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座宁玛派的尼姑寺德吉卓玛在藏传佛教寺庙中,有一座全称为“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又名“阿琼南宗尼姑寺”的宁玛派尼姑寺。它位于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乡境内,地处风景秀丽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堪称“坎布拉十八宗”之一的“阿琼南宗”山脚下。该寺...  相似文献   

2.
一般人皆以为佛教弃乐求苦。例如一说到某位僧人吃肉饮酒,就觉得大不该,一听说有僧人近女色,更不得了,这是对具体的佛教徒而言;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电影《少林寺》拿僧人吃猪肉一事对佛教教义取笑,又如许多观众见到电影《少林寺》及《木棉袈裟》中的爱情悲剧而诅咒佛教的不近人情;既对个人又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近几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有一些青少年出家到寺庙,许多人因此发出疑问:现在当和尚准不准结婚?这么可惜,为何抛弃天伦之乐,去当和尚,作尼姑?好端端的有福不享,要去过那清苦的生  相似文献   

3.
龙泉寺宝塔     
龙泉寺宝塔方亮龙泉寺在五台山台怀镇西南小车沟村东。据《清凉山志》记载,始建于宋。相传为北宋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兼判代州的无敌将军杨业的家庙。民国十一年(1923)至二十四年(1935)期间,由普济和尚主持重建。现为五台山保存石雕艺术最好的一座寺庙。它不...  相似文献   

4.
皇帝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来了两组人,其中一组是京城里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则是几个和尚。皇帝为决定那一组人员能获得整修工作机会,选二座面对面的寺庙,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三天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工匠便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料,又要求很多工具;然而和尚却只要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清洁用具。  相似文献   

5.
《法音》1984,(4)
以圣一法师为团长的香港佛教朝圣团一行一百四十二人,五月十三日来到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云门山大觉禅寺,进行佛事活动,受到该县有关部门和寺院僧侣的热情接待。云门寺是有一千零六十一年历史的古刹,规模仅次于曲江县南华寺,是全国佛教重点寺庙之一。四十年代时曾由已故虚云和尚进行过一次大规模重修。近几年来,云门  相似文献   

6.
大士阁     
“大士阁”是一座寺庙的名字,然而却不是寺庙。据说最初的大士阁是一座富绅的私宅,后来富绅皈依了佛教,于是就将这私宅一并舍给了附近的迎江寺,大士阁从此就成了寺庙。说是寺庙,却没有一尊佛像。在很多年里,它都是一些官僚的别墅。我想,官僚是需要和尚的,和尚也需要官僚,这是不奇怪的。后来,不知怎么就有了佛像,一座高约丈余黄杨木雕的千手观音,从而吸引了无数的信士前来祈求平安,加福加寿,大士阁从此不再属于官僚,也不再属和尚,却是属于居士,一大批带发修行的居士。三十年前的那场“运动”,黄杨木的雕像被一群人砸了,烧了,化作了烟尘,观音…  相似文献   

7.
一指禅     
一指禅,是天龙禅师启悟俱胝和尚始用的一种法门。《景德传灯录》卷11《天龙和尚法嗣》条下云: 当婺州金华山(今浙江省金华县境)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一位名叫实际的居姑来到庵中。这位尼姑戴着笠子,执着锡杖,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日:“日势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师又无对。尼去后,师叹日:“我虽处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气。”拟弃庵往诸方参寻。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山,将有大菩萨来,为和尚说法。”  相似文献   

8.
面对负担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两个一胖一瘦的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叫两个小和尚到附近的镇上去化缘。从寺庙到镇里有两条路。一条是近路,要经过一片浅溪和一座独木桥;一条是远路,之所以远,是因为要绕过一座山。胖和尚每次都走近路,总是稳重地过独木桥,小心翼翼地淌过小溪,然后到镇上化了缘,也不逗留,便沿着原路早早地回到庙里;而瘦和尚每次都走远路,  相似文献   

9.
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总本山,也是南都(奈良)七大寺之一,别称唐律招提寺。位于奈良市郊外五条叮,占地面积约七公顷。天平宝字三年(759)由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创建。一、鉴真和尚与日本律家公元九世纪以前,中国佛教各宗派相继传人日本,流行于上层社会,并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鉴真在岭南     
鉴真在岭南的道迹贤踪 鉴真(688—763),在日本被尊为“唐大和尚”(“尚”或作“上”字),圆寂后谥“过海大师”。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鉴真十四岁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鉴真十八岁,从道岸律师(654—717)受菩萨戒。前后经历六次东渡,遭遇五次失败,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向僧众授戒传律,创立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11.
在我写作五台山现代僧侣系列的时候,我又一次迈入寺庙山门,与僧家去作坦诚的交流。所到之处,都为他们恬淡平和的心态与慈悲为怀的胸襟所折服。在文殊祖庭殊像寺,75岁高龄的圣忠和尚侃佩而谈,我跟着这位爱国爱教的“革命和尚”走进了一段不寻常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伍先林 《法音》2024,(1):71-74
<正>一诚长老(1927-2017),1927年2月2日生于湖南,中国近现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1840-1959)传法弟子。在法脉传承上,一诚长老直接继承了虚云老和尚的禅宗思想和实践体系。同时,与虚云老和尚一样,他也主张禅净融通,且又以禅宗为主,兼摄净土法门。  相似文献   

13.
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不用辛苦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  相似文献   

14.
佛国一瞥     
缅甸堪称佛国,每到一处,僧侣接踵,塔寺林立。有硕大的巨塔,有错落有致的群塔。寺院的造型、建筑工艺也各显浑厚、典雅和宏伟堂皇。据该国有关资料介绍:全国有僧人25万多,每1000人中有7个僧人。就是小小的南坎县城,我们也时不时碰上三三两两披着杏黄色袈裟的和尚、尼姑。然而,他们拜佛不烧香,多以鲜花作供。  相似文献   

15.
李向平  高虹 《法音》2008,(11):45-53
(三)寺庙的经济活动 关于寺院经济方面。以寺庙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寺庙组织的经济资源,它关系到寺庙的自治自理,也是一种理性化的社会行为。韦伯认为:“行为‘理性化’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对约定俗成的风俗的内在服从,让位于对利害关系格局的有计划的适应。”寺院经济与寺庙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建设及更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竹禅是双桂堂第十代方丈,他在清末之际,以艺术的手法弘扬佛法,接引众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评述他一生的成就和贡献:一、竹禅和尚生平事迹。二、竹禅和尚的艺术成就:(一)古琴艺术的成就,(二)绘画艺术成就,(三)书法篆、刻等方面成就。基于佛教艺术介绍竹禅的作品及贡献。三、从佛教修持方面对竹禅艺术行为的肯定,启示出佛教艺术在弘扬佛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趣说绝联     
正什么叫绝联?只有上联或下联,无法对出下联或上联的叫绝联,而只要有人对出了就不叫绝联了。凡是读过《济公传》的人都知道,此书中有一联确实难对。济公未到灵隐寺出家当和尚之前,还是李修缘公子的时候,订了一门亲事。后来李修缘公子出家成为和尚,这位痴情的姑娘不幸父母双亡,只好在姑父家生活,尽管寄人篱下,仍然等待未婚夫归来。及至年纪已经过了20岁,姑父得知李修缘出家当了和尚,  相似文献   

18.
海慧 《法音》2009,(11):26-32,33-35
一、人间净土思想缘起 (一)现实中人间秽土的挤迫 虚云和尚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这三大政权的更替,用虚云和尚自己的话说即:“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日军的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是巨大的,虚云和尚曾说:  相似文献   

19.
佑国寺,原名大万圣佑国寺,始建于元贞元年(1295),为元代的皇家道场,也是“释源宗至”真觉国师的“华严道场。”入明之后,有法亨禅师鸠工修葺,使其变成了五台山的一座禅宗丛林。清代时,先有奎衷和尚重修,继有玄化和尚、仁山和尚又予补葺;清末民初,普济禅师...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宜黄县石门寺的僧人,继承了我国佛教寺庙实行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既精进修持,又辛勤劳作。他们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事油茶、笋干,木材和粮食等多种项目的生产,过着丰衣足食、身安道隆的农禅生活。石门寺座落在宜黄县兰水公社杨坊大队朱家斜生产队,属于曹洞宗的寺庙,创建于中唐时期。一九二五年由竹慧和尚募缘重修,欧阳竟无居士撰《重修石门寺碑记》,至今仍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