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者的审美是在口腔修复体制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医者面对一件自己以技术手段完成的良好修复体,会感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判断力批判》的两个重要任务——论证审美自律与连接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体系性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那么"美作为德性的象征"的命题恰好处于这种张力的节点之上.一方面,美的象征性必须以审美自律为前提;另一方面,通过象征,美成为从自然到自由过渡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命题,学界存在不少误解,或将审美理念与美的象征性混淆,或未精准说明象征的方式,或无法确定象征命题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功能.消除这些误解,首先要澄清"象征"一词在康德哲学中的功能(对理念的感性展示)和运作方式(对反思规则的类比),美对德性的象征才能被确定为审美反思和道德意向中主体内心结构的类似性——无涉感性关切的纯粹性和自我立法的主动性,或者说是消极的和积极的自由.在这种意义上,美对道德的象征不仅要与审美理念区分开来,也不能建立于超感性基底之上.通过形式性的象征关系,美与道德不仅在经验人类学意义上互相促进,而且在先验层面,美得以展望理知之物,成为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口腔修复体制作技术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辅助制作、从“去材成形”到“增材制造”、从间接制造到直接制造发展阶段。回顾和分析口腔修复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基本矛盾以及矛盾对立统一运动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口腔医生自觉地培养和建立自然辩证观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更好地把握口腔修复学发展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口腔修复体制作技术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辅助制作、从"去材成形"到"增材制造"、从间接制造到直接制造发展阶段.回顾和分析口腔修复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基本矛盾以及矛盾对立统一运动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口腔医生自觉地培养和建立自然辩证观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更好地把握口腔修复学发展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修复在恢复患者口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上 ,还要满足患者心理的需要。口腔修复设计在口腔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腔修复医生必须综合考虑口腔修复设计的各个要素 ,包括患者因素、医疗机构因素、医务人员因素 ,并正确处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为患者做出修复体的最佳设计  相似文献   

6.
油画艺术审美功能就在于弘扬自然、社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美的本质。油画艺术美的评价与标准是油画艺术作品艺术的价值体现。"按美的法则塑造自然物象,使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油画造型艺术创造美的座右铭。冷军的油画作品中,正是以体感美、质感美、空间美、技法美、构成美等油画艺术审美标准,诠释着作为油画艺术审美功能的优秀价值,为中国油画宝库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烤瓷固定修复是牙列缺损患者一种既兼顾修复体强度又兼顾修复美观效果的修复形式。目前在我国普遍开展 ,深受医患双方欢迎。在烤瓷固定修复中 ,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分析 ,分清优劣 ,权衡利弊 ,既考虑患者当前利益又兼顾患者长远利益 ,正确进行抉择。1 活髓牙选作基牙优点 :(1)选活髓牙作基牙 ,扩展了烤瓷固定修复的适应症 ,使烤瓷固定修复适应范围更加广泛。(2 )活髓牙有正常的代谢与反应能力 ,能维持牙齿各组织的健康状态 ,能灵敏显示修复体功能状态 ,如若产生继发病变 ,牙髓反应会提醒医师和患者进行及时处理。缺点 :(1)牙体硬组…  相似文献   

8.
审美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之一,它在实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经过巫术礼仪的洗礼,伴随着"人化"的进程,逐渐剥离为相对独立而又十分重要的精神需求。在批判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审美需要是一种情感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对形式自由观照、获得审美愉悦的需要。因而审美价值必然摒除了实用功利的直接目的,具有无私观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是和谐,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1]图书馆美学的真正内涵,就是要体现出图书馆外观美与内涵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野逸"是一个美学词汇、美学概念。"野逸"又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风貌。野逸之美就是自然之美,自由之美,超越之美。具体说,"野逸"指审美体验中人的自由的心灵境界;指艺术家潇洒超拔的艺术人格;指狂放疏野的格调韵致。野逸之美在人的精神世界、文学艺术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反思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得与失,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情境的关系中深入探讨美的本质,并辩证认识审美过程中审美认识和审美价值评价、审美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关系,正确区分美的本质和美产生的根源,以及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的产生根源和审美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循此路径逐步分析不难得出:美是事物通过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某些客观属性,在一定社会生活情境中基于某些相似性和主体发生的“物心感应”或“心灵默契”,具有引起主体的某些想象和联想,唤醒其社会的人生的经验,默契其价值观念和人格特性,丰富其认识,从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愉悦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修复体色彩再现是临床上烤瓷修复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医学各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近年来,烤瓷修复在选色手段、配色、医技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些值得我们从哲学的多角度进行思考,更好地实现修复体色彩的完美再现,促进口腔修复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反馈规律在口腔修复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馈作为一种辩证综合思维过程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1] 。本文仅从口腔修复这一分支领域谈点粗浅的认识。1 口腔修复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反馈规律及义齿失败的原因分析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其主要内容是采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在临床就诊的病中 ,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因各种原因造成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 ,所以义齿修复工作便成为口腔修复临床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 ,口腔修复的临床医生如果要想了解义齿修复后达到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就必须从病人那里得到反馈信息。这里 ,我们可…  相似文献   

14.
和谐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的和谐美主要表现在自然风景的和谐美和自然生命的和谐美。自然和谐美的形成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多样性、整体视角、自由原则。欣赏自然的和谐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既与德、智、体育关系密切,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态和教育功能。审美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它“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它通过传授给学生美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理想,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判美、创造美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美好的情操,能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文明与粗野、善与恶、高尚与卑劣,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既与德、智、体育关系密切,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态和教育功能。审美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它“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它通过传授给学生美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理想,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判美、创造美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美好的情操,能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文明与粗野、善与恶、高尚与卑劣,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美学研究的坚实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突出贡献则在于把美的本质问题转化为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揭示了美的规律,即美的形式的产生根源,而美的形式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人类生产的最高形式即审美的创造。当代对美学本质问题的研究,应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借古今对话、中西对话,走综合创新之路,最终实现本体化当代形态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并提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表现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情景文融、物我统一的和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革命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科技革命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西安710032)高勃施长溪王忠义一、现代科技革命促进口腔修复学发展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现代口腔修复学的突出特征是之与现代科技密切结合。口腔修复学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实践—生存论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现代化的可能性及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认为,从实践—生存论角度对审美和艺术的研究就不再像西方传统美学那样静态地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而是把审美和艺术活动放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去考察。从这个角度来看,审美和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是人作为审美活动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所进行的精神性交流活动。它的特点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活动对象的外物(自然、艺术品)之间在精神上的交流和交融,用中国美学的话说就是物我同一,物我交融。人不是站在对象之外去认识它,也不是从人自己的功利目的出发把对象当作某种获取利益的手段或资源,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从对象本身的形式存在和精神实质上去把握对象,与对象发生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中国古人看待自然和艺术的观点:自然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既是自然之子,也是自然之精华(人负有“为天地立心”的任务)。艺术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内外激荡而产生的精神产品。艺术的本质必须跟人生理想获得内在的一致性:它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中国古代的意境说里得到了充分的论述。因此,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主要有:研究方法论上不是抽象地追问美的本质,而是把审美、艺术活动和人的生命存在以及宇宙自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