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含冬 《美与时代》2014,(9):106-106
佛教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被进一步的中国化,而隋唐时期政治背景的稳定,经济的富足均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的装饰艺术也在此期间达到了高潮。通过对隋唐时期的佛教装饰艺术的探索,借以探寻唐代佛教装饰艺术中的民族化装饰审美理想,唤起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继承。  相似文献   

2.
佛教装饰图案既与佛教教义密切相关,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佛教东传以来,无论其教义本身,还是外在的文化表现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东土文化进行了杂糅,经历了一个从冲突、相持到融合的发展过程.山西是研究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而墓葬文化又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其中的佛教装饰图案从一个独特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家的长久统一、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汉王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设计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家思想广泛传播,经过后世的流转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理想。他们对装饰的选择,也用最质朴的方式展示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申永红 《美与时代》2013,(12):37-38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是附着在古代工艺产业上同步发展的,是从民间美术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强盛时期,工艺、农业、手工业都比较繁荣,设计艺术在这个时期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对当今的各种设计有着较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北京的清真寺大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整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有明显中轴线,采用合院布局,通常都有数进庭院,大门、礼拜大殿、主要配殿、碑亭等依次配置,采用歇山顶或硬山顶,大木起脊、斗拱飞檐,使用琉璃瓦覆盖,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  相似文献   

6.
吐蕃王朝时期赞普、王臣根据需要制定了诸多成文法条。这些成文法条在立法过程中的立法依据、立法技术及法律表达形式方面,在立法实体内容的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和佛教相关保护立法方面以及成文法条的思想认知诠释方面都有佛教因素的影响。探讨梳理吐蕃传统成文法中的佛教因素,对于深入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法律形态,把握吐蕃王朝时期的政教关系,理解吐蕃王朝时期的社会规范形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牟蔚蔚 《美与时代》2013,(7):98-100
建筑的纯粹性装饰、结构性装饰和实用性装饰,三者皆为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存在的设计手法。其作为建筑表现语言,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美的界定和追求。建筑的纯粹性装饰是上层阶级的附属品,为皇权和贵族所享用,是普通百姓无法享受得起的;生性朴实的结构性装饰,代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大众服务,因而具有很强的民主性特点;而实用性装饰考虑环境的人性化特点,关注健康生活的新理念,这一新型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的服饰及其装饰图案、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在世界服装史上可谓不可或缺。服饰的款式、图案和色彩的搭配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很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哈萨克族服饰图案艺术与其它各个民族精美的服饰图案艺术一样,都是把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反映出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明式家具不仅是明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受到后世的追捧.在当代技术和材料蓬勃发展的今天,明式家具依然焕发着文质彬彬的气质,获得当代人的审美认同.其原因在于明式家具在用材、造型结构和装饰上都具有简约自然、质朴典雅等当代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0.
沈春雷 《宗教学研究》2002,2(4):121-123
本文提取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意识中的山水情结 ,指出了由于玄学的影响使它在诸多方面都有表现 ,道教、佛教的山水情结亦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白族民居是少数民族中建筑中、文化蕴涵最丰富的住宅形式,无论从规模还是特色上,都是相当的精彩,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有着密切的关系及不同,具有白族民居当中的装饰元素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起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79,12(3):113-121
一、 马克思指出:十八世纪这个时期是知识到科学的转变时期,“知识变成了科学,各门科学都接近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了起来。就在马克思指出的这个时期,已形成天文、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科学史、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庞大的知识体系。随着这些科学的发展,孕育在哲学中的心理学,也在酝酿着自己的科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孙茜 《中国宗教》2023,(1):70-71
<正>北魏时期是佛寺建筑中国化转变的重要时期。《洛阳伽蓝记》从建筑缘起、建筑布局、建筑特点、建筑装饰等多个方面,详细描写了北魏都城洛阳的众多极具代表性的著名寺院,生动展现了早期佛寺建筑中国化的历史。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天下。尤其是在北魏时期,佛教广泛传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这也正是佛寺建筑中国化转变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22,(7):94-94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属于中国特有形制的伊斯兰教建筑。明代所建的清真寺,在整体布局、建筑形制、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方面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清代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较快时期,中国特有的清真寺建筑形制于此时完成。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是中国绘画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极具特色的艺术家,陈洪绶便是其中人物画的代表。陈洪绶在《水浒叶子》中将师法古人、学习传统的高古美与深入生活、吸收民间美术的装饰美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创作出了中国画史上史无前例的全新形象,使得中国人物画自唐宋之后,在经历了长期空白后又出现了新的突破,起到了关键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陶瓷装饰艺术中视觉艺术所表现的特质,只有当它在特殊的艺术形式中被发现、挖掘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视觉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生命力在于陶艺家将纹样艺术、色彩艺术与肌理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当这三者相互渗透的时候,便形成了完整的陶瓷装饰艺术。视觉艺术的表现能力实际上是陶瓷装饰家对个人艺术个性的探索、发现和培养,从而促进了视觉艺术个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金石文献、逻辑推理和实物分析三个方面探讨,认为青州至少在五代、北宋时期便存在着不间断重妆古代佛像的功德活动,龙兴寺造像贴金彩绘并非均系北朝造像时的装饰,其中有大量佛像曾被后世重妆过.这一结论是当初研究者们在对龙兴寺造像贴金彩绘工艺进行评价时所忽视的问题,故本文推进了人们对这批造像贴金彩绘问题的深入认识,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集合论ZFC-+AFA中,每个图有唯一装饰,每个方程组有唯一解。但是,在集合论ZFC-4-SAFA和ZFC-4-FAFA中,每个图并非只有一个装饰,每个方程组并非只有一个解。笔者通过定义互模拟坍塌概念,在可达点图的典范装饰概念的基础上导出方程组的典范解,提出并证明:在上述三种具体的非良基集合论中,每个可达点图都有唯一的典范装饰,每个方程组有唯一的典范解。  相似文献   

19.
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时期两个重要的画派。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造型,威尼斯画派则注重色彩的表达,而波提切利和丁托列托正是这两个画派的代表人物。二者虽然生活的时代和地区都不相同,但仔细比较二者的生平和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生活经历相似,并且绘画都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题,所画人物形体都经过变形处理,画中也都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比较波提切利与丁托列托绘画中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高春妍 《美与时代》2013,(7):103-105
徽州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朝代中,为我们提供了浩瀚的图形资源。在这样一座内容丰富、形式完美、风格多样、技术精湛的艺术宝库中,无论是对对象的概括、抽象,还是对纹饰的组织、构成,都极具现代感。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几何纹图案与器物造型的完美统一,以及从中透露的有机性和情感性,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这给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特别是几何形构成中,如何改变设计的冷漠、机械僵硬感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