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不合规任务是超出员工预期工作范围并侵犯其职业身份的工作任务。面对不合规任务,员工会作何反应?基于趋避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员工面对不合规任务的差异化应对方式,即高趋近倾向的员工实施主动变革,高回避倾向的员工展现工作拖延。研究1采用情景模拟实验(N=350),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与趋近倾向正向交互影响主动变革行为(趋近应对),不合规任务与回避倾向正向交互影响工作拖延行为(回避应对)。研究2采用基于三阶段问卷调查的相关研究(N=207),不仅再次验证了研究1结果,还揭示了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在员工趋近应对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工作疏离感在员工回避应对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上述结果有助于全面揭示不合规任务的应对模式,启发组织精准管理不合规任务。 相似文献
3.
工作拖延行为是当今职场人士面临的普遍困扰之一。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从不合规任务视角探究工作拖延行为的成因。对196位员工的两时点调查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正向预测员工工作拖延行为,自我损耗在不合规任务与工作拖延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自我损耗的正向关系以及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以上结果对预防或降低工作拖延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7.
组织支持对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基于知识型员工样本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介变量分析的一般范式,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在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管理者在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组织支持的中介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学海》2019,(3):176-182
全球经济转型给工作特征带来的重大改变之一就是任务互依性大大增强,在这一新工作情境下,组织如何更好地激发员工建言行为是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根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观点,任务互依性对工作者带来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而易见,不同特质的员工对于任务互依性的认知评价和行为反应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加入对工作者人格特质的考虑。基于两个时间点收集的435份领导员工匹配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尽责性低或情绪稳定性低的员工而言,任务互依性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建言行为前因变量的现有研究,而且也有助于鼓励管理实践者更好地从任务互依性等工作特征出发,思考如何调动不同特质的员工为组织发展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控制了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排除组织水平变量的影响下,探讨了电厂设计和编辑两个职位任职者的任务绩效水平对于他们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以下缩写为O*NET)工作分析问卷评价结果的影响。层次回归结果发现,控制了相关因素后,发电厂设计人员的任务绩效水平能显著影响其对技术性技能的水平评价,编辑的任务绩效水平能显著影响信息处理的重要性评价和水平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工作分析结果差异来源于真实差异”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在德国的中国学生/学者跨文化适应与应激源和应激之间的关系。其中,跨文化适应分为总体、人际及学习/工作适应三方面.应激源分为社会和学习/工作两方面,而应激则有文化、心理和生理三个层面。被试为99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及访同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除工作/学习应激与总体适应没有显著负相关之外,应激源与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均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了同样的趋势。在应激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上,适应良好的被试应激水平较低。总体适应能够预测文化、生理及生理应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考察上下级沟通对工作应激源-心理及生理应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沟通的两个维度及时告知和指导、积极表达对应激源-应激有不稳定的、不强烈的调节作用,既表现为及时告知与指导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应激、对工作负荷-生理应激有缓冲作用(负向作用),也表现为积极表达对工作-家庭冲突-生理应激、及时告知和指导对攻击行为-心理应激有增强作用(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Laurenz L. Meier Norbert K. Semmer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3,22(6):764-776
ABSTRACTIllegitimate tasks are tasks that violate norms about what an employee can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do. Representing a relatively recent stressor concept, illegitimate tasks have been linked to strain, but so far have been assessed only by self-report. The current multisource study investigates to what extent supervisors’ assessments of illegitimate tasks converge with incumbents’ self-reports of illegitimate tasks and predict three kinds of strain, namely psychological strain (incumbent report of exhaustion), behavioural strain (supervisors report of incivility), and family strain (partner report of work-family conflict). Low convergence between assessments was expected due to idiosyncratic appraisals but also to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f supervisors and incumbents due to their roles, as described by the newly developed roles-as-perspectives theor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Data from 166 triads were analys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nd Relative Weigh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onvergence between incumbent and supervisor reports of illegitimate tasks was rather low; it was higher when the supervisor had a limited span of control. Illegitimate tasks were associated with all three types of strain for both self- and supervisor reports of illegitimate tasks, indicating that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illegitimate task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common method biases alone and that incumbents and supervisors have overlapping but not identical concepts of illegitimate tasks. 相似文献
14.
基于141篇文献的149项独立研究, 研究样本总人数达46261人的数据, 对挑战性-阻碍性二元压力及其亚组与员工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 并检验了文化差异(权力距离、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数据来源以及数据收集时间点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1)挑战性压力及其亚组工作复杂性、任务冲突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文化差异性(个人-集体主义)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文化差异性(权力距离高低、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对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3)数据来源对二元工作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当员工创新数据来自自我评价时, 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关系的强度更强。(4)数据收集时间点仅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横截面研究设计下, 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资源保护理论,构建并检验了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源与情绪枯竭之间关系的调节中介模型。结果表明,角色超载在挑战性压力源、阻碍性压力源和情绪枯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较低时,挑战性压力源会对情绪枯竭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角色超载在它们中间不起中介作用;阻碍性压力源既对情绪枯竭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也对情绪枯竭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心理弹性较高时,挑战性压力源对情绪枯竭的直接影响不再显著,而是通过角色超载对情绪枯竭产生正向影响;阻碍性压力源同样通过角色超载对情绪枯竭产生影响。心理弹性高和心理弹性低的个体相比,阻碍性压力源对情绪枯竭影响的差异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传统研究强调跨文化多重压力阻碍外派成功, 但相对忽视压力具备的动力作用。该研究基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视角, 遵循“压力-动机-行为-结果”的逻辑框架, 对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多目标主动行为及结果的产生机制展开研究。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分析挑战性-阻碍性两种不同属性压力如何通过影响动机和主动行为进而影响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及组织绩效的过程, 并根据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从组织和工作资源两方面识别两种压力影响外派结果的边界条件, 以及跨文化背景下主动行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该研究揭示外派主动动机及行为在高不确定性跨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功效, 可以为中国跨国公司挑选、培训、激励和保留国际化人才提供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参照Seyle对生理应激反应的阶段划分,可将心理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琐事研究把应激源的研究推向了极致,应从只关注被动应付,转向应激研究的积极方面,加强对复原力的关注;应对方式是个体用于处理应激事件的策略与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个体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5
本研究对2986名上海高中生对压力感受进行了调查。因素分担 些压力可以归为六大类别: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学习和学业方面,与发母交往方面,未来前途方面,经济方面,以及健康方面。资料显示高中生最大的三种压力源多与学习或学业有关,而压力最小的三种压力源主要与性发展的和健康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