都欢欢喜喜地过圣诞节,纪念主耶稣的降生,可是,也许大多数时间,我们沉浸于欢乐的圣诞节光明平安的气氛和情绪中,很少去留意,在这个圣诞节我主耶稣要我为他预备什么?我看到大家都在预备,有的是祷告方面的预备,有的是舞蹈歌唱方面的预备,有的是金钱方面的预备……都很好,但有一点不可缺少的就是一颗单纯的心。马利亚、约瑟、三博士、牧羊人,他们是我们很羡慕的人,因为他们在小耶稣还没有显出大能力的时候,就来相信他了,并且他们亲眼看到小耶稣,特别来拜他。这些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知识渊博的博士,也有普通的放羊人.但在他们身上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有一颗单纯的心。  相似文献   

13.
孙博超 《天风》2016,(8):19-20
正"因为我遭遇患难,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里,把我藏在他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诗27:5)在我成长的旅程中,这句话印在我的心上,陪伴我走上了信心的道路……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8:12)我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到大,我都沐浴在主耶稣基督的爱中,从不匮乏。久而久之,我渐渐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在那些美好的青春岁月里,仿佛我才  相似文献   

14.
为门徒洗脚     
王志刚 《天风》2005,(12):37
主耶稣为他的门徒洗脚,这事仅有约翰福音的记载,在门徒约翰的记载中,主腰里束上一条手巾,把盆里倒上水,挨次洗自己门徒的脚……主耶稣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向门徒展示了他生命的美丽。这件读来令人倍加感叹的事迹,虽然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因为施和受对象的不同,而显出它的耐人寻味,如果我们仔细体会,就不准从这件事中看出主耶稣生命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似文献   

15.
刘凌维 《天风》2017,(11):53-53
亚伯拉罕在他75岁时,上帝向他说话,应许当时没有子嗣的亚伯拉罕,他的后裔要遍满地面。10年漫长等待中,周围不少邻居家都喜添新丁,一些曾经黄发垂髫的幼童也长成了翩翩少年,而他和妻子撒拉依然膝下犹虚,希望一次次升起又破灭,自己越来越老迈,而妻子也不再年轻。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7)
正安全感,即安全无虞的感觉,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的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任何人都需要有安全感。基督徒的安全感,当然来自于神,因为他给我们赐下了许多的应许,遍布今生和来世。但在应许的同时,他也向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我们满足这些要求时,他的应许就  相似文献   

17.
让圣灵动工     
如何对待里面的圣灵,是信徒属灵生命最关键性的问题。因为惟独随从圣灵,才有生命与平安,有的信徒即或信了,但好像不知道里面有圣灵,就是知道,也好像不觉得圣灵的同在和运行。这样的话,在属灵的事上,对神和基督就无法认识,在生命的路上就寸步难行。 一、圣灵与我们 我们首先要知道神在信徒身上一切的工作,都是藉圣灵作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升上高天,坐在父的右边,那么,他大能的手,怎样做工  相似文献   

18.
好像好多次了,我都收到来自山西某镇煤矿的信件。我不知道写信的是谁,因为他给我的信件从来不留姓名。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我写信,因为在他的信中除了谈煤矿的生活,很少涉及我。然而可以推测到的是,他该是我的一个读者朋友,因为他在信中提到去镇上唯一的书报亭买杂志的细节。或许,他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并在文章后得到了我的地址,于是就有了他的来信。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弟兄交谈时,他问了我一个有关圣经的问题:"《箴言》12章21节‘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可不可以在教会讲台上当做神的应许来教导人?"我说:"可以,但是要用《约伯记》和《传道书》来加以平衡。因为《约伯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0.
信心的表现     
胡泉源 《天风》2013,(4):14-15
《路加福音》7章记载了主耶稣治好迦百农百夫长的仆人的事情,迦百农百夫长的大信心,连那“知道人心里所存的”(参约2:25)主耶稣都深感“希奇”(参路7:9)。那个迦百农的百夫长虽没留下名字,但他的信心被主耶稣称为“这么大的信心”,到底大在何处呢?按着圣经的教训,又是怎样表现在行为上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