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为基础,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对问卷项目进行修改,修订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以314名初二到高二学生为被试进行预测,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项目进行调整,最终问卷包括67个项目.经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效标效度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选用728名初二到高三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1)总体来看,男生,尤其是来自重点中学的男生,其积极物理学业情绪要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消极物理学业情绪要高于男生;(2)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的积极低唤醒物理学业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且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的消极低唤醒物理学业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而普通中学则正好相反;(3)在物理学业情绪中,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的所有因子与物理学业成就皆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高唤醒(仅羞愧)和消极低唤醒(厌倦、无助、心烦-疲乏)与物理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俞国良  董妍 《心理科学》2006,29(4):811-814,81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34名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506名),比较了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的特点。结果表明:(1)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2)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3)总体来说,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女生,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陈京军  吴鹏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14,37(2):368-372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1209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结果发现,(1)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没有直接影响,它可以通过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学业效能和学习策略来间接对学业成就进行积极预测;(2)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积极预测学业成就;(3)消极高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消极预测学业成就。结论:学业情绪可以对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成就目标、学业效能、学习策略等中介变量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对124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学业情绪在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业成就间的中介效应,以及未来取向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后,学校氛围对学业成就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中介学校氛围与学业成就的关系;(3)未来取向显著调节学校氛围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直接路径,以及通过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影响学业成绩的间接路径;即学校氛围和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低未来取向的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强烈;而学校氛围对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影响在高未来取向的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强烈。总之,在学校氛围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的过程中,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实际干预时,可以通过改善初中生学业情绪提高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未来取向可以进一步调节该过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情绪弹性的理论构建,编制出二维结构的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问卷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积极情绪能力和情绪恢复能力两个维度,表明情绪弹性的理论构建是合理的;通过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可以作为测评青少年情绪弹性的有效工具。运用本问卷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青少年的情绪弹性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  相似文献   

7.
父母消极抚养方式与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20名小学、初中和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父母消极抚养方式与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检验父母消极抚养方式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适应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与孩子有关的父母冲突显著多于与父母自身有关的冲突,初中生报告的两种冲突显著多于小学生;母亲消极抚养显著多于父亲,父母对男生的消极抚养显著多于女生,父母对初中生的消极抚养显著多于小学生;青少年的抑郁、学习问题较多,在抑郁、不良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女生抑郁多于男生,男生的不良行为多于女生。在抑郁、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上存在显著年级主效应,初、高中生的抑郁、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显著多于小学生;(2)与孩子或父母有关的冲突越多,父母消极抚养越多;(3)父母消极抚养越多,青少年抑郁、不良行为、学习问题越多;(4)父母消极抚养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专业认同、学业情绪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与抑郁自评量表对32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抑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专业认同对积极学业情绪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只对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在专业认同对抑郁的影响中,积极低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温水煮青蛙”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73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物理环境目标结构、成就目标定向、物理学业情绪及物理学业成就的关系建构模型.结果发现:(1)物理环境掌握目标结构对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皆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而物理环境表现目标结构则只对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物理学业情绪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2)通过成就目标定向中介对物理学业情绪的影响效果,物理学业情绪在成就目标和物理学业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影响模式不同;(3)研究结果支持学业情绪控制-价值扩展模型.  相似文献   

10.
马惠霞  薛杨  刘静 《心理学报》2016,(5):529-539
测量中学生学业羞愧情绪,探讨诱发学业羞愧时的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调查191名中学生学业羞愧体验和情境基础上,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从292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34人作为高分组,30人为低分组,使用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他们产生学业羞愧和自豪情绪时的生理变化;又从347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问卷得分前后各20%的学生,比较问卷得分高低组的学业成绩,然后又将他们的成绩分段计算了学业羞愧问卷得分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学业羞愧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学业成绩较好和最好的学生体验到较多的学业羞愧。未来研究应注意学业羞愧对学生行为、学业成绩等影响的相关因素,发挥羞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中生670名,分别用学业情绪问卷、学习动机问卷和学习策略问卷来探讨学业情绪在先前学业成就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和认知-动机模型为基础,运用偏差矫正百分位的非参数Bootstrap法对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积极学业情绪在先前学业成就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间起完全中介效应;消极学业情绪在先前学业成就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为探索情绪刺激如何影响虚假记忆及其在分离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神经活动中的作用,以IAPS图片为标准情绪刺激,19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DRM实验范式,从行为、眼动和ERP三个方面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发现,情绪的唤醒度和效价都能促使虚假记忆的产生,只是唤醒度影响时程更早。眼动和ERP的联合分析还发现了在情绪刺激下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在神经活动层面上存在差异:早期虚假再认图片比真实再认图片需要更深的加工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晚期虚假再认需要更多的信息搜索、比较等加工来完成其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不同效价度和唤醒度的情绪刺激是否存在动机倾向上的分离模式。实验1要求被试对表情图片的动机倾向(趋近/回避)进行主观评分,发现被试对低唤醒表情或积极表情有更加趋近的倾向。实验2以运动的线索启动动机倾向(趋近/回避),完成情绪词效价判断任务,从内隐的角度考察情绪刺激是否存在动机倾向上的分离模式,结果发现,被试对动机倾向一致的情绪刺激的反应时更快。趋近的消极情绪词比趋近的积极情绪词的N2波幅更大,远离的低唤醒情绪词比趋近的低唤醒情绪词的LPC波幅更大。结果说明积极或者低唤醒的情绪刺激引发趋近倾向,而消极或高唤醒的情绪刺激引发回避倾向。  相似文献   

14.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 )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motional context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Forty‐sev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used a novel smartphone app to monitor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s, NSSI thoughts, and NSSI behaviors for 2 weeks. Momentary changes in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s predicted greater intensity of NSSI thoughts at the subsequent assessment, while only increases in negative emotion predicted NSSI behaviors. Immediately following NSSI behaviors participants reported reduced high‐arousal negative emotions and increased low‐arousal positive emotions, suggesting that NSSI may be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regulating emotion.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emotion regulation in NSSI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