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式逻辑里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科学,掌握形式逻辑的规则和规律,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论辩能力。《庄子.秋水》中有一个故事:庄子写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员出还从容,易虽2乐也。]勇于日:一子非由工业,安知国2乐—」庄子日:「于非我,安知我非知更2乐?」惠子日:「我非子,因不知于美。于固非国美,子2不知国2乐全美。」在于日:「清谓真本,于日r于安知更2乐J云香,既已知三D知2而同我,我知ZW上也」。庄子通过观禀分析,从定水中的巨快乐。思于国民庄子知国乐,使用了省阳大一剧奖的必要条件假霎推理:*恤R育是显下才知…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代,诸子蜂起,论辩成风。论辩是一种促进知识批判增长的言语行为。然而,孔子“崇仁恶佞”.从道德上否定论辩;孟子“好辩”,却宣称出于“不得已”;庄子从相对主义立场怀疑“论辩”的可能;名家之流如公孙龙辈“饰人之心,(?)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将论辩蜕化为诡辩。在先秦诸子中,给“辩”下了科学定义并规定其有效条件的正是《墨经》。《经下》:辩,争彼也。辩胜当也。《经说下》:辩: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经下》:彼,不可两也。《经说下》:彼:兕、牛.(豸区)非牛,两也,无以非也。(从高亨校)。理解《墨经》“辩”的定义的关键在于一个  相似文献   

3.
墨学在先秦时期经历过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转向,即由墨子的"十论"转向后期墨家的"墨辩",由政治、伦理转向逻辑、论辩。学界一般以内部分化与外部刺激作为墨学转向的两大原因,然通过《墨子》之文本实可获得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本就蕴含着逻辑之自觉与论辩之观念,后期墨家则将此自觉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论辩方法。先秦墨学从"十论"转向"墨辩"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不仅为墨子的"十论"做了有力的逻辑补充,对稷下辩者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辩者所代表的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对当代逻辑学、论辩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有深远之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名、辩研究之实,而无“名学”、“辩学”之称。自我国近代学者开创以西方传统逻辑参证中国固有名、辩的研究模式后,“名辩”遂成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代名词。实际上,所谓的“名辩逻辑”是从来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从一些研究者所勾勒的“名辩逻辑”体系来看,其所描画的概念论、命题论、推理论等主要内容,都不是真正的类似于西方传统逻辑那样的逻辑理论,“名辩逻辑”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形式逻辑体系,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创立,主要得益于古希腊数学方法的借鉴,古希腊的语言学研究也为亚里士多德逻辑提供了有益、有力的支持。而在中国古代并不具备创立亚里士多德逻辑那样的条件。中国古代的科学基本上停留在经验领域,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科学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几何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字几何,缺乏严格推理的手段。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语言的特点,也不利于逻辑科学的建立。然而,否定“名辩逻辑”的存在,并不等于否定“名辩”的理论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的“名”是指事物的名称,名学是中国古代以名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名实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关于事物名称的思想理论。中国古代的“辩”即论辩,辩学是中国古代以辩为研究对象、以探讨论辩原则和论辩方法为核心内容的论辩理论。名学不是辩学,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不能相互替代、也是不能相互包容的。在中国古代,不存在既非名学、亦非辩学的“名辩学”。  相似文献   

5.
善辩如孟、庄,其实都处于不辩与不得不辩的张力之中:"不辩"的观念来自于学术渊源与自身思想对言辩本身的警惕和省察,而"不得不辩"的行动则是对战国时期风行的公共论辩的现实回应。欲理解孟子与庄子言辩观念的内在张力,有必要先考察孔子与老子围绕"言"与"名"的言辩观念以及好恶情感的介入。孟子与庄子分别绍继孔子与老子的思考,进而透过"言""心""气"诸概念从语言、心性、气论、情感各层面反思辩论本身,并检讨言论观点的产生与接受机制,由此促使孟、庄在不辩与不得不辩的张力之中采取了迥然不同的辩论姿态。  相似文献   

6.
朝鲜儒者对“四端”和“七情”与“理”、“气”的关系问题的哲学论争,简称“四七之辩”。这一论争是整个朝鲜朝(1392年-1910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论辩,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讨论中,反复论难,久乃归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义论证视域下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丰硕的研究成果中,仍存在“怎样深化”与“如何拓展”等问题。在广义论证视域下对朱熹论辩逻辑体系进行考察,一方面可以打破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时期的囿限,进一步拓展其研究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逻辑体系的构建中深化中国古代逻辑研究。从广义论证角度看,朱熹的逻辑是“名义界分”“知言穷理”等说理论证规则的集合,基于上述逻辑,朱熹同陆九渊、张栻等人围绕“太极”“仁说”等进行论辩实践,逐步建立起以名、辞理论为基础的“名、辞–辩”的逻辑体系。上述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广义论证角度考察朱熹论辩逻辑体系,对新时期回应如何做“中国古代逻辑”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春颖 《哲学动态》2023,(3):39-48+128
心性论是宋代儒佛之辩的核心议题,本文以儒佛共用的概念“心”与“觉”为核心,从禅宗和理学两方面分析儒佛差异,重点关注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儒者在辟佛时所针对的禅宗思想和儒佛之辩的根本原则。在“心”与“觉”的问题上,儒佛之辩的重点在于觉、心、性三者的关系和理路,尤其是禅宗中以知觉为佛性的思想。是否向上一提,有超越“心”与“觉”的最高本体——天理,成为理学与禅宗的根本差异。鉴于程门后学中出现轻视形上本体,强调发挥心之知觉作用的思想倾向,与禅宗单讲觉、觉悟之心有相似之处,因而南宋儒佛之辩的重点转向了儒门内部的思想清理。  相似文献   

9.
金立 《哲学研究》2012,(8):114-119
论辩(Argumentation)是一种展开于主体之间,通过单个命题或命题组合来证明自身观点、反驳对方观点,以消除争议、谋求共识的理性行为。长久以来,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还是一个问题,论辩始终为逻辑学、修辞学、语用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这不仅因为论辩是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和言语行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反映了基于主体间个性差异的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不同思想在各自的论证和相互争辩中不断发展前行的客观事实。正如迈克尔所言:"人类心智被装上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技能,一是将事物分门别类置入范畴,一是将事物视同特殊分别对待。因此,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以“语”体和“子曰”等形式记录孔子的言论,建构孔子的话语权威和思想价值体系的。“子曰”形式最宜于孔子独自式地直接阐发自己的思想,“问——子曰”形式由于受到孔子“礼”和“仁”的规范,导致与孔子对话的真正主体缺席,而成为孔子建构自己话语权威的有效言说方式。孔子重视“言”的作用,但反对“巧言”。孔子不期望论辩,面对论辩他往往先预设道德判断,然后否定欲辩者,从而最终否定论辩本身。对孔子来说,“巧言”和“沦辩”会使自己的话语权威和思想价值体系面临被解构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在韩国儒学史上发生过的主要学术论辩有"无极太极"之辩、"四端七情理气"之辩、"四七人心道心"之辩、"人物性同异"之辩(湖洛论争)以及"心说"论争等。这些围绕不同的主题而依次展开的学术论争不仅促进了韩国儒学理论的深入发展,而且还促成了韩国儒学独特理论风格的形成。从韩国儒学各个发展阶段所发生的各具特色的学术争辩中,可以发现韩国儒者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夏,在“全国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论辩演讲赛中,甲方(长春队)与乙方(武汉队)曾就“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古今戏曲大汇唱中,不少传统的戏曲唱段,配了电子音乐,如京剧《苏三起解》,你对此有何褒贬”进行了论辩。这场论辩相当精彩。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精彩处让你拍案叫绝,心悦诚服;不妥处让你扼腕叹惜,探究深思……。那么,双方是如何组织他们的论证与反驳的呢? 从这场论辩来看,甲方(正方)提出的论题是:“中国传统京剧不应加上电子音乐伴奏”,为了论证这个论题,甲方提出了两个论据:其一,加上电子音乐伴奏,会失掉  相似文献   

13.
张寿安 《学海》2015,(2):186-204
清乾嘉间学术界发生了一连串激烈的学术论辩,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义理、考据、辞章之争。虽然目前学界的研究结论是学问大分三途、仍以义理为归。义理仍担当着学问之大本的地位。但若仔细疏理论辩各方的立意与理据,重构论辩议题的发展与转折,不难看出其结局应是道术分裂、知识分化。不仅辞章之学家派林立,技艺性知识兴起,做为学问大本的义理,也不再以程朱为唯一指标,礼学代表的新秩序正披靡学界。而其中作为转折关键的,正是以考据为主轴的新学术从其内部所产生的多种专门之学。本文分疏论辩主题,最终指出以考据学称呼清学是不精确的,清学应被称为专门之学。  相似文献   

14.
(一)“彼”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 辩者的逻辑思想,从邓析、墨翟以至惠施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到公孙龙却转到唯心主义方面去。墨辩继承了墨翟的唯物主义优良传统,批判了公孙龙的客观唯心主义,确立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 公孙龙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出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气功真理性问题的哲学思考──气功真伪之辩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蒋平,潘克恒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展异彩。当希腊人只注重虎背熊腰的躯体,筋骨强壮的体态的锻炼时,中国人已进入“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的阶段,即不...  相似文献   

16.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与告子之间的论辩,是记载告子思想的主要素材。在孟学史的传统解释中,孟告之辩的主题是人性论,孟子通过对告子的批判,捍卫了其"仁义内在"的性善论主张。然而在《荀子》和近年出土文献中可以发现,"善"的含义并不限于孟子式的道德心理意向。通过对孟告之辩的分析可以发现,告子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义外",在人性中并没有生来具备规范性的伦理原则。告子的义外说导向"学礼"的修养工夫,在儒家传统中接近荀子一脉。  相似文献   

17.
任何学派和思潮的出现,都有其历史渊源、文化土壤和现实背景。是孤立地、抽象地解读研究对象的文本,还是把它置于具体历史条件之下来认识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同的。我们研究《墨辩》逻辑学,同样也要注意这类方法论问题,不仅要考虑一般背景,还要考虑宏观大背景,不仅?..  相似文献   

18.
曾昭式 《现代哲学》2012,(2):121-125
"辩名析理"是中国古代解释经典的方法之一。如果从"辩名析理"角度看杨芾荪的墨家逻辑学研究,其所辩之"名"包括:集百家之言提供"辩名"的基础;在文本里开展田野工作,寻求《墨辩》逻辑学之意义。其所析之"理",引入两个"新学",即西方逻辑和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出西方逻辑框架下的墨家逻辑和先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逻辑。这两点是建国17年研究中国逻辑史学者的共同特征。我们认为逻辑观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开展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群组方法概率论辩是一种建模因知识不确定性而导致论证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有工作假设所有论证之间具有独立性,悬隔了论证之间的支持关系,在语义的解释上造成三个与直觉不甚相符的问题:第一,存在接受一个论证却不接受其子论证的可能性;第二,存在可能接受子论证间相互矛盾的论证;第三,论证受到其子论证的保护作用可能被削弱。针对这三个问题,在群组方法概率论辩的基础上引入直接子论证关系,建立半结构化概率论辩框架,恰当地修补原有群组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形成的重视“个人”的 一股思想潮流,自清代中叶以来从地表消失,直到近代,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又展 现 了现代性的“个体”观念。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认为在明清之际的公私辩中已经出现了维护独 立性的个体、个人的思想。实际上,深入分析以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为代表的明末清初 思想家的公私辩中对“私”的正当性辩护及其限度,可以发现,尽管私、私欲在某种程度上 被肯定,但并未获得独立性地位,相对于公而言,私仍然具有某种伦理之恶的属性;在群己 关系中,“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层面,并不具有 现代的个人、个体属性。从明清之际至近代,公私辩的逻辑进路是一脉相承的,“公”是“ 私”的前提,“群”是“己”的限度,他们的区别在于各自致力于探寻达至“公私和谐” 的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