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蕾初绽——智能超常儿童追踪研究》一书,是一本关于我国智能超常儿童的研究专辑。它由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编辑,青海人民出版社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在全国出版发行。该书内容有:一篇综合性研究报告。它概括了自1978年到1981年以来,全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的成果.对于什么是超常儿童?怎样鉴别超常儿童?超常儿童具有哪些突出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成长发展的道路的特点等许多重要问题,作了初步的总结。十九篇超常儿童追踪研究的个案报告。其中:有的三、四岁能识两千多汉字;有的五岁能作文.有的四岁会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的六岁能心算六位数乘六位数的算题,同时,书法绘画的功艺非凡;有的九岁能解高考数学题。有的七岁掌握三千多个英语词汇,能用英语与外宾会话。他们之中,有的三岁十个月上小  相似文献   

2.
   《心理科学进展》1986,4(4):7-7
由全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主持,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力协助下,超常儿童鉴别与教育培训班于1986年7月25日开始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九天的培训班。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洪德厚副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副研究员代表超常儿童协作组做了报告。培训班由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一些专家、学者授课,  相似文献   

3.
郑钢   《心理科学进展》1987,5(1):74-79
法国的超常儿童研究有其一些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参考。不久前,法国出版了Jean-charles Terfassier所著《是超常的天赋,还是麻烦的早熟?》一书,书中全面地叙述和评价了法国超常儿童研究的发展、现况、研究方法、一些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认识上提出了关于超常儿童的“不同步综合症”的观点,并介绍了家长和教师可用以判断儿童智力发展早熟情况的有效方法。书作者是一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超常儿童研究专家,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病理学研究以及职业指导咨询工作多年。1971年他在法国创建了超天才儿童研究协会并一直担任主席,1975年世界超常儿童理事会在伦敦成立后,他任该组织理事至今。由于上述一书尚无中译本,本文将概要译述该书中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这些资料能对我国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超常儿童心理研究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90,23(2):3-16
本文总结了我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十年研究主要结果。 内容分五个部分:(Ⅰ)简要地考察了从神童到超常儿童概念的历史发展。(Ⅱ)概述了我国研究者关于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和个性以及两者关系比较研究的结果。(Ⅲ)总结了对超常儿童的鉴别原则、程序及实践。(Ⅳ)分析了我国关于超常儿童和少年的教育实验,指出了进展、主要特点和现实意义。最后,是对我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坚持十年协作研究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3—6岁超常与常态儿童感知观察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连云 《心理学报》1987,20(2):98-104
本实验是全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为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设计的一套实验之一。目的是探讨3—6岁常态儿童感知观察力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水平与特点,为鉴别超常儿童的感知观察力取得参照指标。 实验是根据观察过程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实验的结果,经检验效度与信度较高,因此本实验对3—6岁儿童感知观察力的测量是有鉴别力的。 通过实验发现在3—6岁常态儿童之间观察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3岁与4岁之间发展得快,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比其它年龄阶段之间发展得幅度大。 通过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比较研究,发现4岁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之间,在质量方面的差异比数量方面的差异更为显著。这一结果,对今后超常儿童研究工作的重点具有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一年来各协作单位关于超常儿童的研究进行的简要总结,着重在根据现有调查和追踪研究的材料,概括出超常儿童共有的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对进一步开展协作研究提出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
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之间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之间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李淑艳(佳木斯师专)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对非智力因素探讨很受重视,对于超常儿童也不例外.国外有对超常儿童动机类型、独立性、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等等.关于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在人格特征方面系统的对比研究则很...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是根据1981年全国十个地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协作组》共同拟定的研究方案在上海地区进行实验的结果。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控制儿童的认知条件,初步探讨影响儿童数学概念稳定性的因素,以及7—11岁儿童数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趋势。实验对象取自华东师大附小,分7—11岁五个年令组,每个年令组均按±4个月为范围,每组20人,共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的《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专辑》一书即将出版。本书特意约请了十几位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工作者撰文,他们从各个不同方面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分期间题。文章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內在逻辑为依据,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张博  黎坚  徐楚  李一茗 《心理学报》2014,46(12):1823-1834
以北京市某中学和某小学11~14岁之间294名学生为被试, 其中超常儿童131人, 普通儿童163人。采用推箱子任务, 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数据, 从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和认知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差异。结果发现超常儿童在问题解决能力的三个维度上均优于普通儿童, 两类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模式不一致:超常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先快后慢, 快速发展期在11~12岁半之间; 普通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先慢后快, 快速发展期在12岁半~14岁之间。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差异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3,(12)
【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专辑】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开幕词 帕巴拉·格列朗杰12/3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赵朴初12/5 -一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周绍良12/14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和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张声作12/21关于修改《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报告 刀述仁12/24中国佛教协会章程12/26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12/28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12/33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2/34关于汉族地区佛教寺院向全国和地方佛教协…  相似文献   

12.
周林  唐燕  王竹颖 《心理科学》2000,23(5):609-610
1 引言  自 1 985年 ,在北京第八中学办起了超常儿童教学实验班 ,是用来满足超常儿童特点的特殊教学。十几年来 ,已有五个班的小学生在短期完成了初高中全部教学、升学的工作 ,应该说 ,这样的特殊教学对超智儿童的早期开发有积极意义。少儿班学生达到了知识的“超常”是有目共睹的 ,西方一些教育心理专家对这样的特殊教学效果也点头称是。现在的研究是采用多种能力测验考察进入一段教学后高智力学生的智能心态 ,为保持和修改超常儿童中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是查子秀研究员1 986年主编的智能测验。该测验分出…  相似文献   

13.
一、人的因素传入日本和人的因素研究在日本,使用“人的因素”这个术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早在1920年,心理学研究所编辑的心理学杂志出版了一期《人的因素专辑》。1921年由田中编写的《作为效率研究的入的因素》是日本第一本关于人的因素的书。作者在书中讨论了提高效率、工作研究、疲劳以及关于人的动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激励等等一些心理学问题。在日  相似文献   

14.
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追踪研究五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86,19(2):13-22
为适应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需要,1978年我们开始对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协作调查和追踪研究。 本研究采取对超常和常态儿童进行动态纵向的比较研究。研究中运用多种指标和各种方法,突出以思惟为重点,并兼顾了非智力因素。 五年来研究表明,超常与常态儿童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发展的程度和速度方面,而且表现在发展的过程,形式和特点方面。研究并初步总结和概括了超常儿童多种类型,共同的心理特点,以及成长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教育应当从小抓起、从儿童抓起,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对此,许多教育家还作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儿童德育研究不够,国内还没有一本比较系统论述儿童德育的专著,这不能不说是德育研究中的一个缺陷。前不久,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杭州幼儿师范高级讲师冯华同志编著的《儿童概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的出版是我国儿童德育研究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8月20日,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召开"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刊出版座谈会,并举行"致敬创刊70年"荣誉证书颁发活动。在全国10130种期刊中,有102种期刊获得"致敬创刊70年"荣誉称号,《天风》是宗教界公开出版发  相似文献   

17.
查子秀  周林 《心理学报》1993,26(4):3-11
为期四年的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验,详细考察了超常儿童在特殊班级教育条件下的学习潜力、认知和个性发展及身体发育等情况。结果显示,这种教育形式既适应了超常儿童较大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他们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激发了他们积极的个性特征,而且身体发育良好。从而证明,特殊班级的集体教育对中学阶段的超常儿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项针对10岁超常儿童特点安排的教学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和促进超常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为期十周的教学结果表明,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被试在思维的可塑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产生蕴涵意义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推理思维等方面受益.同时,为超常儿童教学中适当地发展一些有关思维方式的课程提供了积极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由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编辑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辑录了1982年4月在洛阳召开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的30篇论文和于光远在会议上的讲话,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某些阶段哲学思想的评述;二、探讨了马克  相似文献   

20.
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建农  徐凡 《心理科学》1997,20(5):468-468,,477,
1问题提出在超常儿童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超常儿童的创造力(Creativity)与智力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创造力是儿童超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成超常特征的关键成份,是智力的一个维度。另一方面,许多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却表明,智力超常儿童的创造力与其智力之间很少相关或相关很低.对此,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当智力水平达到某一程度后(如IQ>120).创造力与智力可能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或者说创造力是独立于智力的.另一种解释认为,目前的大多数创造力测验和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