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6,(6):114-118
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密不可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灵魂,文化是塑造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当前,进一步加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支撑点。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侵入,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日渐式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必须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生发,促进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融发展,在引导人民不强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性、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建设先进文化 ,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一个发达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社会 ,不仅要有先进的生产力 ,还要有先进的文化。文化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创造力的载体 ,是衡量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由积累和创造而成。今天 ,我们建设先进文化 ,必须在充分继承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不断创造出新的优秀文化成果 ,逐步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华优秀文化 ,是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有神论思想冲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真正增强科学无神论教育的现实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可以为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佛教文化有助于丰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大方向、大趋势和大目标,是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中枢和动力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指导思想和重点内容,不仅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持续效果和上档次、上水平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又体现和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贯彻到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去,并成功地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只有这样,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担纲社会价值导向和价值培育的职责,成为价值整合和价值凝聚的枢纽和原点。  相似文献   

7.
正《求是》杂志2019年第12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发展创新的学术研究力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园地.高校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阵地,必须依靠党团组织,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实际利益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改进管理,优化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党建工作,以良好党风推动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生活实践,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文明的伦理文化主题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伦理文明和道德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理论创新的成果总汇.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开放视野,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趋势和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新命题、新判断、新范畴和新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及其所达到的新境界,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在新世纪新阶段,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既是时代的强烈召唤,也是实践的迫切要求。宗教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宗教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如何结合"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立足本职,开拓进取,有所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本期,我们发表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的《文化的回归与超越——"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之我见》一文,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也愿意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展有关"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研究与讨论,欢迎读者朋友踊跃赐稿,共同把这一课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