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风险决策心理因素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风险决策理论对于人们是否作出冒险行为的选择提出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解释:一种解释把风险决策归因于人们共有的基本过程,即“较冷”的心理和认知过程。这些理论认为风险选择是由人类基本的心理和感觉机制引起的。而另一种解释则把风险决策归因于“较热”的情感和动机过程。这些理论认为,情境和人格因素会增强风险决策的动机并导致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存在。本文对这两种解释的不同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影响决策的情感因素——后悔理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因素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决策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后悔因素的研究发展及其成果做了归纳总结,同时也将一些零散的发现整合在一起,使之更加系统化。后悔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决策理论之一的后悔理论在决策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未来的研究将仍旧主要集中在其对决策的影响方面。后悔理论成为理性决策的一个可替代理论,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3.
马剑虹 《心理学报》1997,30(1):83-91
从行动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组织决策的特征,提出了组织决策的阶段层次理论,并认为:1.决策过程的本质在于形成决策问题的目标手段层次结构;2.决策的层次结构具有阶段性特征,即它是随决策阶段的进展而逐步分化、完善的;3.组织在其结构上也是一个由分化得来的层次结构。因此,在组织决策过程中,应该根据决策的阶段特征,充分发挥相应组织层次的作用。关于各决策阶段组织影响力分布的调查得到了与理论模型一致的结果,有决策影响力的群体随决策阶段的展开而分化:在决策阶段一直存在两个决策影响力群体,一个是高层管理,另一个是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和工人;而在决策阶段二和三,中层管理逐步分化出来,成为第三个独立的影响力群体;在决策阶段四,基层管理代表工人参与决策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指出了高层管理在后三个阶段中对组织决策影响力分布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决策研究领域日益重视情绪的作用,情绪的认知评估理论、道德情绪理论及动机维度模型等新兴情绪观使研究者对决策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出现了解释情绪在各类决策中作用机制的理论成果:情绪浸润模型、风险决策感知与评估双系统模型、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神经情感决策理论。未来尚需加强作用机制的验证研究,从情绪具身角度进行思考,基于知情交互的角度整合理论体系,重视神经生理机制理论及模型建构。并简要分析了理论成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考察现实中组织决策的主要特征出发,对经典决策理论和组织决策理论作了对比,提出了组织决策理论研究在注意、冲突、学习与适应、模糊性四个方面对经典决策理论提出的挑战,探讨了组织决策理论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森年 《学海》2002,(1):54-58
谋略思想 ,亦即决策理论 ,是《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及其精华之所在。本文从十个方面对贯穿全书的决策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 ,《兵法》所提出的决策要符合民众的利益、一切决策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决策者要全面地辩证地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最优方案 ,务求“全胜” ,在实施决策过程中 ,对实施决策主体要予以关心、要重视决策反馈 ,因时因地调整决策方案以及要重视决策者素质的提高、品性的修养 ,决策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必须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 ,通“九变之利”等决策原则 ,对于我们今天的决策理论和决策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概率是反映风险与不确定性的重要指标, 概率估计具有趋势效应, 会对决策产生影响。文章描述了概率估计趋势效应的两种表现形式, 概率估计变化的趋势性(即不同时间点概率估计变化产生的趋势作用)与单边概率估计的趋势性(即高于或低于某个概率区间范畴的上界或下界的估计表述所产生的趋势作用), 揭示了概率估计趋势效应对于个体判断、决策行为和非理性决策偏差的影响; 基于心理动量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 阐述了概率估计趋势效应催生心理动量体验继而引发后续决策行为的内在机理。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关注:多方信息来源主体下概率估计的趋势效应; 动态趋势效应与静态概率估计的交互作用; 风险沟通中的概率估计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临床决策是每一个医生每天面临的工作,正确的临床决策不仅可以带给患者较好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让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更加良好。本文首先论述了重症医学的临床决策特点,每一个救治方案的收益与损失的权衡不仅仅是取决于患者病情,而且与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有明显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把诺贝尔奖获奖者丹尼尔的前景理论引入到重症患者的...  相似文献   

9.
离职是组织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但鲜有研究将其纳入风险决策的框架中。本文运用行为决策的研究方法, 将离职作为一种风险选择, 运用三参照点理论探讨个体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理论分析和初步的预研究发现:(1)个体薪酬现状与底线的差距负向预测离职决策, 薪酬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正向预测离职决策; (2)进一步推导出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间存在双拐点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3)同行现状收入作为横向参照系, 在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两者之间起锚定作用; (4)组织中薪酬分布的差距大小作为纵向参照系, 在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两者之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将离职作为一种风险决策进行研究, 不仅对于离职理论与决策理论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而且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多层次团队决策理论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年满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3,26(3):527-528
1 引言随着组织扁平化的发展,分布式专长团队在组织中得到广泛运用。这种团队的特点是:团队包括一个团队领导;成员专长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成员可以来自相同或不同的组织;团队领导作最终决策;衡量决策质量的标准是决策结果的对或错。当前有关群体决策的研究相当多,其特点是群体成员的地位平等,共同分享有关决策问题的知识,决策的主要目标是达成认知一致。因此,传统的群体决策理论不能简单地推广到分布式专长团队中,团队决策需要新的理论支撑。本文介绍其中的多层次团队决策理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构像理论是Lee Roy Beach等人提出的一种行为决策研究的新取向.本文在介绍构像理论提出的背景的基础上,展示了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并对该理论在个体决策和组织决策两个层面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评价与展望,研究显示构像理论在传统决策理论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并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晓冬 《世界哲学》2017,(1):147-158
理性选择理论与伦理学的结合被研究者们从不同进路加以发展。罗尔斯与海萨尼主要是从无知之幕或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来证成正义原则。但是,他们从一个相似的选择背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罗尔斯的平等主义与海萨尼的平均功利主义。本文的目的则是在理性选择理论的框架下发展出一套"虚拟社会保险"方案来解决这二者之间的分歧。笔者将论证,如果无知之幕下的各方将海萨尼主张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作为决策规则,他们会选择加入一个"虚拟社会保险",即达成一个要求将所有基本善进行平等分配的罗尔斯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主编特邀     
编者按:本期主编特邀的文章着重介绍了王晓田教授近年来在行为决策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三参照点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条件下决策的众多理论的一个重大拓展。其精髓在于把统计和金融领域的均值-方差分析与决策参照点的应用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合成,使得风险决策的依据走出了期望功效最大化的单一性,为决策的分析提供了既符合理性又直观的界面和地标。王晓田是美国南达科达州  相似文献   

14.
理性选择理论与伦理学的结合被研究者们从不同进路加以发展。罗尔斯与海萨尼主要是从无知之幕或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来证成正义原则。但是,他们从一个相似的选择背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罗尔斯的平等主义与海萨尼的平均功利主义。本文的目的则是在理性选择理论的框架下发展出一套"虚拟社会保险"方案来解决这二者之间的分歧。笔者将论证,如果无知之幕下的各方将海萨尼主张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作为决策规则,他们会选择加入一个"虚拟社会保险",即达成一个要求将所有基本善进行平等分配的罗尔斯原则。  相似文献   

15.
面对纽康姆难题,主流的决策理论出现了分歧,采用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和占优原则分别会导向两种不同的选择,这对决策理论构成了一个挑战。通过合适的概率计算,占优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极端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所以决策理论的基础——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不与占优原则冲突,问题是——如何计算期望效用。纽康姆难题背后的关键也是如何通过概率把握因果,其核心是归纳预测问题。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通用归纳、通用智能模型刻画的恰恰是因果预测问题,本文认为,为了解决纽康姆难题发展各种新奇的决策理论是不必要的,而借助通用智能模型AIXI探讨纽康姆难题中涉及到的因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扼要介绍不确定性决策的理论:决策场理论.它对不确定性决策的动机过程,认知过程进行了仿真解释和数学模拟,能够准确预测选择概率以及选择状态与时间的系统变化关系.而这是以往的理论所不能解答的.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道德化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开放系统中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伦理关系 ,指出企业决策应该是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化决策 ,并对如何实现企业道德化决策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8.
决策策略与个性特征关系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现场模拟实验为手段,以大学本科生和工厂管理人员为被试,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以企业新产品开发为决策内容,考察这类决策情景的不确定性和决策策略的关系。结果发现,决策策略随不确定状态而改变;决策情景的不确定程度和决策策略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四类不确定决策情景下,都有被试采用混合型策略,从而验证了先前研究的结果。第二部分,我们考察了决策策略与个性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偏离决策策略的规定性理论所预测的被试同没有偏离的被试在CPI量表的三种个性特征上,即成熟度、成就动机与管理潜能,有显著性差异;对实验室实验被试和现场实验被试而言,均发现管理潜能这一个性特征一致性的显著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付梅  汪强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4):659-667
目前神经经济学的首要目标是探讨人们经济决策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脑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跨期决策作为经济决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其理解可以丰富决策的理论内容。首先, 梳理了关于跨期决策神经机制研究, 阐述了跨期决策的四种理论, 分别为单一评价理论(single-valuation theory)、双评价理论(dual-valuation theory)、自我控制理论(self-control theory)和自我参照加工理论(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theory), 以及脑损伤研究证据。其次, 分别整理了基于体素形态学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跨期决策领域中的应用, 并揭示前额叶灰质和白质体积以及背外侧前额叶-纹状体神经纤维连接对于决策冲动性的影响。最后, 未来研究需要注意其在研究方法、认知过程、决策冲动性评估模型上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适应与认知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广受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但他们对人的决策行为有不同的解释。该简要回顾了经济学和心理学视野中的决策理论,包括预期效用理论、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主要介绍了“生态理性”观对人的决策心理的研究,着重介绍了研究发现的几种启发式策略,如“一个理由策略”,并探讨了他们在人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中最后分析了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