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尔嘉耶夫认为,悲剧的发生同恶相关,并进而同善、同善恶的区分相关,而既有善恶之区分,便有善恶之未分,即所谓善恶彼岸。在善恶未分之彼岸者只能是原初的自由,它先于存在,是世界存在的最终根源,并是人的自由之所本。原初自由集精神、永恒于一身,而统治着世界的则是必然法则。人既拥有原初自由,追求无限、永恒,却又无时不在必然的牢笼中,悲剧即自由与必然的冲突对人的毁灭或裂伤。由于自由、精神是永恒的,是人生意义和人生命能得永恒的保证,故惟有不惧生命苦难而以自由和精神之信念同必然力量进行抗争,才是真正的克服悲剧之途。  相似文献   

2.
林萌 《美与时代》2014,(4):124-124
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通过对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的二元冲动及其在悲剧里的融合的探讨,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是尼采整个思想体系重要的基础理论。尼采批判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认为真正的悲剧到了苏格拉底影响下的欧里庇得斯便消亡了。而对于悲剧重生的渴求中,尼采将他的悲剧观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写了无数人物,但真正存在爱情的只有宝、黛。他们在初见之时都感觉对方似曾相识,阿里斯托芬尼斯把这种熟悉的感觉解释为心上人是我们失去很久的"另一半"。清代王国维认为宝、黛的爱情悲剧正是叔本华提出的源于"剧中人互相所处的地位"而导致的悲剧,是"悲剧中的悲剧"。而黑格尔把悲剧看成一种矛盾的对立而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个理论用于《红楼梦》非常合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的快感"认为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情感得到疏泄,体现在《红楼梦》中就是读者在未曾察觉之时已为《红楼梦》的悲剧清泪沾襟了。  相似文献   

4.
喜剧的美学品质在于:喜剧与悲剧是异体同源的艺术体裁,它们的精神是人类生命的内省意识,喜剧的“笑”与悲剧的“泪”相反相成,互相融会,喜剧的笑隐含着伟大的悲剧精神。喜剧产生于社会的民主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生命追求平等、自由和爱的精神,放弃这一点,就等于放弃了喜剧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求偶竞争是自然界中所有动物不可缺少的生存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动物常常会上演同类相残的悲剧,采取残酷的武力角逐,来赢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获取异性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价值     
最近,我们村一个女子服毒自杀了,她才22岁,如花一样美的生命,她自杀的原因是因为她结婚时娘家用了她婆家一万元彩礼钱,而婚后婆婆和丈夫常为此和她怄气,又一次冲突之后,她便自杀了,她大概是想用自己生命的代价来唤醒人们对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珍惜吧,但她失败了,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继亚里士多德将悲剧的本质视为悲剧人物的偶然过失之后,谢林首次将辩证法引入悲剧理论,他将悲剧的本质定义为“自由”和“必然”这一对最高哲学理念之间的冲突关系,以此回应人物过失说所带来的偶然性挑战。悲剧也得以从关注艺术形式完满性的“悲剧诗”转向呈现哲学理念的“悲剧哲学”。黑格尔承接了谢林的这一讨论,将自身分裂、自我和解的辩证法思想与悲剧理论密切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伦理实体”,悲剧所呈现的不再是最高的哲学理念,而是有限环节的伦理实体力量,这种转换使得进一步的超越成为可能,悲剧的和解也不再是谢林那里双方所达成的平衡状态,而是一个朝向更高理念的动态扬弃过程。悲剧同辩证思想的结合使得悲剧理论从“悲剧诗”走向“悲剧哲学”,这种创造性的建构赋予悲剧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部主要论述古希腊悲剧创作的诗学理论著作。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遵循古希腊道德主义的传统,主要从道德标准的角度来论述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性格和悲剧的情感效果。但是,亚里士多德已经洞察到了悲剧创作中的一些重要艺术手法,意识到并且提出了艺术标准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悲剧情节的普遍性和整一性、悲剧人物的典型性格刻画、悲剧的特有情感艺术效果。总体而言,在论述创制悲剧的技艺时,亚里士多德遵循了道德标  相似文献   

9.
姚慧瑄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32-132,97
明代传奇《娇红记》讲述了中生娇娘两情相悦却未成眷属,最终二人以死抗争的爱情悲剧。剧中用多元化的视角展现了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悲剧的过程,层次丰富,感人至深。悲剧形成的原因既有主人公自身缺陷,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本文就试图从内外两方面来探究二人爱情悲剧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她与他,曾经是“情人”;她与他,现在是仇人。他毁了她,■铛入狱,沦为囚犯;她毁于他,蒙侮受辱,长恨百年。这是一场悲剧,而导演者竟是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生命精神是个体与社会绝对统一的绝对集体主义,具有"无我"的"准宗教"性。这种"准宗教"性的生命精神具有走向悲剧的必然性,其原因在于他把"知性思维"推上了"形而上学"的极端。这也是屈原不同于儒道之避免悲剧的根本原因。"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也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把握世界及自身的思维方式,是人的"知性理性"的具体展开,是人性被激发起来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屈原因其知性思维方式而促成的生命悲剧不是浅层次上的生死观问题,而是在人性层面上显示出来的深度悲剧。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传媒的普及对悲剧艺术独有的现场感染力的侵蚀、悲剧艺术政治化的泛滥以及现代特别是后现代悲剧对于悲剧艺术价值的消解使得悲剧的生存成为了一个问题.重新研读黑格尔悲剧理论在悲剧艺术遭遇到生存危机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电影《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中,隐居在西部荒原的威廉上校的三个儿子有着不同的性格,老大艾弗瑞成熟老练,老二崔斯汀狂放不羁,老三山莫纯真可爱,然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悲剧色彩.电影启示我们,人们总是处在个人自由意志和社会道德律令交织的矛盾中,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不停地打倒自己,又重新站起来,在现代性悖论中走向对人的主体间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作为西方悲剧的发祥地,曾涌现出了数位著名的悲剧家,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悲剧作品,在西方悲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希腊悲剧的成就取得,和古希腊的精神文化密切相关。在古希腊民主、法治、理性、自由、乐观等精神的指引下,古希腊悲剧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刘明贤 《学海》2005,3(3):123-128
伯林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悲剧理论移植到政治哲学领域中,目的是要进一步阐明其自由主义理论。他从三方面论述了其悲剧观:首先他批判了理性主义悲剧观;其次他依据价值多元论,分析了悲剧的产生根源;最后他认为,不重视启蒙运动敌人的观点也是产生悲剧的根源。文章最后一部分指出,伯林认为悲剧无法超越。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及马克思等人的悲剧观相比,伯林的悲剧观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里面的丫鬟们描写得成功的非常多,但是晴雯是曹雪芹倾注了最大热情的一个丫鬟形象.她一点没有下人的那些奴颜婢膝,面是任由自己的性格行事.她是一个率直、纯真、勇敢的姑娘,但是在封建末世的大家庭中做一个奴婢,就构成了她的人生悲剧.通过对这一悲剧形象的认识,可以加深我们对悲剧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金鱼的悲剧     
这是一个混浊的池塘,池塘里生活着许多泥鳅、青蛙,还有一条美丽的金鱼。每天,泥鳅、青蛙在池塘里欢快地游戏,它们把这里当作天堂。而金鱼却整天无精打采的,她认为这个池塘的水又浑又脏,玷污了自己美丽的外衣,她也从来不屑与泥鳅、青蛙为伴,她总觉得它们的身体太脏,不配和自己在一起。金鱼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个池塘,游到一条清澈的小河里,因为只有在那里,她的美丽才会得到展示。  相似文献   

18.
悲剧凸显了人存在的有限性,克服有限性对人而言是必要的.悲剧的超越首先发生于个体,然后上升为整个人类.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的复归,是完成悲剧真正超越的前提条件.悲剧的超越启示人类积极克服自身的限制,为人的自由解放而斗争.  相似文献   

19.
《奥瑟罗》,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主人公奥瑟罗是一位英勇无比、战绩显赫的黑人大将,为人处世坦白爽直、宽容大度,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的深深爱慕,然而奸险狡诈的伊阿古用一系列挑拨陷害让单纯的奥瑟罗轻信了他的谗言,以致其最终扼杀了自己美丽的妻子苔丝狄蒙娜。  相似文献   

20.
刘宇 《道德与文明》2024,(1):96-111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界定为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但在伦理学中并未阐述实现活动是如何展开的,是如何实现幸福的。由于运气的存在,德性本身并不能保证幸福。这个任务是通过《诗学》中对悲剧的系统论述来完成的。悲剧主人公具有较好的习俗德性,但因缺乏实践智慧而尚未形成完满的德性。当其信守习俗德性并执着地进行合乎德性的行动时,便可能遭遇德性的单一性所不能容纳的实践复杂性,进而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通过编制一个完整的悲剧情节,实践的整个过程得以被统观,从而使人们能够理解习俗德性的局限性。这种理解培育着悲剧智慧。将悲剧智慧把握到的实践整体意义结合到当下情境的实践之中,便孕育着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把握住每一个具体实现活动的善及其与整体善的关联,由此便可能超越实践中的运气带来的不幸,走向幸福。就此而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实践哲学的内在组成部分。如果说伦理学论述的是幸福的可能性,那么诗学则论述了幸福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