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刘锡钧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疾苦萦记心头的政治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的始终。尽管邓小平同志不曾从哲学上系统地论述价值、价值观念问题,但在...  相似文献   

2.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因此,“在军队里要讲信念,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也要讲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191页)小平同志这里讲的信念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仰。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而信仰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的评价漆玲“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在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中指出:这部光辉文献显示了邓小平同志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首创精神,以及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这里,我们只想就伦理思想而言,以说明邓小平同志怎样续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表现了首创的精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伦理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精神建设的利益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是激励和支撑民族精神的关键因素,也是民族精神的内在基础。与民族精神相关的利益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民族精神建设需要建构利益调控机制,即包括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工具的系统。在完善利益调控机制中加强民族精神建设需要激发利益主体的实践创造力,通过利益杠杆实现利益配置的和谐性,提升利益措施的现实调控度。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人民包括55个少数民族群众,都在以各种方式缅怀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屡建功勋的光辉一生,继承和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科学理论;歌颂改革开放政策给民族地区和各族人民带来的幸福和富裕。我们宗教界人士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关心、重视宗教问题,制定和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更多的感受。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他的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没有…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个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引起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其中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个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引起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其中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9.
王小明 《法音》2004,(9):44-45
本刊讯今年适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上下均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缅怀这位世纪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004年8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历史功勋,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做理论工作的同志,要花相当多的工夫,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邓小平文选》第40页)从道德领域探索毛泽东伦理思想体系,研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展开它的丰富内容,是伦理学界的一件大事。 现在,刘广东同志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而撰写的《毛泽东伦理思想简论》(以下称《简论》),终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本填补空白的开创性的新作,值得欢迎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简论韩振峰邓小平同志的精神文明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观点,对于当前我们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精神文...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的思想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伦理思想探要蒋兆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理想、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他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中,包含...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谈话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同志的谈话,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中国的改革正面临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抓两手”(“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和“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的这一说法,既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立场、观点,又是观察社会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尽管这一说法在实践上还没有能完全实现,但是,在理论上似乎已经属于“无需论证”的课题了。但是,“两手抓”和“抓两手”这一说法是不是只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之间?我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本身也同样存在“两手抓”和“抓两手”的问题。由于这个“说法”还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重视,因而在客观上影响了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选同志的逝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他的业绩和精神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在推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广大知识分子更应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编辑了这篇文章,一方面缅怀王选同志的功绩,追思他的高尚精神;另一方面,激励后来学者不懈努力,勇攀科技高峰,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4,(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发行。今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通知》。这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佛教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根据全国政协第八次主席会议的精神,现就全国佛教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有关部署通知如下: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录了邓小平同志从1982年至1992年期间的主要著作。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价值观研究综述袁祖社价值观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此一问题,学术界近年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邓小平价值观的内涵及本质邓小平同志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对此,理论界有不...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心得胡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倡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逝世,对我国人民和我们的事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把他所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实际行动寄托我们的哀思。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时此刻,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丰功伟绩,自然会回忆起与邓小平的名字密不可分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即实践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这一事件的实际发生、发展过程和实质来说,这是一次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的思想大解放、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