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认知风格11岁儿童内隐序列学习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143名11岁儿童进行认知风格测验,从中选取反省型和冲动型认知风格儿童各30名,采用序列学习研究范式,对其内隐学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冲动型儿童序列学习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反省型儿童,但采用“比例测量法”的方差分析两组被试无显著差异。(2)采用“对立法”对包含和排除的生成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无论反省型儿童还是冲动型儿童,其包含和排除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成绩均在几率水平以下。说明两种认知风格儿童的序列学习没有差异,且都具有内隐性。  相似文献   

2.
周润民 《心理学报》1989,22(3):25-31
此实验利用5—6岁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来研究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形式的个体之间(不仅儿童之间,而且大人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通过预试选取两种不同水平的儿童后用不同的相互作用方法训练,训练完立即对他们单独再测试,看他们在握掌此概念上的进步情况。此实验研究了;(1)儿童在和同伴或和大人共同作业时能否产生冲突以及儿童是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的;(2)儿童单独作业时能否意识到自己前后答案的不一致而产生认知冲突;(3)以上2个问题和儿童在预试时已具有的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他们在再测试时表现出来的进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14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2(年级:三年级、五年级)×2(图片类型:具体图片、抽象图片)×2(认知风格:冲动型、反省型)混合设计,依据Gruppuso等人提出的单一测验加工分离程序的范式,对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发展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外显记忆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内隐记忆则无。认知风格对外显记忆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五年级反省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同年级冲动型被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发明创造实验问题材料库》中选取实验材料,采用“学习多个原型-测试多个问题”的两阶段实验范式,探究推理能力、认知方式和启发量对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与关键启发信息提取这两个阶段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推理能力被试比低推理能力被试的顿悟问题解决水平更高,且高推理能力被试在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上都显著优于低推理能力被试;(2)认知方式对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均没有影响;(3)启发量对原型激活没有影响,但对关键启发信息的提取有影响,并且高启发量的原型比低启发量的原型更能促进关键启发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以小学六年级思考型和冲动型儿童各32名为被试,通过考查儿童在完成不同难度拼图任务时的表现,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儿童在问题解决中认知活动和元认知活动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线与离线元认知监控均表现出认知风格与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在简单和中等任务中,思考型的儿童运用更多的在线元认知监控,进行计划和检查的时间更长。离线元认知监控的差异只表现在简单任务中,思考型比冲动型儿童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预测和评价;(2)在问题解决结果上,认知风格不同的儿童完成任务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冲动型儿童解决问题的操作步数多于思考型儿童;冲动型儿童更多地使用主体参照策略,而思考型儿童更多使用线索推断策略。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Paper And Pencil Based Test, P&P)相比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根据被试的作答反应自适应地选择题目, 它不仅缩短了测验长度, 还极大地提高了测验的准确性。然而, 目前绝大多数CAT不允许被试修改答案, 研究者主要担心修改答案会降低CAT的有效性。允许修改答案符合被试一贯的测验习惯, 修改之后的分数更能反映被试真实的水平, 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CAT在实际中的应用。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可修改答案CAT的控制方法:一是测验设计; 二是改进选题策略; 三是建构模型。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方法之间的比较与结合, 以及对可修改答案认知诊断CAT (Cognitive Diagnostic CAT, CD-CAT)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为测量工具对被试进行动态测验。结果发现:(1)在传统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的基础上,动态测验的“潜在认知能力”指标可以对儿童数学成绩增加19%的预测力;(2)以“潜在认知能力”指标为依据能够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一步区分为“发展落后”和“发展缺陷”两个水平;(3)“发展落后”儿童一年内数学成绩发生了增长性变化,与正常儿童水平相当,而“发展缺陷”儿童的数学成绩没有变化。研究证实关注潜能指标的动态测验范式在快速、准确甄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上具有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8.
规则空间模型在描述统计学习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戴海崎  张青华 《心理科学》2004,27(4):949-951
规则空间模型是一种将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计量学相结合的认知诊断模型,它可用于判别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和识别被试解题的认知错误。本文应用规则空间模型判别学生的属性掌握模式(即知识结构)。根据299名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作答反应将他们划归为30种不同的属性掌握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两参数模型(2PM)下模拟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初始阶段的三种作答情境,由模拟结果发现只有当被试作答情境为睡眠现象时会导致能力低估现象,猜测现象时会导致能力高估现象,并探讨了"CAT初始阶段作答影响最终成绩"考试现象发生的具体情境范围。由模拟结果分析可得,CAT考试现象是被试作答异常现象(猜测、睡眠现象)和CAT数学模型(2PM)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四参数模型(4PM)、2PM-Biweight下进行CAT模拟,被试能力高估现象和低估现象都得到了较好的纠正。  相似文献   

10.
张丽锦  暴卿  陈蕾  梁渊 《心理学报》2021,53(9):960-975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经动态化改编后已被证实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潜能评估。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 并运用所构建的IPDT动态测验对低社会经济地位(SES)儿童进行认知潜能评估; 而后经过对低SES儿童的推理认知干预, 进一步考查认知干预在低SES不同潜能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成就中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改编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包含“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所构建的逐级提示干预方案合理适切, 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认知潜能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儿童, 特别是弱势儿童; (2)推理认知干预对由IPDT动态测验细致区分出的不同潜能水平的低SES儿童作用不同, 尽管他们在认知能力与数学成就上均有进步, 但低SES高潜能儿童比低SES低潜能儿童从干预中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