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层出不穷的试验研究和不断更新的指南使人们对冠心病防治的认识不断加深,但指南的实施和普及却不理想,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并未真正受益于降脂治疗.现就NCEP-ATP指南的更新和目前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患者的依从性、医务工作者的医疗质量、药物有效性以及效价比与经济条件)及可能的改善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时机、方式、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以及内科治疗的选择,是关系到患者生命的首要问题。现从循证医学及冠心病治疗指南与医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的角度,探讨有利于患者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工作中寻求医生对指南的理解、运用的一致和平衡。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指南的核心要点述评基础上,针对欧洲血脂指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中的问题,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和循证研究证据,强调中、小剂量他汀是我国大多数血脂异常患者降脂达标策略,本文明确指出对推荐使用中、小他汀类药物来防治中国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无可争议。我们没有理由用大剂量他汀治疗中国的患者,更不应该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突击使用阿托伐他汀80mg的序贯疗法。呼吁广大的临床医生要在落实推广中国血脂指南的工作中,用最美的音符共同奏响降脂达标坚持他汀中国剂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冠心病的主要死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系列病因相同,但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预后差别很大的疾病谱.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共识.本文对最近发表的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并结合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遵循指南,恰当进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遵循指南,结合冠心痛患者实际情况和具体病变,恰如其分地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获益最大化,而风险最低化,是每一位心血管介入医生的追求和面临的问题。应正确和严格选择冠心病患者PCI适应证,合理运用PCI的各种手段,牢固树立冠心病全面治疗观念。PCI仅仅是冠心病全面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必要的介入、外科治疗和合理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如何遵循指南,结合冠心病患者实际情况和具体病变.恰如其分地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获益最大化,而风险最低化,是每一位心血管介入医生的追求和面临的问题.应正确和严格选择冠心痛患者PCI适应证,合理运用PCI的各种手段,牢固树立冠心病全面治疗观念.PCI仅仅是冠心病全面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必要的介入、外科治疗和合理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同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病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8.
2010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同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病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各国对心力衰竭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心衰学会公布的心力衰竭新指南、201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0年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09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实践指南工作组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及2010年我国的急性心力衰竭指南等.各国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乏亮点,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加重视血运重建的治疗作用、推荐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种新型β受体阻滞剂奈必洛尔等等.我们对以上几个指南做了浅要分析,以取长补短更规范的诊治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对高血压患者的最佳和规范化治疗,各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均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指南,并及时进行更新和修正。由于这些指南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医疗工作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困惑,通过运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论对四种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我国临床医师更好地将其运用于临床,从而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Depression prevalence is between 15% and 20%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such as those with angina, or after a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The presence of depression places 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 at twofold higher risk for further major cardiac events and death, as well as poor quality of life and early exit from the labour force. As a consequence, several learned societie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Heart Foundation of Australia, have published guidelines that recommend questionnaire screening to improv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depress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Psychologists in hospitals, community settings, and private practice can have a key role in the realisation of the National Heart Foundation of Australia's aims. We review the recent guidelines and outline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sts to identify and manage depress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he evidence reviewed suggests that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and problem‐solving therapy are frontline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 in CH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选取108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依叶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每日1次)和依苏组(口服依那普利片1片,每日1次),疗程6个月,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患者40例作对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及PWV,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较非冠t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o.01),治疗6个月后,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P〈o.01),而依叶组血清Hcy水平及PWV较依苏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从而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临床收集的187例青年(≤45岁)颈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青年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诊疗策略。目的在于帮助临床医师对青年颈心综合征进行识别,注意如何与冠心病心绞痛相鉴别,对防止病情延误,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排除冠心病,减少诊疗费用及避免冠脉造影的风险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稳定性冠心病通行的治疗策略是药物治疗的同时常规作冠脉造影,如果病变严重,则尽可能地作介入治疗。但最近COURAGE试验结果的公布,证实介入治疗仅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善预后。因此,我们要对PCI在稳定性冠心病中的作用和定位重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积极地预防及治疗,可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已经得到公认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引起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紊乱而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social stressors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Stress has been shown to cause changes i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increasing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A selec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xplores this relationship. Alternative treatment mod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therapies for the preventative and post hoc care of diseases, particularly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immunologic system deficiencies which could be related to stress. Implications are explored for implementing biofeedback, guided imagery, and str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supplemental treatment in cance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mmunologic diseases such as the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早期人们主要关注高尿酸血症对关节及肾脏的影响,但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用于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才逐渐关注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且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否直接和冠心痛的预后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高尿酸血症对冠心痛影响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们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进行了不懈的工作,溶栓、监护及介入治疗的出现挽救了众多生命。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临床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支架在狭窄等问题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治疗策略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