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远远看去,威斯敏斯特教堂并不高大,也谈不上气派,只是一座普通的古建筑。这样的教堂在欧洲是算不得什么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欧洲也十分常见早期的哥特式模样。然而,这座教堂的名气却不小,它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亚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对于英国的百姓来说,它的政治地位也几乎与白金汉宫相当。这不仅因为它是大多数英国人寄托精神信仰的所在,更重要的,它还是英国王室历史悲欢的见证。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总是在英国经历重要历史时刻时进入世界的视野。1997年9月6日,英国王室在这座教堂为戴安娜王妃举行了葬礼,当时曾有媒…  相似文献   

2.
大师与小国     
当我越过一条白线,从罗马将双脚跨入这个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时,圣彼得大教堂的巨型穹顶及前面的大广场,让我一下子置身在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中。仅有0.44平方公里的梵蒂冈,教堂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这种恢弘的气势让我体验了宗教在西方的意义。 这座凝聚着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贝尔尼尼等智慧和心血的宗教建筑物,以充分展现文艺复兴精髓之魅力,成为世界各地蜂拥而来的朝圣者和旅游者的观光目标。精美壮观的372根贝尔尼尼柱廊,敞开双臂环抱着圣彼得大广场,并为教堂围起了一个得体的庭院。矗立在广场中央…  相似文献   

3.
胡泉源 《天风》2016,(11):35-37
正二、中国教会现有的几种教堂模式我们来看中国教会现有的教堂建筑风格~1。可以尝试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其分为几种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风格和类型:1.移植(嫁接)式:这个时期的教堂建筑都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的教会是西方差会传福音后建立起来的,教堂的模式就是所属母会的翻版,甚至  相似文献   

4.
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督教堂,既可以为"体现中国特色"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教堂建筑的多样性"提供样本,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基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准确把握教堂建筑对宗教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堂建筑与传统建筑、民族建筑的关系。在我国现存很多具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会信徒人数超过2000万,教堂5万多所,现仍以每年数以千计的速度在增长。教堂作为弟兄姊妹们聚会敬拜神的地方,它的建设是教会发展的重要标记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福音无声的见证。但当前中国教会的教堂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创作于1513-1516年间,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想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在陵墓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尊《摩西》雕像.  相似文献   

7.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耸立着一座色彩斑澜、风格独特的东正教教堂。它与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交相辉映,是红场上显著的标志和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它们一起构成了俄国的象征、莫斯科的名片图案。这座教堂,就是举世闻名的瓦西里升天教堂。它每每出现在有关苏俄的书刊封面上和电视荧屏上,许多人,即便是没有到过苏俄,想必也会在脑海里留有它的深刻印象。然而,它来历如何,建筑结构怎样,有什么样的意蕴等等,却是大多数外国游客所不知道的。瓦西里升天教堂的正式名称叫作波克洛夫教堂。但是更加广为人知和被当地俄国人通用的是它的别名…  相似文献   

8.
抬头仰望那高耸的十字架,侧耳倾听那一曲曲悦耳的赞美歌声,早晨人群涌动着进入教堂祈祷敬拜,晚上在灯光辉煌的圣殿中颂扬。夏季,满院的鲜花艳丽多姿,放出迷人的香气,冬季,雪花飘飘,银装素裹,教堂更加雄伟壮观。这就是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油坊街147号的基督教哈利路亚教堂。哈利路亚教堂兴建于1998年11月11日,2000年8月29日竣工落成。占地面积44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93平方米,其中教堂面积为4493平方米,分为一、二楼和地下室三层,一次可容纳3000多人聚会。哈利路亚教堂是一座东西方建筑艺术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交融的典型的当代哥特式建筑。…  相似文献   

9.
一座基督教堂,一段与司徒雷登父子的不解情缘。在杭州商业繁华区的中山北路天水桥旁,有一条著名的小巷,因这里有一座耶稣教堂,故取名为耶稣堂弄。这座教堂。就是近代著名的天水堂。  相似文献   

10.
胡泉源 《天风》2016,(10):27-29
正教堂建筑伴随着教会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会之所信在特定时代的一种表达和传递。基督教在华的发展历史,同样也可从教堂建筑的发展中一窥端倪。当下在教堂建筑上存在的种种现象,也恰恰成了此时期教会在表达信仰的核心内容(神学思想)上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从中发现从原封不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做礼拜不就是到礼拜堂去唱唱诗、听听道吗?说得不错,可是不少信徒对做礼拜的真正含义还是模糊不清。其实,进教堂好比古时进圣殿、去圣所,是信徒朝拜神、与神交通的地方。既然如此,进了教堂就应当严肃,  相似文献   

12.
向明 《天风》1995,(8):29-29
有人认为做礼拜不就是到礼拜堂去唱唱诗、听听道吗?说得不错,可是不少信徒对做礼拜的真正含义还是模糊不清。其实,进教堂好比古时进圣殿、去圣所,是信徒朝拜神、与神交通的地方。既然如此,进了教堂就应当严肃,  相似文献   

13.
正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教堂建筑风格。近代贵州中西合璧式的天主教堂就是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堂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遗存不但为中国建筑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同时也为教堂建筑中国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值得深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腊月的严冬天气,每天清晨五点,都有一位80岁的老人准时地静候在傅家天主堂大门外。大门开启,他就虔诚地依次在三圣台前跪拜祈祷、诵经。七点弥撒开始,他默默入堂参与弥撒圣祭,几十年如一日。这位老人就是专心一致敬拜天主的黄老先生。从1983年傅家圣母玫瑰堂复堂后,黄老先生一如既往每一天来教堂敬拜圣母,整整十八个春秋。黄仁元老先生出生在浦东蔡家宅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从小就受其家庭及附近教堂的熏陶,读经、读书,参与教会的各项礼仪,所以在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敬主爱人的种子。在文革时期,教堂关闭,他仍保持坚强的信德,常独自骑上自行车到佘山教堂,跪拜在教堂门外祈祷、念经。他来玫瑰堂后,进教堂他总是无杂念,双  相似文献   

15.
张丽红 《天风》2002,(2):42-42
我所在的教堂,位于黄河南岸的郎山脚下,这是一个可容纳几百个人的乡村教堂,四周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在这里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默默地耕耘着,他就是我们教堂的老传道——翟玉宝弟兄,我们都尊敬地称他翟先生。说起瞿先生,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很熟悉,哪个村起了纷争,哪个村渗入了异端,哪个姊妹病了……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在教堂建堂的那些日日夜夜,他更是身先士卒,吃住都在教会。为此,儿女提出了抗议,老伴发起了怨言,让别人捎信告诉他:反正他心里已没有了家,以后不用再回家了,在教会里生活好了。他听了一笑置之。教堂如期竣工了,可翟先生却瘦了一圈。从资金的筹措,到运料、到施工方方面面都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啊!  相似文献   

16.
何琦 《天风》2001,(1):40-43
80年代以来,中国教会在历经文革极左路线的封杀、停滞多年后再次获得新生。文革中被关闭的教堂重又开放,由于各地教会发展迅速,为满足会众崇拜活动的需要,各地教会陆续开始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细心的人若仔细查阅近些年来的宣传介绍各地新建教堂的图片资料,便不难发现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教会所新建的教堂大多是新哥特式,或“仿新哥特式”样式的教堂。似乎,新哥特式教堂已成了中国新建教堂的唯一仿效的建筑样式,这实实在在是中国新建教堂在建筑设计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7.
有时坐在火车、汽车上旅行,隔着车窗蓦地发现鲜红的十字架高高耸立在一建筑物的尖顶时,我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惊喜:“那就是教堂!”我会向旁边的朋友介绍说:“是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敬拜、赞美神的神圣地方。”好多不信主的朋友也会随和说:“是啊,虽然我们还没有皈信基督,但一走进你们的教堂,仿  相似文献   

18.
利百加 《天风》2012,(6):47-47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在我6岁以前,我们一家3口和外婆一起住在靠海的一个小半岛上。岛的名字叫"礐石",岛上有一座100多年历史的小教堂名叫"礐石堂"。外婆是教堂里的义工,妈妈是诗班的一员,每个礼拜天爸爸都会带着我做礼拜。  相似文献   

19.
在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家庭是第一重要的,其次便是教堂,排在第三位的是咖啡馆。据估计,有近95%的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徒,他们也从没有想过信仰其它的教派。这些人从小在教堂里长大,普遍都受过教堂的教育,并且在教堂里举办婚礼或葬礼。虽然许多的大教堂是艺术的博物馆,然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教堂更像是一个避难所,一个精神上、宗教上,也是身体上的避难所。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贫穷的意大利人走进教堂,打开纸包,取出香肠和面包,在那里进行一次自助午餐还可以见到一些年轻的母亲头上包着头巾和手帕,在教堂里快乐地给孩子喂奶。所以,…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方舟     
清晨的阳光披洒在深圳梅林路方舟形的宏伟教堂上,浅灰色的外墙在阳光下分外圣洁,这是梅林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简约、明快的中国最现代的教堂──梅林教堂。没有哥特式的尖顶,没有彩色玻璃和中世纪的圣画,与传统罗马哥特式教堂大不相同的是,它突出的是线条。设计者的理念是要在中国的特区建造一个与时代进步相称的、有中国特色与基督教传统互为一体的新世纪的教堂。梅林教堂依山而建,教堂外形似方舟,仿佛一只硕大的方舟停在翠绿的山脚下。教堂钟楼高耸入云。从北环大道下来一进梅林路就远远望见十字架。梅林堂的美是开放的,她随时都像一个温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