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粗砚贫交     
正有句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一读,心眼里全是书香墨韵,一种动静相宜的脱俗之美,尤其那注入泠泠泉声、满是禅味的一方砚池更是美极了。小时候是有大字课的,用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字帖描红。一节课下来,小手上总有墨痕,有人唇上都有,必是抿上嘴掭笔尖了。大家嘻嘻哈哈地拥至小池边洗毛笔,顿时一池皆成墨水,如蝌蚪云游,惹得寂寞小鱼来嬉戏。后来读到“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马上会心一笑,顿  相似文献   

2.
宋朝写字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除了有点儿癫狂外,米芾还有恋物癖加洁癖。不过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是一全才,文词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堪称奇人。  相似文献   

3.
古时,一些诗人在作诗时,遇到逻辑上的意外难题,常能随机应变,因势而补,使诗理绝处逢生,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看见一只鹤从远处飞近,便让随从的官员作《吟鹤》诗.进士冯成修应诏作诗:“眺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乾隆故意刁难说:“朕要吟的是黑鹤,不是你所说的白鹤.”冯成修随机妙转,续成后两句:“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白鹤落入洗砚池,染一身墨汁,成了墨鹤,将诗意补得天衣无缝,乾隆听了称赞不绝.明朝才子解缙奉明太祖之诏作《咏鸡冠花》诗,他开口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一语刚落,皇帝忽从袖中抽出一支白色的鸡冠花,解缙一见,从容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为何浅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犹带一头霜”.以一句“今日  相似文献   

4.
<正>在书法作品中,“情调”通常指的是作品所表现出的氛围和情感状态。观米芾《蜀素帖》,其笔墨端庄整齐,气势磅礴而不失秀丽,用笔潇洒细腻,这不仅展现了米芾深厚的书法思想和文化底蕴,还体现了米芾别样的书法情调,给观者带来了特有的审美艺术感受。米芾的书法思想内蕴,启迪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人。基于此,通过《蜀素帖》研究米芾体现的书法情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麦日村是桑木智扫盲的重点.去一趟麦日村,年逾古稀的桑木智要徒步十几里山路.每天,这双棉鞋要陪桑木智走很远的路. 雨后,乌云低垂,远山如黛,通往麦日村的道路泥泞不堪,身披红色袈裟的喇嘛桑木智正远远走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桑木智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在藏区自办扫盲班.  相似文献   

6.
张芸瑞 《美与时代》2023,(5):121-123
颜真卿在其生时至宋初都不以书名称胜,直至北宋中期随着“以人论书”品评方式的兴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急剧抬升,直逼“二王”。米芾却对此不以为然,对颜真卿楷书持批评态度。试从米芾书法审美观的角度研究分析为何对颜真卿楷书评价的差异如此巨大。  相似文献   

7.
池塘边有一口水井,池塘干涸了,而水井却没有。  相似文献   

8.
自晋代以来,行书创作在宋代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时期,而这次革命的精神内核是“尚意”,作为代表人物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他们在行书创作中的见解有求同存异之处.苏、黄的行书作品饱含人生的顿悟,而米芾的“尚意”之作,则是源于厚积薄发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学古基础.  相似文献   

9.
米芾是"宋四家"之一,能书擅画,精于鉴赏,其书法成就,不仅在宋代影响至深,而且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米芾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他如何出古,并对其作品进行研究,探寻米芾书法对后世书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分别供有聪明殊、智慧殊、狮子吼殊、无垢殊、孺童殊等五方殊像。黛螺顶殊殿中,仿照五座台顶的五方殊像合塑于一殿。人们把登上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殊称作“大朝台”,把登上黛螺顶朝拜五方殊称作“小朝台”。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0月28日,来自上海市金山县十几个乡的数千教友欢聚在兴塔乡良和村砚池浜圣达尼老堂,兴高采烈地举行了复堂庆典。这是金山县继张堰百家村天主堂之后开放的又一座圣堂。许多教友噙着泪花,激动地握着神父的手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们看到了圣教会的希望!”金山县砚池浜圣达尼老堂是一座典型的农村教堂,始建于1773年,有着214年的悠长历史。但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严重破坏,高大的钟楼已不复存在。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后,砚池浜堂区的教友热切请求  相似文献   

12.
金阁寺是五台山的名刹,位于南台西北岭畔,距台怀镇约十余公里。寺宇创建于唐代,赐名“大圣金阁保应镇国寺”。五代后几经重修,至今虽然基址未变,但是已非原来的“金阁”之貌。寺院周围群山如黛,鸟鸣谷应,环境极其幽静。  相似文献   

13.
邢馨月 《美与时代》2023,(3):129-131
《海岳名言》是米芾书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一句更是对后世学书者影响深远。而清代学者倪涛编撰的《六艺之一录》中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即“贵形”与“贵和”。通过借助对《六艺之一录》编纂过程的考辨,证明两种不同表述存在的可能原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贵形”与“贵和”各自的合理之处,以期对米芾的创作思想、以味论书、儒家的中和观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15.
<正>宋代书家众多,精品迭出,诞生了以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为代表的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中前三家确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而最后一家的蔡,却是“是蔡襄”或者“是蔡京”争议不休。与蔡襄同一年考取进士,在书法上极具造诣的欧阳修却对蔡襄极尽推崇,多次写下“蔡君谟独步当世”的评价。本文通过分析欧阳修对蔡襄的推崇、推崇原因以及对后世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6.
现代景观设计中微地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熟知与利用,它不仅能作为景观要素塑造空间,更能较好地传递和表达场所精神。文章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图书馆区域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图书馆校训广场、紫荆剧场、洗砚池等不同区域的微地形景观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用微地形处理手法,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校园景观空间,使校园景观更具趣味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而心理健康也需要丰富的“营养”则知之不多。事实上,心理“营养”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 那么,人类重要的心理“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教过“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在这七十二位贤人中,最为聪明即智商最高的是颜渊,却“不幸短命死矣”;最为鲁钝智商最低的是曾参,但由于他意志顽强,刻苦攻读,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朝夕研读,结果成就最大,故后世尊称为“曾子”或“曾夫子”,成为孔孟颜之后的“宗圣”。  相似文献   

19.
金子钰 《美与时代》2023,(4):135-137
米芾是“宋四家”中较具独特性的一位,不仅是书法家,也是书画理论家。在米芾的行书作品中,可以十分明显地体会到他的感情流露,而这感情流露是他在书论中反复强调的观点。米芾的行书作品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风格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用笔布局上更天真自然,更重视对感情的挥发;二是下笔时力求古雅脱俗,讲究既要借鉴前人的技法,又要超越前人;三是技法上八面具备,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呈现作品;四是作品中骨肉筋兼备,强调整幅作品要骨肉均匀,富有内涵。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9,(1)
印光法师说:“人生世间,善恶各须辅助,方克有成,虽天纵之圣,而须贤母贤妻,以辅助其道德……如两灯互照,愈见光明,两手互洗,方得清净”。沈氏夫妇也复如是,如莲池大师所言,“捐难舍之资,役所爱之身,创五浊世不恒见之胜举”,兴佛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