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分法"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该概念在一种古代波斯宗教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相调和的背景下,结合认主学而形成了一种哲学,也可以叫宗教哲学。苏菲主义的"四分法"在伊斯兰教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四分法"介绍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2.
"四分法"是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该概念在一种古代波斯宗教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相调和的背景下,结合认主学而形成了一种哲学,也可以叫宗教哲学。苏菲主义的"四分法"在伊斯兰教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四分法"介绍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正>在伊斯兰教历史上的伍麦叶王朝时期,伊斯兰世界内部兴起了一场非常神秘的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苏菲主义。苏菲(sufi)这一词汇来自阿拉伯文的suf,意思是"羊毛",表示苏菲派是穿着羊毛做的衣服的人。苏菲主义起源于亚洲和  相似文献   

4.
早期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著名苏菲及其思想马中平公元八、九世纪,苏菲主义已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此前虽已有不少虔诚的穆斯林过着清贫、苦修和禁欲的生活,但苏菲主义尚未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形成气候。公元九世纪初,由于伍麦叶王朝当局的奢侈腐化和对各地起义...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哲学与阿拉伯哲学之关系、伊斯兰哲学史与伊斯兰思想史的区分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围绕第一个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名异实同说",一是"名实皆异说"。由于"伊斯兰"的含义远远超出"阿拉伯"一词,因此伊斯兰哲学不能等同于以阿拉伯文记载的哲学。区分两者有助于突破"从铿迭到伊本.鲁西德"的旧框架,以含义更为宽泛的"伊斯兰哲学"或"伊斯兰思想"重新审视伊斯兰思想的历程。同时,国内学界一般将与伊斯兰信仰相关的理性思辨划分为三项内容,即伊斯兰自然哲学、伊斯兰教义学以及苏菲神秘主义思想。狭义的"伊斯兰哲学"概念仅相当于在古希腊哲学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自然哲学。故应采纳涵盖面更广的"伊斯兰思想",非易于造成误解与混淆的"伊斯兰哲学"。1949年以来,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形成了一条内在主线,即围绕"伊斯兰哲学"的名称与内涵展开的各种"正名"与"求实"运动。  相似文献   

6.
石塘岭苏菲派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嘎德忍耶学派支系之一,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苏菲门宦,在苏菲宗教功修和礼仪等方面,与嘎德忍耶主流支系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石塘岭苏菲派的关注,以至于对嘎德忍耶石塘岭的理解不乏有舛误。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和辨析嘎德忍耶石塘岭的历史源流,既可以还原嘎德忍耶石塘岭的演进历史,又可以认识该苏菲学派的特殊性所在。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8.
<正>汉文伊斯兰教著述是个很大的论题。国内的阿訇、经师、学者,从事伊斯兰教著述的,不仅有汉文的,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维吾尔文的作品,这里仅涉及汉文方面的伊斯兰教著述,下面简称为汉文著述。一、汉文著述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伊斯兰教于7世纪初创立后,有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到宗教体制定型的过程。(1)伊斯兰教发展过程中,苏菲主义具有宣教布道的特点。其后来华的苏菲传教士把苏菲神秘主  相似文献   

9.
<正>学者档案金宜久JIN YIJIU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阿拉伯哲学、伊斯兰教研究。代表著作《伊斯兰教的苏菲神秘主义》《中国伊斯兰探秘:刘智研究》《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当代伊斯兰问题》《王岱舆思想研究》《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苏菲主义在中国》,主编《伊斯兰教史》《伊斯兰教概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辞典》《十叶派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10.
“圣品”是伊斯兰宗教—哲学思想领域的重大论题,对我们了解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与思想理论,理解亚伯拉罕传统中的先知型宗教,知晓希腊哲学同伊斯兰思想的历史际遇,以及推动宗教对话和文明交往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此,本文分析圣品的概念、重要性,探讨伊斯兰背景下的圣品议题,重点阐述伊斯兰圣品的理论构建过程,主线为哲学家的理性主义诠释和教义学家、苏菲的批判发扬。  相似文献   

11.
苏赫拉瓦迪是伊斯兰哲学照明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伊斯兰苏菲主义传统和以伊本·西那为代表的穆斯林逍遥派哲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摄取古代以来流传于中近东地区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并加以折衷调和,创立了以精神之光的"照明"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照明哲学不但强调神秘主义精神体验与直觉的奠基性,也同时注重人类理性的认知功能,认为真正完美的认识是二者的结合。照明哲学是一种内容完备的体系哲学,不仅涉及传统哲学的各个领域,还对灵魂复归等宗教命题提出了深刻的哲学见解,对伊斯兰哲学的后期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在我国流传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对伊斯兰教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迈进。近两年来撰写出版的著作虽然只有10多部,但都有新思想、新观点,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说伊斯兰教的研究在求新中进步、发展,在求新中拓宽自己的领域。这些著作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伊斯兰教历史和当前伊斯兰思潮的研究,另一类是对伊斯兰教基础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罕伯里学派传统上被认为只是逊尼伊斯兰四大教法学派之一,其实是一个涵盖教法、教义、伦理等领域并有思想体系的综合性学派。研究罕伯里学派对我国的中东外交事务和国内宗教治理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学术研究价值亦不容忽视。本文从独特视角呈现罕伯里学派在教义学领域的传统主义立场、代表人物与特色主张,并对其与"凯俩姆"、苏菲主义、瓦哈比运动、当代赛莱菲耶的关系进行新解读,以期推进相关研究,助益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金宜久,1933年10月生,安徽寿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得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证书。金宜久先生著述宏富,专著与主编著作近20部,论文近百篇,著述涵盖伊斯兰教诸多分支学科,重点研究领域为伊斯兰教历史、伊斯兰教与政治、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等。主要代表性著作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史》《当代伊斯兰问题》《中国伊斯兰探秘》《王岱舆思想研究》等。金宜久先生是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研究伊斯兰教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
苏菲神秘主义以其独特的真主观逐渐成为伊斯兰教的主流.随之在伊斯兰世界兴盛起来的细密画,在神秘主义的风格观、时空观、色彩观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自唐宋时期传入我国后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始终走着一条中国化之路。如何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化语境两个维度认识伊斯兰教,以及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发展历程,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议题。近日,《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名家谈中国伊斯兰教与研究》的出版就是针对上述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这是一部以口述史为主,对伊斯兰教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访谈录,全书25万字,分四个专题,收录了16篇访谈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济南清代道光年间的左廷荣汉文-阿拉伯文墓碑碑文的考证与研究,介绍了清末左公的苏菲行迹、朝觐经历及碑刻反映的华北地区苏菲的某些面貌与伊斯兰教中国化因素等相关内容,认为它是一件在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中具有相当价值的碑刻。  相似文献   

19.
<正>《归真要道译义》一书为清代经师伍遵契翻译的伊斯兰教著作,原作者是12世纪伊斯兰教哲学家拉齐,原著为波斯语,名为《米尔萨德》,该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伊斯兰教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经学系传谱》记载,明清时期的经师多喜讲授《米尔萨德》,《米尔萨德》还被列为经堂教育的必修教材。"命"与"性"是《归真要道译义》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一方面它们对应着伊斯兰哲学中的灵魂观念,另一方面被译者用极具儒学特色的"命"和"性"概念表述伊斯兰的灵魂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既有利于深入研究伊斯兰哲学的深刻义理,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麻扎朝拜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麻扎朝拜的历史、种类和活动,指出维吾尔族的麻扎朝拜活动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的圣墓朝拜的异同,以及维吾尔族在朝拜对象和活动内容上的特点。麻扎朝拜受到当时流行于新疆的萨满教、英雄崇拜、祆教、佛教、景教等各种信仰的影响,并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徒观念掺杂糅合在一起,尤其是苏菲主义依禅派教徒对其教派领袖(即依禅)的狂热崇拜对麻扎朝拜更是影响深远。依禅派信徒们围绕着其所崇拜的依禅们的麻扎举行宗教活动,这一特点丰富了麻扎活动内容并且扩大了麻扎的影响。而伊斯兰教的苏菲派、中亚的和卓朝拜使麻扎朝拜更加深化并上升到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