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园城市雕塑作为综合性公园区域特色构成的艺术元素,由于其艺术性与专业性较强,往往独立创作,相对脱离于综合性公园的整体设计与建设过程。文章通过对广州四个区级综合性公园中城市雕塑进行研究,总结区域特色在广州综合性公园雕塑上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应将城市雕塑作为综合性公园整体设计与建设综合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资和精神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城市雕塑是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的代表,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现代化进程。现代城市雕塑应当是集建筑学、美学、历史学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体。文章以景观艺术语境为出发点,以现代城市雕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在城市雕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如何使用景观艺术语言帮助开展现代城市雕塑建设,力求为城市雕塑的良好发展增添助益。  相似文献   

3.
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 《美与时代》2008,(5):96-97
立体构成是构成艺术的一部分,其重点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规律,创造立体和空间形态的一种造型活动.环境艺术设计是用物质技术手段,对建筑内外环境进行再创造的一种环境的空间设计.立体构成中的形态要素,是环境中各种形状、轮廓的特征,由内在结构、外在结构、材料的肌理质感等形成了综合的构成.  相似文献   

4.
在雕塑作品中,肌理对审美趣味传达至关重要.因为在艺术接受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的表层肌理.雕塑肌理糅合材料自身特性和雕塑家的审美情感,贯通于艺术传达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颖 《美与时代》2005,(1):47-48
近些年,我国的城市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城市雕塑也随之涌入了我们的生活,象征着城市的文明与进步.城市雕塑被人们称为流动的音乐、凝固的诗,好似美丽的花朵点缀着城市;仿佛双双眼睛,反映着城市的风采与神韵.城市雕塑艺术对于城市环境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雕塑的概念、历史和分类出发,分析了保定雕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筑空间是由材料构成的,装饰材料作为依附在室内空间和结构中最直观的表现元素,用它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引发了空间的意境美。从材料的直观性和可感知性着手,分析探讨了材料在形、色、肌理中如何表现意境,最后提出从借助艺术秩序组织材料,达到表现空间意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画面肌理是指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可复制性强和实际设计意义的画面效果。其操作程序简单,制作方法丰富多样。视觉肌理可采用徒手绘制和依据工具材料绘制的方法,它拓宽了笔以外工具材料的应用途径。触觉肌理是强化了的视觉肌理。它们在各艺术门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深入地研究其成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城市空间、城市雕塑空间、城市雕塑造型三者与仪式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仪式是城市雕塑空间得以升华的重要因素,是城市雕塑空间设计必须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的地标,一座城市的名片,大量的城市雕塑兴起,优秀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突出。艺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提高城市雕塑艺术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变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文章从对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汉武大帝"的人文内涵研究入手,从精神文化角度深入了解城雕设计、发展、成长等方面,深入探究其艺术性,从而挖掘城市雕塑中人物雕塑文化发展及所反映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0.
曹洁 《美与时代》2014,(6):67-68
由于画材、艺术哲学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油画也许是最适合也最注重肌理效果的造型艺术门类.在油画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借助颜料堆积、晕染、裂痕以及各种特殊技法营造画面的肌理之美。在油画诸画面构成要素中.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1.
肌理的意象表达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形式要素,因为肌理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绘画艺术家们也在掌握和运用肌理、挖掘肌理的意象表达作用下表现出独特艺术效果。工笔画艺术创作中,对肌理意象效果的探索运用,丰富了绘画创作的画面语言形式和审美感受,令画面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形成一种绘画创作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12.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风貌和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够对城市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在对城市雕塑进行规划和设计时,融入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能够凸显雕塑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借助雕塑品彰显城市的发展水平。文章首先对城市雕塑和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之后总结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雕塑规划的必要性,最后以西安市为例,提出城市雕塑规划的地域文化呈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城市雕塑发展的近20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年轻的雕塑家关注的焦点已不在雕塑本身,而是把焦点转向了装置领域,并且与它进行探索与创造。很显然,传统雕塑在概念上已经被宽泛,同样地,传统雕塑在模式上也已经被拓展。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理直气壮地给雕塑下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当然,不排除当代艺术的现象成为一种进步的表现。当代雕塑艺术的概念变得神秘而又莫测,当代城市雕塑装置化现象表现在"集成"代替了"塑造";材料的本身意义代替了造型意义;观念语言成为创作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座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其对于城市雕塑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从简单说明城市雕塑的概念与类型入手,结合具体城市雕塑设计案例,着重围绕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雕塑是体现城市文化的有型载体之一,也是反映这座城市文化档次和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城市雕塑俨然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城内的雕塑规划和设计众多,单件雕塑数量达160件之多,园区雕塑群落有10处以上。众多的城市雕塑促使我们去探究岛城内雕塑的归纳与分类,为进一步探究青岛城市雕塑与人文及美学意义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物这一绘画题材被很多画家所青睐,从古至今,很多画种的绘画作品中都能发现动物题材的身影。漆画中材料与肌理的应用是漆画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所在,而以动物这一题材为载体,去表现漆画中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可谓是材料肌理运用的巧妙体现。文章从漆画中动物题材的创作出发,以材料肌理的技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雕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其中带有"趣味性"设计的城市雕塑更容易让观赏者产生共鸣,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使城市雕塑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进而实现城市雕塑的价值。因此,"趣味性"城市雕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就需要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发挥雕塑艺术的作用,这对提升城市设计的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城市雕塑艺术和城市环境空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雕塑艺术的设计应用能够优化环境空间。文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就城市雕塑艺术的特点以及其和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阐述,然后就城市雕塑艺术和环境空间的融合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对城市雕塑艺术和环境空间关系的研究分析来促进实际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理测验与推理实验不同。推理测验用来衡量智商;而推理实验则用来研究推理的心理过程。测验旨在找出能力的个体差异;而实验则意在突出所有个体的一般性心理过程。近年来,心理学中的推理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在理论进化方面简要地总结了如下这些变化:关注点从推理任务中的反应过程变为个体对不同任务做反应时的差异和其中稳定的反应模式,开始考虑不同推理者的组织差异和数量差异(犹如不同游泳运动员的游泳动作和肌肉数量)。然而,这些理论创新必须有精确的建模技术的支持。我们将以条件推理材料为例,展示了现代心理测量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理论创新中产生的三类主要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装饰画不只是单纯地运用画笔来画,对各种材料的采用也越来越丰富,甚至于某些装饰画直接运用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表现作品的内涵和蕴意。艺术家们通过对各种不同特性材料的重新组合达到想要表达的审美意图。装饰画是以材料闻名的一种画别,它的材料角色主要表现在材料的肌理、颜色和质地三个方面。对材料角色的合理利用决定着装饰画审美部分的发挥,但是单纯的材料是没有意义和冲击力的,只有当它与绘画整合起来之后,经过艺术家富有情感意图的表达,才能体现出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