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结记忆由三种成分构成:项目1, 项目2以及项目1-项目2之间的联结, 其中, 对项目1和项目2的再认称之为项目再认, 而对项目1-项目2之间联结的再认称之为联结再认。双加工理论认为项目再认可以由熟悉性和回想加工来完成, 而联结再认只能由回想加工来完成。但近期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当要学习的项目对被整合为一个新的整体表征时, 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再认。而关于整合对联结记忆中项目再认的研究较少, 总结已有研究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只有受益”观点(benefits-only)认为整合在增加联结再认的同时不影响项目再认; 另一种是“收支平衡”观点(costs and benefits)认为整合增加联结再认是以牺牲项目再认为代价的。未来研究应该关注整合对联结记忆中项目再认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了解整合对联结再认和项目再认的具体作用, 有助于针对具体记忆任务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来提高记忆表现。  相似文献   

2.
采用“学习-再认”模式,考察来源检测对表象引发的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再认任务中,正确再认观察项目与想象项目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但在源检测中,正确再认观察项目显著快于正确再认想象项目; 再认时与源检测时的错误再认率差异不显著,但对想象项目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对观察项目。这表明,表象会导致错误记忆发生,提高来源检测操纵并不能够削弱表象引发的错误记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表象激活混淆假设”,认为人们虽然使用表象的信息表征方式,却无法获取与之联系的激活路径,容易混淆表象激活的来源。表象激活混淆是表象引发错误记忆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加工水平对普通话与粤语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倩秋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7,39(5):795-806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加工水平对普通话和粤语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影响。实验1考察了在有意学习中的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结果表明,测验的语言环境对再认有重要影响。被试在粤语测验环境下对学习过的韩国语词再认反应时短,误报率却低,辨别力强,“记得”反应占优势。实验2考察了无意学习中的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结果表明,被试在粤语测验环境下,对评定过的韩国语词再认反应时短,误报率却高,辨别力差,但“记得”反应占优势;但在普通话测验环境下,对评定过的韩国语词再认反应时长,误报率却低,辨别力强,“知道”和“猜测”反应增加。整个研究表明,记忆的语言依赖效应在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中都存在,但有不同的趋势,表明加工水平是影响普通话和粤语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记忆中的再认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在行为主义高涨时期它受到冷落,当认知主义再度兴盛时,它又被广泛使用。自从1960年以来,再认记忆研究在内容和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早期的这类研究所不能相比的。分析再认指标以提高再认指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短时间延迟条件下错误记忆的遗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个实验中,使用DRM范式考察了短时间延迟条件下错误记忆的遗忘效应。实验一发现对两种关键项目的错误再认均随着时间延迟(即时、半小时和1个小时)的增加而提高,而在将时间变量由实验一中的被试内设计变为实验二中的被试间设计后,发现对两种关键项目的错误再认随着时间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表现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保持稳定而对中关联词的错误再认依然有所提高。说明错误记忆很顽固,一旦产生便很难衰退,当消除了其他干扰因素的潜在影响后,即使是在很短暂的测验时间延迟条件下,它至少是保持稳定的,不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减弱。此外还发现了关联性和测验情境与测验时间延迟之间的交互影响,表现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受测验时间延迟的影响较小,受测验情境的影响较大;而对中关联词的错误再认则受测验时间延迟的影响较大,受测验情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再认的两种机制及其与启动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松梅  朱滢 《心理学报》1995,28(1):9-14
通过两个实验对两种再认所涉及的心理机制及其与启动效应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一用高频字和低频字作实验材料,分别测量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条件下,两种再认的成绩。结果表明:学习阶段的注意分散使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成绩下降,对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成绩没有影响。低频字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优于高频字,但字频对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没有影响。实验二分别测量两种再认项目的补笔正确率。结果表明: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的补笔正确率显著高于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的补笔正确率。据此可以推论:两种再认可能有不同的心理机制。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属于有意识记忆的范畴,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属于无意识记忆的范畴。后者和启动效应的心理基础可能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7.
以故事情境为实验材料,采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通过操纵再认靶词与故事情境的关联性考察了情境故事对关联虚假记忆和真实再认神经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记忆再认的熟悉性加工和回想性加工阶段,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所诱发FN400和LPC成分走向一致;在额叶后提取阶段,虚假再认所诱发的晚慢成分波幅大于真实再认。结果说明:情境性关联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表现出相似的熟悉性和回想性加工,但在后期需耗费额外的加工资源进行成功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红升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7,39(2):235-241
在自我参照效应范式中加入参照认同群体加工任务,比较了中国被试在参照中国人和参照美国人进行记忆加工时的再认率及“记得”与“知道”判断的成绩。两项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美国人,表明记忆加工的认同群体参照效应,而在“记得”与“知道”指标上并无差异;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和“记得”判断成绩显著低于自我参照加工。根据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分类方法,自我参照效应反映了个体自我对于记忆加工的影响,群体参照效应则主要反映了集体自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3—14岁儿童记忆发展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少年在记忆发展方面有些什么特点?我们在研究智力超常儿童记忆特点的同时,对3—14岁常态儿童的记忆发展情况作了探索。主要了解他们在记忆广度、识记速度、记忆的精确性、保持的持久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此,我们设计了四个测试项目:①数跟读,主要是测试被试的记忆广度;②按形填数(3—6岁儿童用“按图填色”),主要是测试被试的识记速度;③图片再认,主要是测试被试的记忆精确性。以上三项基本上属于短时记忆。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记忆偏向的情绪弹性和性别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情绪弹性和性别变量对青少年再认记忆负性情绪信息的影响,该实验采用再认记忆测验范式,以49名青少年为被试,以负性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了不同情绪弹性和性别的青少年再认负性情绪图片时的错误率差异。结果发现,情绪弹性对再认记忆负性情绪图片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明显。性别对再认记忆负性情绪图片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明显。情绪弹性与性别在再认记忆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说明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记忆偏向效应受情绪弹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