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概念框架与设计理念,编制符合我国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且便于在学校开展测量的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采用基于前人研究编制的52项条目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和作为效标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接近全国普通高中水平的两所学校的高中生开展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798份,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该量表最终条目为23项,分为知识、态度、行为/技能与表现三个维度,且信效度良好,可以较好地评估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注意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条件较差、形式主义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为加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文章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模型,具体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矫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预防突发事件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心理疾病治疗与危机干预体系等三个子系统,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中小学实际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使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师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而高中教师只有适应性问题,没有发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但是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本文系统阐释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近10多年来常被用于评鉴心理健康的7大类量表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常用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具有逐年增加、从单纯引进转向创造性地自编、自编量表的内容从学习与人格向多领域延伸、自编量表的方法从不完全到完全的特点。已编制出一些信效度较高的量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量表的信效度较低、自编量表有低水平重复现象、测量积极心理的量表少。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问卷对来自重庆、甘肃、辽宁、福建、湖北以及西藏的661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以讲授法运用最多,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方法以行为疗法使用最多,使用最多的心理测验是心理健康综合测验和人格测验;各个地区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况,其中辽宁、福建专业水平较高,西藏、甘肃则相对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心理健康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本试图在研究献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分析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指出问题与不足并展望其未来,以期对我国的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考察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追踪设计,来自江西地区两所小学(4到6年级)和两所中学(7到9年级)的共1251名学生(男生691人,女生560人)在间隔半年的两个时间点分别填写了测量正念注意觉知、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学业压力)、情绪调节以及积极重评的问卷。结果表明:(1)中学生正念注意觉知显著低于小学生;(2)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两个时间点的情绪调节、积极重评及心理健康均显著相关;(3)跨时间点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和各心理健康变量的关系中,情绪调节中介效应均显著,积极重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正念注意觉知通过情绪调节能力间接作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