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原啸  陈旭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1967-1979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是借助认知启动技术(例如安全依恋启动)使非安全依恋个体长期处于敏感和支持性的环境中, 从而唤醒个体积极的依恋经历, 使其对依恋关系形成新的认知图式, 最终实现非安全依恋个体内部工作模型的重构。本项目针对非安全依恋个体的认知加工缺陷, 采用安全依恋启动的方法探索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发生机制及相应的神经生理基础。项目拟从单次安全依恋启动对非安全依恋个体认知加工缺陷的改善效应、多任务条件下对重复安全启动效应的检验以及重复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追踪研究三方面开展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研究; 研究手段采用行为-生理-脑成像的技术, 从安全依恋启动的性质、方式和时间三个维度上系统地探究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发生机制与神经基础。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研究为安全依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提出的依恋图式重构理论是对安全基地图式理论的印证与发展, 对重复安全启动效应的检验及追踪研究试图为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研究成果对于非安全依恋人群的干预训练、提升依恋安全感、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统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依恋心理和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无论在信息加工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 个体依恋模式均表现出二重性, 即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具有情境敏感性。个体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依恋模式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特质性依恋和情境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启动研究中特质性依恋特征与依恋启动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理解依恋二重特征及其关系提供了窗口。依恋系统激活的两阶段模型为整合和解释这些相互作用模式提供了框架。未来研究应优化依恋二重特征关系研究中启动效应的操作检验, 考虑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的交互作用, 关注高焦虑群体内的依恋差异, 以理析依恋二重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同时关注依恋策略影响依恋启动效应的时间进程, 探究依恋二重特征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成人依恋可以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依恋关系中持续感受到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个体往往采用心理防御策略来摆脱这种不安全感。对于许多不愉快的事件,个体常常也会采用类似的防御策略进行抑制,以减少自身的消极体验。主动遗忘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避免回想某一目标对象而导致的遗忘现象,其可能与高回避个体的停用策略十分相似。为探讨对于依恋相关的记忆内容,高回避个体是否能够成功进行主动遗忘以规避负面情绪,或是防御失败引起依恋系统激活,反而更多回忆起相关记忆内容,本实验采用Think/No-Think(TNT)范式进行研究,以依恋相关故事作为对被试的依恋启动操作,设计了2(启动:依恋启动vs.依恋未启动)×3(主动遗忘:Think vs.No-Think vs.Baseline)×2(依恋维度得分:高vs低)混合设计研究不同依恋类型主动遗忘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NT操作与回避类型与启动操作的交互作用显著,高依恋回避个体在受到依恋相关启动时表现出优秀的主动遗忘能力,而在未受到启动时则不能有效地遗忘依恋相关负性词对; 而低依恋回避个体则表现相反,在受到启动材料威胁时无法成功主动遗忘,而在未受启动条件下可以成功遗忘要求内容。对于不同焦虑类型的被试来说,其主动遗忘能力与启动操作无关,高焦虑类型被试表现出更强的主动遗忘能力,并从依恋内部工作模型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安全依恋启动具有一系列积极心理效应,且表现出启动效应普遍性与特异性的共存。两种属性的区别在于个体非安全依恋风格是否参与调节,这一调节与个体的依恋策略使用和概念联结程度紧密相关。当前,对于安全依恋启动内在机制的探讨集中在情绪缓冲与认知调控过程,本文回顾现有关于安全依恋启动的主要结论与解释,整合安全依恋启动的神经基础,并纳入依恋风格的调节因素,提出一个安全依恋启动的情绪/认知协同作用模型。最后围绕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阈上或者阈下的安全依恋启动可以使个体获得暂时的依恋安全感,并对个体的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揭露行为以及更少的欺骗、歧视行为和道德脱离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启动激活的依恋安全感迁移至外显行为。脑神经活动是迁移顺利发生的生理基础。今后的研究可以设置更具生态效度的实验条件,以其它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或者结合当前研究提出的迁移视角,进一步探索安全依恋启动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彩娜  孙颖  拓瑞  刘佳 《心理学报》2016,(8):989-1001
采用两个实验探讨了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并考察了特质依恋风格的调节效应。实验1采用回忆书写任务启动安全依恋,采用3(启动分组:安全依恋启动,积极情绪启动,中性启动)×3(目标词类型:信任相关词,信任无关词,非词)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不同启动分组对信任词汇反应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积极情绪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相比,安全依恋启动能显著提高信任的词汇决策反应时,特质依恋焦虑起调节效应。实验2采用被试间设计,考察安全依恋启动对信任博弈任务中信任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安全依恋启动组被试在信任决策中分配的金额显著高于中性组被试,特质依恋焦虑起调节效应。研究结果验证了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拓延–建构环"效应,对于促进社会信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恋风格的神经机制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依恋行为与类型:N1、N200、N400和P300等脑电成份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依恋风格在编码、提取及注意资源分配上的不同; 额叶皮层、扣带回皮层、颞极、杏仁核、海马等脑区可以反映不同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性质和注意资源分配上的差异。已有研究除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策略的有效性在脑成像上的研究与依恋理论一致外, 其余研究还存在争议。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究更高质量的依恋测量工具, 依恋风格对内隐刺激加工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 细化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和脑成像研究; 以及关注依恋风格对信息加工影响差异的脑机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⑴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 ;⑵对依恋与认知和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 ;⑷跨文化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它还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安全基地启动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安全基地启动已成为拓展依恋理论的重要实验方法。安全启动能够改善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增进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实现和利他等。安全启动下,研究者得以考察成人依恋与母婴依恋的神经基础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该文分析了安全启动实验的不足,如生态效度和重复率不高,应用范围局限,缺乏启动效应持续性的研究等。未来的安全启动研究应突破现有实验室情境研究局限,拓展应用领域,加强对其心理机制与神经机制的探讨等。  相似文献   

10.
成人依恋背景中图片对安全基模的情感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恋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现象之一。采用情感启动技术,探讨了不同类型图片对安全基模中积极情感成分的激活作用,并考察了启动过程中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可能存在的调和作用。结果表明:(1)安全基地图片比积极图片、随机几何图形以及空白对积极情感的启动效果更为明显。(2)在阈上、临界和阈下呈现启动图片的不同条件下,相同类型图片对情感的启动效果很稳定。(3)不同类型图片的启动效果不受被试依恋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stinctive effects of global and specific attachment styles on the processing of attachment‐figure cues,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he role of cognitive inhibition. We manipulated the temporal accessibility of specific attachment styles and measured automatic inhibitory processes using a negative affective priming (NAP) task presen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ds. We also measured one's explicit attitude towards the attachment figure. Results showed that specific, but not global, attachment styles influenced the processing of attachment‐figure cues. We also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primed with a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showed a better inhibition of negative traits than those primed with an insecure style. At the explicit level, the anxious attachment types showed a mor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heir attachment figure than primed secure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processing biases resulting from manipulating the temporal accessibility of relational schemas. By priming relational schemas, relationship–specific attachment styles were activated and their biasing effect on releva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amely recall for attachment–relevant words versus other words, interpersonal expectations, and affect) was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primed with a secure–style relational schema recalled more positive attachment words than those primed with an avoidant style. Although pre–priming endorsements of interpersonal expectations were influenced by global attachment style, once primed, participants showed primed–style–congruent responses. That is, primed secures showed higher endorsement of positive and lower endorsement of negative interpersonal expectations relative to the other primed style groups. Finally, primed secures reported more positive and less negative affect than the other primed style group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way differential attachment experiences influence close relationships through life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3.
个体在回忆自传记忆时的主观体验特征称为自传记忆的现象学特征,而这种个体精神现象学特征的早期推动是个体依恋特征。研究采用依恋故事阅读启动范式,探讨依恋安全对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安全依恋启动组自传记忆的可得性、具体性、清晰性、生动性和关系自我构念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启动组,且关系自我构念在依恋安全与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从新的角度表明,依恋真实地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建构着个体关系自我构念,并真切影响着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积蓄着个体精神现象学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以依恋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已证明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但这些研究忽视了情绪调节作为一个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现有研究无法回答依恋为何会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扩展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分为三个阶段, 并清晰地描述了情绪调节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该模型来看, 在情绪调节的三个阶段均可发现与依恋有关的个体差异, 并且依恋对于情绪调节早期阶段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后期阶段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未来的研究应在探讨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影响的同时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计新的实验范式以证实情绪调节三阶段的连续性并探索依恋影响情绪调节的潜在机制; 探讨依恋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此外, 未来的干预研究应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非安全依恋个体的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15.
16.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行为, 它既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 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 是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已有研究证明, 安全依恋风格和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根据依恋理论和相关文献可以推测, 情绪调节和认知图式可能是安全依恋影响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的两种心理机制。未来可以探讨利他行为实施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远近及双方依恋风格匹配程度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验证安全依恋影响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 探讨利他行为对安全依恋的反向促进作用以及开发通过安全依恋培养个体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