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窗独语     
不想办好事,一般无人造宽;但总是办坏事,则不可饶恕。 人才,推崇人才;庸才,嫉妒人才。 保持什么习惯,发表什么言论,接触什么人物,奔波什么事情,基本上可以验证这个人是什么来历。  相似文献   

2.
萧红在20世纪30年代文坛里红极一时,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孤寂冷寞的童年经验、痛苦不幸的爱情遭遇给她造成了严重的缺失感。这种缺失体验对萧红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将自己的缺失经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把心中的苦闷与孤寂宣泄出来,企图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一生传奇而短暂。童年生活是她一生中最温暖、美好的回忆。因而她多用童年的视角进行创作,她在童年记忆中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心灵的慰藉、精神的依托。用童年体验这一视角去审视她的爱情、人生与创作,能够深入理解萧红作品的艺术特征与主题。  相似文献   

4.
王永健 《美与时代》2005,1(4):71-72
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东北作家的小说创作,都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主题思想,刻划了中华民族尤其是东北人民在东北沦陷后的生活惨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痛苦中前进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萧红的小说大多以"散漫的素描"笔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不完全是写作技巧使然,其中曲折地透露出作家感知人生的态度和方式。相比较而言,萧红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浓郁的自叙传色彩,在追述往事、洞察现实的文章中,透露出的是无尽的"悲"情"冷"意,其文学意蕴主要是借助冷暗的色调和"雪""霜""雨"等自然意象而获得的,而背后投射出的是作家不幸的人生经历,以及悲凉、孤独的情感底色。  相似文献   

6.
王洋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28-128
《商市街》创作于1935年3月至5月中旬间,于上海拉都路351号完稿,共收录41篇散文,记叙了萧红生育后离开裴馨园家中入住欧罗巴旅馆到离开商市街避难青岛问的生活经历,追述她逃离故乡与萧军共同生活的片段。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初作家们习惯将女性置于火热战斗中去表现她们积极向上、追求人格独立。萧红的《小城三月》却继续追问女性的现实处境,仿佛与当时革命潮流背道而驰,这与她一贯忧郁的个人气质有关。小说挥之不去的阴沉寂寞超乎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营造无限沉重之感,形成有力的回响。  相似文献   

8.
林徽因的才情颇受世人赞赏,然而目前对其小说的研究与理解还不够深入.本文从林徽因的个性气质出发,分析她的小说的表现方式和风格,蕴含的个人情怀及成因,从而挖掘出林徽因小说的潜隐层面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的审美想象力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在本源上影响了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中国古代儒、道、禅的哲学观又为中国人的审美想象力特征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这一切又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独特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独特的空间意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与西方科学、理性的焦点透视法不同。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空间意识有其艺术特征和具体表现,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道教内丹诗词是表现道教内丹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工具。道教内丹诗词反映了道教的宗教理论,表现了道教内丹的宗教过程和修道者的宗教感受,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审美意象,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表现形式,加之匠心精神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其中"独特"尤为重要。"独"为独一无二,"特"为特别,这饱含着不断的创新精神与真实的自我感受,这是画家绘画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动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裸女形象受到了西方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他们用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个人的情感表达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裸女形象。在20世纪的法国巴黎,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多情王子莫迪里阿尼创作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裸女形象:长长的脖子,变形的修长人体,眼睛则大多都没眼珠,等等。莫迪里阿尼独特的绘画风格给当时的艺术带来了新的形式,并且给现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线,作为中国画中最简单直接又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不仅是绘画的独特语言,也是表达艺术家情感的重要载体。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线的画法从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因此,想要探究中国画艺术之美,就要从"线"开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针对线在中国画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其蕴含的艺术之美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15.
汉字在演变、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书法的美学的探讨,并逐步发展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书法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世界文化宝库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书法所体现的独特美学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独特之美,促进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用千年的岁月沉淀起来的,服饰作为衣食住行的首位,更是展现了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我们将服饰与艺术相结合,用动态的效果创造我国特有的文化美学。文章通过解析汉族独特的服饰——汉服,来体现汉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以及汉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独特的审美,向世界展示华夏作为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枇杷图》为虚谷在1896年创作,这是虚谷最后的作品之一。《枇杷图》画作展现出了独特的构图方法以及用色,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这也是虚谷绘画艺术独特意境美感的表达。关于虚谷的《枇杷图》,具体从构图、用色以及线条分析其艺术特征,对《枇杷图》艺术成就与贡献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思想与概念、操作方法与步骤、独特作用与评价,并以一个罪犯心理咨询的实例来展示它在监狱咨询情境中的操作方法及独特效果,以期丰富罪犯心理咨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装饰绘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态之一,有它独特的装饰风格。当代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形式美,高度概括了现实世界,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深受大众喜爱。画面线条的韵律性是作者传达感情和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丰富的线条和合理的主观情感能让装饰绘画具有生命力。两者的相辅相成可以使人们透过装饰画作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装饰画线条艺术不断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20.
王羲之独特的书法成就历来为后世所称道,其书法造诣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勤学苦练,而且还与其对道教的浓厚情怀有关。独特的道教文化和审美取向渗透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之中,造就了一代书圣绝妙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