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胜 《中国宗教》2022,(9):78-81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坚持从全局高度认识把握宗教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不断开创党的宗教工作新局面。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回顾党代会与党的宗教工作,进一步理解党在不同时期推进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是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邓小平理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我们党制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归功于这一理论的指导。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科学结论。邓小平一生追求的伟大目标,如果用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基于掌握革命话语权的现实需要,通过开展诸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学理对话,逐步形成深入结合中国实际构建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的实践路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构建三民主义理论时,将中国国情纳入考察范畴,并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具体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为创新话语方式、扩展话语内涵、提升话语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由概念提出、学理对话,逐渐过渡到形成革命运动的实践阶段,“社会革命”由此被纳入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构建的历史进程。五四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构建的历史过程与实践路径,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现实需要,折射出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4.
一毛泽东同志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著作,是对于我们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不断取得胜利的伟大指导力量,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贡献和发展。今天,我们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5.
聂资鲁 《学海》2002,(1):205-206
刘林元教授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以下简称“《丰碑》”)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丰碑》围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主题 ,讴歌了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卓越贡献 ,再现了八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伟大历程 ,提出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这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思路。作者深刻地指出由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所总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又指导我们取得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坚持它的基本原理,并在新  相似文献   

7.
张健明 《学海》2002,2(6):5-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需要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人民要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需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鸦片战争后 ,当时的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社会民主党选举胜利后,针对社会党人的特殊法律接连被废除。1890年4月,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写信给康拉德·施米特,称"运动的重心已经移到德国"。从那时起,正如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中所提到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公认的理论。恩格斯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矛盾的方面,确定了党的任务。社会民主党得到巨大的发展,增加了新党员。恩格斯在1890年8月10日写给李卜克内西的信中提到,这些新党员中的许多人没有充分阅读书报机会。恩格斯并没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 《法音》2024,(1):5-6
<正>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对哲学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关注,这是有原因的。在这个时期,在我国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以后占统治地位的,用列宁的话说那就是“消沉、颓丧、分裂、涣散、叛卖和色情代替了政治活动。追求唯心主义哲学的倾向加强了;神秘主义成了掩盖反革命情绪的外衣。”①在这个时候提到日程上的任务就是保卫无产阶级的党,捍卫马克思主义原则、党的哲学理论和科学历史的基础、党的世界观。这个任务是由革命任务的需要决定的。在新的革命准备阶段,理论工作要服务于党的政治斗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当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二大路线指导下,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时刻,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我们进行庆祝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胜利,加以历史的分析和理论的概括,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本文试图对于中国近代从启蒙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的辩证法规律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局面研讨会侧记黎声最近,全国马克思主义学会当代马克思主义筹备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市场经济新体制与开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局面”研讨会。在京的30余名老中青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畅所欲言,热烈讨论,主要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哲学工作的使命(一)王东(北京大学哲学系)认为,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个根本性的变革,它给哲学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当今哲学思维的头等时代课题,是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局面,创造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形态,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精神奠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精神脊柱。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形态,应当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熔为一炉的理论升华,它要站在世界历史新型期的高度,回答现代三大挑战。构成当代世界历史新型期的本质内容,是五大革命(即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先导的产业革命,以市场全球化为表征的商业革命,以人民参与制民主为特点的政治革命,以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哲学观念为核心的文化革命,以走向每个人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长远前景的人的革命)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三大挑战,是指以现代科技革命为潮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何怀远 《学海》2014,(6):5-10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围绕开展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取得革命胜利的主题,强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全党做出了示范。他创造了不唯书、不唯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革命理论,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和政治结构,实事求是地制定阶级政策,形成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建立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革命军队;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弄清了在一个农民大国如何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社会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建立了一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了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要与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时期社会和宗教实际相结合,要与党的总任务、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相一致,必须体现时代性;要研究中国宗教的特点,找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并采取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必须把握规律性;要从本国宗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在理论、制度、方针和政策上有所创新,必须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王东生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由此发生了一系歹U“左”的和右的错误。邓,j。平同志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实质和精髓,阐明关于...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6)
"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内容,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沂蒙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产生的重要基础。沂蒙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前进的历史,也是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沂蒙早期党组织对教育和引导群众实践的探索,起到了唤醒群众思想觉醒和行动自觉的重大作用,构成了沂蒙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生成的早期政治基础,也为后来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的重要哲学著作《矛盾论》同其姊妹篇《实践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批判了党内曾经一度严重存在的主观主义思潮,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50年来,《矛盾论》在我们党的思想理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系统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广大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中倡导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他努力研究中国革命问题,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是我们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所不可忘记的。  相似文献   

19.
杨耕 《现代哲学》2003,25(1):1-9
江泽民同志在论述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思想理论准备工作时指出,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强调十六大报告要“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作出回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无疑,十六大报告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南,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反对宗教有神论,把人民的福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