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解体前,曾出版《20年代关于党的伦理的争论》一书。什么是党的伦理?它是1924年8月,原苏共中央监察委员H·K·克鲁普斯卡娅和E·M·雅罗斯拉夫斯基等五人小组提出的全名为“共产党员在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中应该遵循的共产主义行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占基  何先友 《心理科学》1993,16(2):109-110
班都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最早出现于他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980年在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他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理论。国内对他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介绍文章相当少,尤其是结合教学实践对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探讨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试做这方面的努力,以求教于同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学习理论,一个是动机理论。学习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形成;动机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自我效能理论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法理学界曾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过论战,英国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赫伯特·哈特发表了《法律的概念》一书,形成新分析法学派,另一方是以美国啥佛大学法理学教授富勒为代表,他发表了《法律的道德性》一书批判对方,成为新自然法学派在美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
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ray Bowe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el E·Ke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以前,伊·米·谢琴诺夫发表了创立心理科学的纲领,从而使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知识部门。1873年伊·米·谢琴诺夫在《欧洲公报》上发表了《谁去研究和怎样研究心理学?》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阐述了自己对于心理学的对象、方法和任务的见解。186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大脑反射》的专题论文,该文关于心理的唯物主义学说是他的纲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问题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它给人的行为以特色、并使一个人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是否有差异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特异性的核心问题。自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发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以来,在独生子女人格特异性问题上,心理学界长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霍尔(S·Hall)、内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希尔加德(E·R·Hilgard)1980年在《心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心理学中的意识问题》的重要文章。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六十年代初,意识问题才重新进入美国心理学界”,“意识经由机器而回到心理学中”。我们知道,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现在美国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一种用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原则说明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医此,希尔加德的上述观点实际上就是: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才使得意识问题重又受到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意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多样性,进化与遗传》是厄·迈尔(E·Mayr 1901)的名著.该书初版于1982年,随即被译为多种文字.该书问世以来,不仅在生物学界,而且在科学的其他领域、哲学界和史学界均引起广泛的注意,伯·科恩认为“这本巨著是每一个生物学者和每一个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感兴趣的人必读的书”.作者本人也因此而获1987年萨顿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在《哲学研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彖传与老庄》等文章。去年冬天,又完成了《易传与楚学、齐学》一文(国内尚未发表,收于《老庄新论》书中,香港中华书局91年版)。今年暑假,由于要开“稷下道家”课程,又比较仔细地研读了《管子》、《黄帝四经》、《易传》、《尹文子》、《慎子》等作品,特别是作为齐文化代表作的《管子》。我认为它们是与《论语》、《孟子》不同的一类作品。产生于齐楚环境下的道家学说。与邹鲁的孔孟儒学,确实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色。本文专就《易传·系辞》之为稷下道家的作品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较为系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由伯恩(Eric Berne)在上世纪60年代创立,是可观察的精神动力学人格与治疗理论。它是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完形心理治疗、萨提亚模式等同时代的理论模型,曾因为《人间游戏》一书而呈现给全世界的大众。这股风潮延续了十多年,倒逼很多专业人士学习和接受,是二十世纪心理治疗领域的奇异之花。1970年伯恩去世后,TA理论由伯恩发起的"周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中的伦理思想周晓亮托马斯·莫尔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文主义者,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始人,他的名著《乌托邦》是这一理论的第一部代表作。莫尔在该书中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在英美涌现出一批理论家,他们用当代分析哲学的原则和方法来澄清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理论问题,被称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倾向的主要代表有G·A柯亨、W·肖、J·埃尔斯特、J·罗默,PH·帕里伊斯、A·沃斯基、E·O·赖  相似文献   

13.
编后话     
国内,在系统科学向哲学高地进军途中,似乎有过多的蒺藜和沟壑,迄今也只是少数斥候或前哨接近了高地的边缘。读者如果读完了本期《E·拉兹洛在华谈系统哲学》一文,那就会发现系统科学的主力仿佛占领了整个哲学高地。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发展观到文化观再到技术观,从世界历史形态到人类发展前景,无不包容在E·拉兹洛的系统哲学之中。尽管他的个别论点会遭诸多驳难,他却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展示了系统科学在哲学领域做出的业  相似文献   

14.
二、某些新兴学科的影响五十年代之后,一些新兴学科的兴起,为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新兴学科是通讯工程、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 (一)通讯工程和信息论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人类科学史上,出现过三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信息。前两个概念,尤其是第一个概念出现较早;信息的概念是在四十年代末由于通讯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才正式出现的。通常认为信息论的奠基人是数学家Clande E·Shannon,他在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Shannon的目的在于回答当时通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即象电  相似文献   

15.
二十八年前关锋和林聿时发表了《管仲遗著考》,断定《管子》书中的“经言”各篇为管仲遗著.《管子学刊》创刊号发表了胡家聪的《<管子·经言>作于战国田齐考辨——驳<管仲遗著考>》。展开争论是件大好事,没有争论就不能深入,问题也就难以得到科学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新华社1982·7·25·讯)是一篇卓有见地,文采斐然的书简政论。它的发表,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今天,党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春风已经吹遍大地,吹向海天。台湾回归,  相似文献   

17.
苏联学者伊·谢·科恩所写的《自我论——个人与自我意识》一书的中文译本,已由三联书店于1986年12月出版。 科恩在1967年所著的《个人社会学》一书曾获苏联社会学学会一等奖。七十年代苏联关于个人问题已有大量专著,仅自1975年至1979年间前出版了两千多种研究个人社会学、个人心理学、个人经济学和个人法学问题的专著和论文。科恩没有改写和增订《个人社会学》一书,而是着手深入研究思考个人问题的各个方面,不仅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考察,而且从跨学科(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广阔角度进行考察。本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 A·H·列昂节夫是苏联也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毕生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工作,在苏联心理学界形成了以他为中心、人数众多、影响深广的学派。一九七五年正式出版、一九七七年再版的《活动、意识、个性》一书是他的晚年著作。书中表述的  相似文献   

19.
E·P·托兰斯的创造力研究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心理学家E·P·托兰斯,是当今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创造力研究专家。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他对创造力、特别是儿童创造力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与专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以及研究方法上,对创造力的研究和培养工作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1962年《文史哲》第5期发表了《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理解》;1963年11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霍伟光、方克立的《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异化”的思想》;1964年《江淮学刊》第1期发表了郭月争的《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思想和资产阶级对它的曲解》;同年《江海学刊》第5期发表了肖焜焘的《科学的利剑,革命的号角一读马克思〈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当时总的趋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