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弱客体理论认为, 视觉工作记忆系统是由众多特征存储的子系统组成, 不同纬度的特征独立存储在相应的有限容量的子系统中, 相互之间不会竞争记忆资源。而对于特征之间绑定关系的记忆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绑定关系的记忆需要注意维持, 因此绑定关系的记忆会占用到特征记忆的资源; 另一种观点认为绑定关系的记忆是自动发生的, 不需要注意的维持。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特征绑定关系的记忆是否是自动发生的。在实验中, 我们设计了两种任务, 一种任务是只记忆颜色, 另一种任务是记忆颜色跟位置及其之间的绑定关系, 并测试分析视觉工作记忆相关的ERP成分CDA。结果发现两种任务条件下的CDA波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特征绑定是自动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视觉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编码、维持)对多特征客体信息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否相同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引入前注意线索和后注意线索,分别探测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和维持两个阶段中的注意选择模式。3个实验结果显示,在前注意线索试次中,被试对任务相关特征变化的觉察显著受到任务无关特征变化的干扰,表现为任务无关特征变化条件相比于不变条件的反应更慢,报告标准更低;且该干扰效应并不受记忆负荷的影响。而在后注意线索试次中,仅在低记忆负荷条件下(实验1a/1b)存在干扰效应,当记忆负荷增大后(实验2/3)干扰效应消失。结果表明,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阶段,客体中任务相关与无关特征均被编码进视觉工作记忆并相互竞争注意资源;而在维持阶段,任务无关特征仅在低记忆负荷条件下得到加工。结果揭示,在编码阶段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基于客体的;而维持阶段的注意选择模式是基于特征的,且受到记忆负荷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4.
工作记忆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其言语子系统与视觉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问题。实验1、2采用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满负荷言语负载条件下的视觉记忆的成绩显著低于无言语负载条件。这表明,言语工作记忆影响了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6.
运用单探测的变化检测范式和注意分配程序,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由相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和由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方式,以及注意对其的作用。实验1用双色框作为客体,实验2用不同颜色的形状作为客体。被试为27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由相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只能以单一特征为储存单元,且这种储存不受注意水平的影响,可能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由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能以整合形式表征,但是这种表征需要集中性注意的参与。该结果表明,在知觉过程中整合起来的信息在储存到工作记忆的过程中时,仍需要消耗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两种选择性注意干扰任务是否分别对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产生选择性干扰,及干扰效应是否受记忆对象言语命名和编码难易程度的影响.实验1采用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记忆任务,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干扰效应.实验2采用了言语命名和编码困难的记忆任务,结果分析发现:空间选择性注意次级干扰任务对空间工作记忆成绩存在显著的干扰效应,而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次级干扰任务则对客体工作记忆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干扰.实验结果说明,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和空间选择性注意分别在言语命名和编码困难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加工中发挥作用,但当面对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客体与空间记忆目标时,不再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不同时间进程下视觉和言语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实验1采用注意引导与注意探测任务同时呈现的范式,探讨不同记忆项与注意项时间间隔(SOA)条件下言语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结果发现,当SOA较短时言语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有引导效应,而SOA较长时未观察到引导效应;实验2、3采用注意引导任务与注意探测任务分离范式,分别探讨在不同SOA条件下言语和视觉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结果发现,不同SOA条件下言语和视觉工作记忆表征均能引导视觉注意。研究表明,不同实验范式对言语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有明显影响,视觉比言语工作记忆表征能在更广泛条件下引导视觉注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考察了形状和颜色客体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方式、特征检测类型及初始刺激呈现时间对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表征包括两个水平,首先是对客体的特征进行加工存储,其次才是对特征的捆绑;(2)不同特征的加工时间不同,颜色的加工完成的较早,记忆效果好,而形状的加工完成的较晚,记忆效果也差,表现出颜色的子系统优势;(3)特征的捆绑不是必需的,只有在任务需要时才进行,并且捆绑的过程符合特征捆绑的双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0.
工作记忆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记忆系统。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言语工作记忆子系统上,而对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则比较少。鉴于此,本文对视觉工作记忆储存机制的研究作一初步的小结,着重阐述了其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存储理论——基于客体的理论和基于特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基于空间和基于物体的注意成分都存在于视觉系统中,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然而,过去对基于空间和基于物体的视觉选择的研究是分别在非常不同的实验范式下进行的,从而导致对两种注意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理论争论。本文介绍近十年来在单任务范式下对基于空间和基于物体的注意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从神经生理水平上揭示两种注意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客体理论认为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单位是客体, 人类能够把组成物体的所有特征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记忆, 不管这些特征是来自不同维度还是同一维度。然而同一维度多个特征可以被整合成客体记忆的结果只被少数研究证实, 大量研究发现同一维度的多个特征不能被整合记忆, 这形成了弱客体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了解决两大理论之间的争议, 本研究主要探究同维度特征能否被整合记忆。通过分析以往研究, 我们认为实验范式和物体意义两个因素可能是导致之前大部分研究没有发现维度内特征能够被整合记忆的原因。因此, 实验1采用回忆报告范式替代以往研究经常使用的变化觉察范式, 结果发现, 同一维度的多个特征难以被整合记忆。实验2以记忆无意义物体的特征为基线, 探究在记忆有意义物体的特征时是否可能将多个特征进行整合记忆。结果发现, 对于有意义物体的特征的记忆成绩并没有显著好于记忆无意义物体特征的成绩, 说明即使采用具有较强整合线索的有意义物体作为载体, 同一维度多个特征也难以被整合记忆。两个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弱客体理论。 相似文献
13.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注意选择的表征不仅可以基于空间, 也可以基于物体。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 OBA)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双矩形提示范式和侧干扰范式, 有关基于物体的注意的机制的理论有感觉增强理论、注意优先理论和注意转换理论。影响基于物体的注意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刺激本身的特征(如刺激呈现时间)、其它知觉过程和经验因素等。视觉物体的概念既包括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定义的物体, 也包括无意识下的物体、变化之后的物体和自上而下的物体。 相似文献
14.
Does maintaining bindings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han maintaining features?
Xiaowei Che Xiaowei Ding Xiaoli Ling Hailing Wang Yuanyuan Gu 《Memory (Hove, England)》2013,21(6):729-738
ABSTRACTWhether more attention i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bindings than maintaining features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VWM)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If maintaining bindings in VWM does not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han maintaining features, is it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binding representation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whether maintaining bindings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than maintaining features for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bjects by inserting a feature report task into the maintenance phase of VWM in Experiments 1 and 2. We also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effect of similarity on the attentional requirement for maintaining bindings and features is due to the stability of VWM representations by inserting a suffix during the maintenance phase of VWM in Experiment 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object-based attention was consumed, bindings were more impaired than features for dissimilar objects but not for similar object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bindings of similar objects were less interfered by the suffix than those of dissimilar objec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intaining bindings does not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han maintaining features when the binding representations are stable in VWM and similarity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binding re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奖赏预期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结合金钱激励延迟任务和双矩形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奖赏预期的有无以及高低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奖赏预期的情况下,选择性注意更快,奖赏预期的有无对基于空间的注意影响区别不大,但奖赏预期几乎消除了基于客体的注意效应。在低奖赏预期条件下,基于客体和空间的注意均存在;而高奖赏预期条件下,基于空间的注意仍然存在,基于客体的注意几乎被消除了。结果表明奖赏预期可以影响选择性注意,并对基于空间和客体的注意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Amanda L. Gilchrist Audrey Duarte Paul Verhaeghen 《Neuropsychology, development, and cognition. Section B, Aging, neuropsychology and cognition》2016,23(2):184-195
Research with younger adults has shown that retrospective cues can be used to orient top-down attention toward relevant items in working memory. We examined whether older adults c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cues to improve memory performance.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were presented with visual arrays of five colored shapes; during maintenance,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either with an informative cue based on an object feature (here, object shape or color) that would be probed, or with an uninformative, neutral cue. Although older adults were less accurate overall, both age groups benefited from the presentation of an informative, feature-based cue relative to a neutral cue. Surprisingly, we also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shape versus color cues and their effects upon post-cue memory loa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lder adults can use top-down attention to remove irrelevant items from visual working memory, provided that task-relevant features function as cu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