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容     
闲暇时,很喜欢歌手杨坤演唱的《无所谓》,因为歌里有一句我特别钟爱的歌词——原谅这世界所有的不对。宽容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当你学会宽容,你便是真正地领悟了生命的内涵,便能站到比别人更高的位置,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也会比别人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2.
单渭祥 《天风》2023,(2):29-31
<正>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3:13)当冲突来临时,能沉着应对、保持理性,并非易事。面对冲突,不同类型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反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回避型——“我不想面对!”大概是基于“以和为贵”等传统认知,或受到“得过且过”等心理影响,加上我们中国信徒非常认同“教会是家”的观念,许多人觉得教内发生冲突是件“家丑”,耻于见人,于是面对教内冲突,  相似文献   

3.
饶恕     
《天风》2020,(8)
正新约圣经中,耶稣和使徒保罗都有关于"饶恕"的教导。耶稣说:"你们若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和合本2010)"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太18:35,和合本2010)"你们要饶恕人,就  相似文献   

4.
王俊 《天风》2006,(10):2-3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昵?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 经文:太18:21—35 彼得向主耶稣提问:若有人得罪我,饶恕他七次可以吗?耶稣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并且讲了一个比喻,作为为什么要饶恕人七十个七次的原因。由此看来,宽容与饶恕不仅是当时门徒们所要学习的功课,也是今天的信徒应该努力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5.
曾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警世骇俗发人深醒的哲理名言:“会犯错误的是人,会原谅的是神!”借以告诫人们,大家都会犯错误,同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原谅别人确实是很困难的。除非有相当宽阔坦荡的胸  相似文献   

6.
忙碌在滚滚红尘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便会获得包涵与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他人,以律人之心律已,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7.
辜玉梅 《天风》2003,(1):48-48
在我们的生命中若要有基督徒的饶恕,需要作三件事。 我们必须学会了解 一个人做某件事情,总有一个原因,如果平时好好的,突然发起脾气,并粗鲁无礼,可能他是在忧虑与痛苦中;如果用怀疑和不悦的态度对待我们,可能当中对我们有误会或错怪之处;有些人,在与人相处时暴戾乖谬,可能是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难铸成他的乖谬。如果我们在定人罪之前;先去了解他们,饶恕就比较容易了。  相似文献   

8.
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人生一世,难免有损及他人利益的时候,而宽容本质上就是对对手错误的原谅。所以,自古至今,宽容一直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9.
严蓉晖 《天风》2009,(7):4-5
经文:路17:3—4;太18:21,35 我们活在地上,与人交往,难免会有冲突。当弟兄得罪我们时,我们待人的态度怎样呢?记恨,冤冤相报,还是乐意饶恕?乐意饶恕是基督徒超越的生命表现!弟兄得罪我,乐意饶恕!我们饶恕,不是为功利,而是遵行主耶稣的命令;我们饶恕,因我们也得罪人,需要神的怜悯和人的饶恕。  相似文献   

10.
董英武 《天风》2007,(16):9
《马可福音》11章25节至26节中主说:"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可见.我们信主的人要想在神的面前蒙福.就必须有一颗像天父一样的宽厚的爱心。  相似文献   

11.
宽容的幸福     
正宽容别人,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活在宽容的世界里,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原谅,不过是将伤痕悄悄掩埋;忘记,才是最深刻彻底的宽容。宽容就是忘却。忘却昨日的是非,忘却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无理和冒犯,过去了,就让它真正成为过去,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因大肚能容的雅量,使自己生活在和  相似文献   

12.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人在世上免不了有纠纷,往往是各执其理,各不相让。若是基督徒,他会委屈地说:“上帝知道我有理,虽然没有人判断我有理。等到上帝面前去评理吧!” 到了时候,上帝怎么评理呢?上帝公理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镜天 《天风》2006,(3):6-7
丹麦有这样的一句谚语:你的生命是神赐给你的礼物;你如何使用生命是你献给神的礼物。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宽容     
宽容是什么?有一个叫安德鲁·马修斯的人以诗化般的语句在他的《宽恕之心》一文的开头写道:“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确实,宽容是一种完美的心理外壳的展示,它往往会折射着人的处世准则和接人待物的良好品质。 经上记述耶稣在一个清晨来到圣殿,经师和法利塞人趁人多时候带来一个犯罪的妇女,向耶稣说起这妇人的犯罪过程,并列出砸死她的种种理由来试探耶  相似文献   

15.
饶恕     
希力 《天风》2007,(22):10-11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段经文对很多弟兄姊妹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它记载了当耶稣正在教导大家怎样对待有过错的弟兄时,彼得问耶稣当饶恕弟兄几次,七次是否可以?耶稣却回答要饶恕七十个七次。并且用了一个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来让众人明白他们若不从心里饶恕弟兄,天父也要这样待他们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学会宽容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相似文献   

17.
夏威夷佛缘     
“你现在的生活好吗?”师傅突然问。我沉吟,考虑如何说好?“不”,我终于说,眼圈便也红了。“放下它。”师傅坚决地说。“放下?”他做了对我不利的事,却要我放下?不!我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我佛慈悲,一个学佛的人,是成佛菩萨,还是走向六道轮回,常常在一念之差,人生人生,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要是一己私欲都放不下,如何一了生死,走出三界?他是你的丈夫,你不原谅他,谁还能原谅他?“南无阿弥陀佛。”师傅合掌。我想到了令我很烦很烦的生活,想到了我飘摇不定的婚姻,想到放生之外的话题:宽容,我感到有一柱阳光姿态昂扬地嵌进我的心———人应…  相似文献   

18.
宽容:在意志自由与真理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在意志自由与真理之间让娜·赫施著黄育馥译人们经常认为宽容和其他类似的社会准则(如礼貌)一样,属于一种文雅的举止,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也不是———或者说至少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帮助存有分歧的人类欲望机器顺利运转的润滑油。其实,真正的宽容与人...  相似文献   

19.
讲台心语     
正1.宽恕不能改变过去,但能拓宽未来。——Paul Boese2.不替上帝做主,而让上帝做主。3.道歉是醉人的香水,它能把最难堪的记忆变为最珍贵的礼物。——Margaret Lee Runbeck4.若要悔改,越早越好;犹豫之时,许已迟矣。——Thomas Fuller5.原谅是一种意志行动,无论心情如何,这种意志都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饶恕人     
王海东 《天风》2004,(2):53-53
七次是饶恕人的极限,对常人也许如此,然而这种以数得过来的数字来计算对人的饶恕,显然不是发自内心的饶恕,远离了主耶稣教训的实质,这种以次数来计算的饶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饶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