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星桥 《法音》2012,(4):54-55
由中国佛教协会、澳门佛教总会、澳门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福田永种.和谐澳门——恭迎佛陀顶骨舍利瞻礼祈福大会"新闻发布会于3月28日下午在澳门世贸中心莲花厅召开,主办方宣布,经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东菀东井圆佛教会、澳门德教会清修阁和澳门道教会主办的"纪念济公活佛成道八百周年文化论坛"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一共收到论文18篇,涉及面广,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3.
应澳门道教协会邀请,中国道教协会黄至安副会长率团于2009年11月26日至30日,参加了"澳门道教文化周"活动,随同参加活动的还有我会副秘书长张立光,北京白云观经乐团等二十多人."文化周"期间,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及澳门回归十周年"金箓大醮"科仪,澳门道教协会新址落成仪式及新址神像开光科仪,以及道乐演示,道教养生、武术表演,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展览等.  相似文献   

4.
由澳门中国哲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中国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哲学与中医研讨会"于2004年6月13日至16日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的30余位中国哲学与中医理论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5位代表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在庄严、神圣的澳门主教府会议厅里,代表们就中国哲学与中医关系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1999年接近澳门回归之际,在《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一书中,汤开建阐明了自己关于"澳门学"概念的一些思考。他认为,"不能因为过去新学科的提出有过泛滥现象就不敢再提议建立新学科。建立‘澳门学’,关键是看其条件是否具备。"①对于澳门及其与澳门相关的一些研究,之所以能够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最终冠以"澳门学"的名称,是因为促使其成立的两个关键性因素皆已逐渐呈现:"其一是被研究对象的内涵量,其二是  相似文献   

6.
《学海》2022,(1)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大变革时代,因地理位置的偏离、人才的匮乏和内驱性的不足,白话文学在澳门几无自发产生的可能。同时,文化上与内地同根同源,文学发展与内地息息相通,又构成澳门白话文学产生的必然性。陈子褒在澳门倡导白话文、编写白话启蒙读本、推动启蒙教育,是晚清白话文运动在澳门的响应,为澳门白话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920年雪社成员冯秋雪发表澳门第一首新诗。20世纪30年代是澳门白话文学的初创期,澳门本土有白话诗、文、戏剧和小说的发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澳门白话文学全面兴起。澳门白话文学产生在澳门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转型体现在"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及"文化下移与文体变革"等方面。知识分子的流动和市民对新思想的接受,对澳门新文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相比同时期的内地和台港,澳门新文学的产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25~27日,由澳门中国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协办的"训诂、诠释与文化之重塑"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3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28篇,现就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为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由澳门佛教中心协会主办的"佛教颂·澳门庆回归祈福大法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隆重举行。11月1日晚,澳门庆回归祈福大法会在澳门综艺馆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中央驻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当前热议的"地摊经济"背景,通过考察摆摊最为密集的澳门历史城区,探讨澳门特别行政区摆摊设施或临时性建筑的类型,从澳门摆摊的由来、澳门对小摊贩的城市管理条例、摆摊设施或临时性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等内容来阐述当前澳门摆摊的需求功能与市井文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澳门摆摊经济的现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经济复苏措施与建议,同时提升人们对目前澳门摆摊设施或临时性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及文化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澳门特别行政区古称"莲岛""莲花地"。在这座喧嚣繁华的都市内,有一座闹中取静的莲花禅境——澳门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被澳门当地人称为"观音堂"的普济禅院。一在澳门半岛之上,有一条以旧时葡萄牙军官美士基打的名字和职衔命名的"美副将大马路",澳门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普济禅院正位于这条马路的一侧。今天,当我们探讨澳门佛教的历史文化源头时,多会从这座寺院谈起。  相似文献   

11.
普正 《法音》2008,(5):52-53
本刊讯4月18日至20日,应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赴澳门出席首届"文明对话暨论坛"。此次活动是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及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旨在透过高规格的文化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2,(5):79-80
澳门日报5月1日消息"福田永种·佛宝重光·和谐澳门——恭迎佛陀顶骨舍利瞻礼祈福大会",昨假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行政长官崔世安等与国家宗教部门及全体法师主礼,同  相似文献   

13.
澳门轻轨公共交通系统是澳门特区政府以绿色公交模式为建设脉络、以便捷市民出行及无障碍出行为目标推行的新型公交形式。因此澳门轻轨系统以其智能化等特点,在目前澳门特区政府采取的"公交优先"出行战略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政府缺少整体规划、政府与承建商之间存在矛盾纠纷以及建设成本一再增加等原因,原定2014年全线通车的澳门轻轨被一再拖延。日前,澳门城轻轨氹仔线开通并于2019年12月10日至31日进行试运营。基于此,文章通过实地体验、调研以及部分访谈的形式进行澳门轻轨氹仔线的建设实际情况资料收集以及资料分析,对目前澳门轻轨氹仔线的建设优缺点以及服务群众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结合澳门轻轨建设拖延的原因对未来澳门轻轨优化建设提出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作安 《法音》2012,(5):58
(2012年4月30日)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来宾:今天,佛顶骨舍利圆满完成在香港的供奉瞻礼,转场来到澳门供奉。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佛顶骨舍利莅澳供奉安奉祈福法会",这是澳门佛教界乃至全澳门  相似文献   

15.
冯鹤 《中国道教》2008,(3):62-62
4月18日至21日,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合办的首届文明对话暨论坛在澳门举行。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专家学者和佛教界、道教界人士等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主题为"中华文明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11日,澳门道乐团在金碧文娱中心演艺厅举办了该团正式注册批准后的首场道乐欣赏会.欣赏会的举办,标志着澳门颇具特色的道教科仪音乐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口传心授、自生自长的历程后,在澳门本土文化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中披露、显现出的澳门吴氏家族五代相承的道乐精髓存留,亦以本地道乐的内涵与灵魂所在,并以其独特的宗教与民俗共融的特色,在欣赏会上大放异彩,成为澳门本土又一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7.
澳门妈祖阁"神山第一亭"内陆续发现的明代碑刻,表明该地建筑于万历年间的石亭是重建、而不是始建。明代前期漳州人的船队出没于香山南部沿海,应是他们最早将妈祖的香火带到澳门的港口——亚马港。澳门妈祖阁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妈祖庙,庙内神像以佛教为主,另有道教、儒教的因素,这证明妈祖信仰宗教属性的多元性,它并非只属于儒教或是道教、佛教,而是一个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0月20-21日,"共建和谐:科学、宗教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和澳门巴哈伊教总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和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近120名学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巴哈伊信仰者等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70篇。  相似文献   

19.
大三巴牌坊     
《天风》2015,(12)
<正>大三巴牌坊原是澳门圣保罗教堂的前壁。1562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起了这座当地最大的教堂。葡语"圣保罗"发音接近当地方言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此后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罗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不料1835年的一场大火又把教堂烧毁,只剩下前壁,因剩下的前壁与  相似文献   

20.
4月18日至21日,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合办的首届文明对话暨论坛在澳门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