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千禧年开始以神学为主题的对丁光训的访谈中,他那些听起来似乎不暇思索,自然浅近的言说,却和他的相关著述几乎是天衣无缝地吻合。显然,丁主教对自己的神学思考和神学思想已是烂熟于心,驾轻就熟。于是,无论是言说和著述,他特有的深邃和丰富便都在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2.
神学与现实     
高友洪 《天风》2001,(9):16-17
每一个信神的人都有自己的神学,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持守和运用或浅或深,或对或错的神学。每一篇讲章,每次祷告,每一个问题被带进信仰进行思考,也都是神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谈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教育"与"神学"的概念的理解,指出"教育"所具有的双重意义,即灵性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互益,以及为人的发展与为教会和社会承担责任的双重使命。希波主教奥古斯丁提出"神学是关于神的理论或论述"以及当代中国神学家们提出"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二是从基督教历史中选择一些神学教育体系的典型实例来说明多维度的神学教育理念。比如古代犹太人的神学教育模式、早期基督教发展过程中的神学教育特色、中世纪的大公教会传统的基督教神学教育,以及宗教改革后的若干神学教育等。最后,就当前中国教会的发展情形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主要集中在:"敬虔"的追求、"学问"的装备、"实践"的推行,以及中国基督教博雅神学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9)
<正>任何神学思潮都是一种回应"当下"的神学。任何神学都离不开具体的处境,中国神学也不例外。赵紫宸在其《神学四讲》中曾清楚地指出,中国神学家不能在真空中做神学,而只能在具体的处境中做神学。离开了自己生存其中的具体的历史一文化、社会一政治处境,中国神学家就无法真正进行中国神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神学浅议     
一什么是神学?什么是神学?圣安瑟伦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神学是寻求理解的信仰”。这一定义有助于我们了解神学的本质。首先,这一定义表明神学是信仰的活动。就是说,神学是一个以信仰为中心的活动。因此,我们有理由承认,神学应当发生在信仰团体中。所谓信仰团体,是指彼此生活在一起,并有共同信仰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6.
蔡同立 《天风》2004,(5):34-35
先知的神学,一直代表着以色列的社会正义和良知。先知们怀着对上帝的虔诚与忠心,热切地关注着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先知的神学总是把以色列人民的现实生活与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忧国忧民,是爱上帝和爱国的典范,是上帝真正的仆人。他们宣告上帝的旨意,传达上帝的信息,预告历史的未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尊敬。客观地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先知神学,有助于我们领悟上帝对以色列民族的逐步带领,也能帮助我们今日进行切合时宜的神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王从友 《天风》2008,(21):24-27
中国基督教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已经10年了,10年来,神学院校始终是神学思想建设的基地,在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08年9月23日至25日,全国各神学院校的代表相聚金陵,以"神学教育与课程设置"、"神学教育与中国教会"、"神学教育与中国文化"、"神学教育与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研讨,勾画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体系的美好蓝图。本刊摘编部分与会者的真知灼见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8.
黎新农 《天风》2003,(4):36-43
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既需要圣经的支持,也需要神学的思考。鉴于教会多从“救赎神学”思考问题,故本文特从圣经出发,对“创造神学”源流作一点探索。希望能从创造神学角度理解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所观察和分析的有关“创造”的经文材料,是犹太宗教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更是基督徒释经和进行神学思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文本”。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上对“创造神学”的反思,则为中国基督徒今日从“创造神学”角度探索“神学思想建设”之路提供助益。本文提供“创造神学”思想“文本”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试图从创造神学层面理解“文化”,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融会提供一点神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王雷 《天风》2022,(1):14-16
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会在中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之举,也是中国教会与当今中国之处境和情势融为一体的必然趋势.神学思想的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核心和首要任务,而作为我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基地的各神学院校,其神学思想之中国化则更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持续推进神学院校神学思想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近来我国基督教内时常有人提到神学思想建设。神学思想建设是维护基督教基本信仰的,绝不冲击或改变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经过神学思想建设,我们的基本信仰得到更合情合理的解释,从而使信徒更理解和确信自己的基本信仰,使教外朋友也更愿意聆听教会有以告人的福  相似文献   

11.
王以诺 《天风》2003,(8):32-33
中国神学的出路,在于神学思想建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在中国教会存在着不少消极的神学思想。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就是为了引导的方式来消除这消极的神学思想,建立积极的,更符合圣经整体信息的神学思想。现在有不少的传道人,信徒喜欢讲的一个话题是,现在社会上的罪恶好像挪亚时代的罪恶、罗得时代的罪恶一样,说明主马上就要再来了;有一首在各地教会流行的诗歌也表达这样的意思,其中的一句歌词这样说:空中的异象,时代的潮流显明主快要再来。我认为作为  相似文献   

12.
赵紫宸(1888-1979)是20世纪中国基督教一位杰出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徒作家、诗人、圣诗作者和著名的教会领袖。他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基督教神学。他的神学是其在自己的文化、社会、政治处境中信仰寻求相关性解释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其处境神学的思考中,他又努力寻求基督教的独特性。在其构建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努力中,他清楚自己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他是基督徒,更是中国人。他竭力要说明的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应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因此多一个基督徒,并不会少一个中国人。基督与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神与人、宗教与伦理是其神学运思的两个焦点,通过这样的神学思考,他试图构建一个为人生为社会的基督教。他的这种努力也表明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徒可以也应该有双重的效忠。  相似文献   

13.
贵州六盘水市基督教神学班(两年制)于去年5月开学,笔者是第一次被聘到神学班上课,自己却又在这里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比我在神学院读书时所受的教育更有意义。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神学自古以来便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神学若要忠于使命,必须在任何处境中期待和聆听上帝的声音。基督教的真实存在是穿越历史而非超越历史,基督教思想的真正构成是结合文化而非脱离文化。可以说处境性和处境化是神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处境化也是中国神学研究的一个必然的要求和途径。中国的神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以《圣经》的教导为基础,从教会的传统和中国民族文化丰富的宝藏及现实处境中进行思考,从而建立真正意义的中国神学。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国基督教内时常有人提到神学思想建设。神学思想建设是维护基督教基本信仰的,绝不冲击或改变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经过神学思想建设,我们的基本信仰得到更合情合理的解释,从而使信徒更理解和确信自己的基本信仰,使教外朋友也愿意聆听教会有以告人的福音。因此,首先,我们不要害怕神学思想建设,我们大可欢迎神学思想建设这件大好事。基督教存在到今天已有两千年。在这两千年中,它的神学思想建设一直在进行。它越来越建设得美好。不说建设,说发展也可以,说调整也可以,说提高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阿根廷神学家斯坎诺内著作的分析,讨论了解放神学的基本脉络,特别指出六八年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这一事件对解放神学的重大意义,在教会内部则是有着长久历史的社会教义传统本身可以提供对解放神学的支持,这在解放神学的方法论问题上尤为重要,而在方法论上的不同使得第二代解放神学有别于第一代解放神学.最后笔者吁请关注六八年,关注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7.
蒿志强 《天风》2004,(2):29-30
一、神学的定义——是什么 “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丁主教在其文集中将这种神学思考总结为如何把基督教的信仰和生活的现实结合起来,成为既合乎理性又具有超越能力的理论。当代著名神学家约翰·麦奎利(JohnMacquarrie)定义“神学是通过参与和反思一种宗教信仰,力求用最明晰和最一致的语言来表达这种信仰的内容”。因此,神学就是教会在具体看得见的事工中所进行的“参与”即行动和“反思”即思考。常言道“不仅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实践总结出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神学是通过参与和反思一种宗教信仰而进行的,这是进行时态,不是一次性完成。尽管我们每个人(包括教牧与平信徒)的所做所思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得尽上本分。教会兴衰,匹夫有责。  相似文献   

18.
汪维藩是当代最重要的中国神学家之一,本文尝试从汪维藩对“中国神学”的理解、汪维藩神学思考的资源、以及汪维藩中国化神学的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其神学中国化的努力作一浅探。笔者认为,在其神学思考中,汪维藩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相连接,但同时又不失以圣经启示和基督教传统作为其中国神学思考的规范。中国神学要成为一门中国学问,就应是“践履之学”,是“效法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首先,他认为,以圣经为权威、为规范,应该是在中国做神学的不拔根基。其次,他珍视两千年来的基督教传统,将基督教传统看为中国神学思考的源头之一,任何割断教会传统的中国神学,不会有生命力。再次,对他来说,中国神学家还有自己的思想之井,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能让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相激相荡,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阐释基督教信仰。复次,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来自中国基督徒信仰群体和个体的信仰经验。汪维藩神学中国化的智慧可以从他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中反映出来。道成肉身是他整个神学的起点,而三一信仰则是他整个神学的基石。他以基督为中心的道成肉身的神学是以上帝和人为两个焦点。在中国神学的戏剧中,既不是上帝的独角戏,也不是人的独角戏,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的神学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神人共在的神学”。他的神学思考在严肃地对待圣经和传统的同时,又严肃地面对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也是今后的中国教会神学工作者在神学中国化的思考中,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岳兆杰 《天风》2005,(10):45-45
所谓神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神的学问。社会层面中的不信仰上帝者和信仰上帝者,对这信仰有触及、有兴趣、有关注和质疑。因此可以认为,神学是对基督教信仰在社会层面中,展开了带有学术性、可陈述性、理性地思考,诠释、论证、充实、反思和检视。不信上帝的社会学者研究基督教神学,就在如此进行。信仰上帝者思考神学也在如此努力不懈。  相似文献   

20.
神学与信仰     
肖奕星 《天风》2002,(1):58-59
如何理解神学与信仰的实践关系,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笔者就此谈及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一、神学是为信仰历来神学都是为信仰服的,而信仰也离不开神学。只有正确的神学思想,才能引导我们的信徒和教会有一个正确、完善的信仰,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我们所信仰的上帝,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实人生。以至使我们的信仰不会偏离真理,避免走向异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